
啻:chì ㄔˋ。《说文解字》:"啻,语时不啻也。从口、帝声 。"。花下萼结果实(子)之所在是帝之范式。口、帝两范式叠加。言语切实中的有所效果是啻之范式。
本义:同"适"。
衍义:用作不啻。a.不止,不只,如"啻短深响该华清呢啻如此";b.不异于,如"啻啻兄弟"。
衍义:引申指"但,只"。如:何啻、奚啻。
- 中文名称 啻
- 拼音 chì
- 部首 口
- 字码 557B
- 五笔 yupk(98)upmk(86)
字形源流

统一规范简化为"啻"
详细释义
啻
chì
【副】
(形声 。从口,帝声 。本义:仅仅,只有)
同本义〖only〗。
--常用在表示疑问或否定的字后,组成"不啻","匪啻","奚啻"等词,在句中起连接或比况作用。
如:不啻如此。
常见词组
不啻、弗啻、奚啻、匪啻、何啻、不啻天渊、啻啻磕磕、何啻天壤、不啻霄壤、不啻惊雷、不啻天地、不啻再造、不啻云泥、不啻不伤、
古籍解来自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ࠀ�施智切,音翅。《说文》语时不啻也。一曰諟也。《正字通360百科》二义未详。《玉篇》买卖云不啻也。《六书故》啻众失苏身犹止也,犹言何止。今吴方言凡已词加一啻字,犹言不但已也。《书·秦誓》不啻如自其口出。《韵会》或作翅。
又与适通。《战国策》疑臣者不适三人。《注》适啻同。
又财略曲《集韵》馀也。《韵会》过多也。
又《集韵》丁计切,音帝。高声。 一曰諟也。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ii3 chi块溶模酒留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客英字典] ti5 di5 [宝安腔] di5 ti5 [海陆丰腔] di5 ti5 [台湾四县腔] di5 ti5
◎ 粤语:ci3
◎ 潮州话:t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