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归去来兮图

是明代画家马轼、李在、夏芷创作的纸本水墨画,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此卷为三家之作,依据陶渊明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而合作的连环式作品,共为九幅,装成一卷。此图无论在构图还是笔法上,都承接了南宋院画的传统风貌。以简捷而流动的笔法勾画出来的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形神韵兼备;用粗笔湿墨画江边的高树坡石,工整苍润,天、水用淡墨晕染,显得疏秀。精妙的构图,雄健的笔力,既具传统特色,又不落陈套,能自出机杼。

  • 中文名称 归去来兮图
  • 作者 马轼、李在、夏芷
  • 画作类型 水墨画
  • 年代 明代
  • 幅式 册页

内容

  此卷为马轼、李在、夏芷三家之作,依据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而合作的连环式作品,共为九幅,装成一卷。

  各人从辞中任来自择一句为主题,计得九段,裱为一卷,算是极为稀有合卷了。这三位名家传世真迹比王绂的还少。卷中马轼就有五图之多,其中有两图已佚穿握讲记次研久诉些显,似为乾隆如意馆金廷标所补绘。李在三图,夏芷一图。马轼真迹三图为《问征夫以前360百科路》、《稚子候门》、《农夫告余以春及》。前后两牛零求业似识犯背图为浅绛,中为水墨,虽出自南宋画院流派,但不是受其晚期板滞作风的影响,人物刻画、树石描绘笔笔有致,处处蕴藏生机。"

背景

  三人皆为明代画家。马轼,字敬瞻,嘉定(今属上海)人,工诗,尤精绘画。山水取法南宋院体,宗郭熙,高古有法,与戴进、谢环齐名。李在,字以政,垂模带须植多候评号一斋,莆田(今属福建)人。宣德年间,与戴进、谢环、石锐、周文靖同待诏入直仁智殿,为金门画史。是宣至留调导额做将武续酒德时期宫廷画院最杰出的画家之一。精工山水,细润处近郭熙,豪放处宗马远、夏圭,多摹仿古人,笔气生动。夏芷,字廷芳,钱塘一今浙江杭州一人,从游戴进,克勤于学,笔力雄健,逼其师。永乐二十二年(一四二四)三人各从需静帮问游求投包手金仍《归去来兮辞》中任择一句为主题作画,计得九段,裱为一卷,是极为稀有的合卷。此合卷中,马轼有五图,但其中两图已佚,现存的这两图似为乾隆如意馆金廷标所补绘。马轼真迹三图为第二段《问征夫以前路》、第三段管况应饭果乐训《稚子候门》、第六段《农夫告余以春及》。李在有三图,分别为第四段《云无心以出岫》、第五段《抚孤松而盘桓》、第九段《临清流而赋诗》。夏芷有一图,为第七段《或棹孤舟》。

艺术鉴赏

  第一段已佚

  原作马轼

  问征夫以前路

  马轼,营抓精发赶阿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60厘米,钤"练川马轼"印款

  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二段,取《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诗略战飞意内剂备数顾你面意,描绘陶渊明弃官归里,来自以驴代步,二稚童担书剑随行,歧途中问路,征夫为之指点。马轼能深刻领会原作意境,故能营造出一种深幽清雅的画面意境。

  稚子候门

  马轼,纸本,水墨

  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三段,取《归去来兮辞》"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诗意,在"稚子候门"中描绘诗人到家时,一家老小团360百科聚之喜悦场面,其笔墨构图都具有南宋画院遗风。

  云无心以出岫

  李在,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83厘米

  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四段,取《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投字布,鸟倦飞而知还"诗意,描绘诗人归隐后陶醉于大自然的情很兴加快础识小消景。诗人独坐在山峰上,仰望归鸿和远山秀色,似有所思,一侍童携杖侍立其后。画面构图疏朗开阔,极好地烘托了诗人的胸襟,也更加创造性地表达了原文的意境。

  抚孤松而盘桓

  李在,纸本,水墨,纵27.流额状皇专二县操跳7厘米,横84.1厘米

  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五段,取《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诗意,描绘诗人眷恋自然山色的往下终车势源情怀。日将西下,诗人徘徊不忍归去,抚松而思。小童抱琴略显几分疲惫,晚风拂起衣带,增加了几分凄凉。古松傲立,正是诗人人格的真实写照。

  农人告余以春及

  马轼,纸本,水营战交菜校伯顺厂规墨,纵27.7厘米,横64厘米

  马轼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六段,取《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诗意,描绘的是诗人通过农人耕种,得知春天到来时的欣喜心情世顶机得结编盟海。画面以左右对称的朴实构图,将诗人观耕和农人劳作组合在一起,通过诗人与牵牛农人的呼应来传达"农人告余以春及"这一主题。

  或棹孤舟

  夏芷,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79厘米

  夏芷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七段,取《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诗意,表现诗人乘扬课写在义口跑舟而去的情景。诗人独坐舟中凝视着前方,小船慢慢地驶离岸边。岸边岩石后一仆正在收拾帐车,看来诗人是乘车而来,弃车登舟载书远游而去。景物与诗人去离的心境相契合。

  第八段已五强

  原作马轼

  临清流而赋诗

  李在,纸本,水墨,纵28厘米,横74厘米

  李在所作此幅为图卷中的第九段,取《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诗意,描绘诗人凝思赋诗的情景。作品画一翁临流作诗,左手扶膝,右手执笔,书童研墨于身后。对岸的白鹭似乎触动诗人某种情感。

历史传承

  《中国绘画全集》刘建龙所撰说明云:这一画卷明代流传情况不详,入清内府时佚去两段,为清画院画师所补,目前原作仅存七段。《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作者简介

  马轼,生卒年未详。明代天文学家。字敬瞻,嘉定门航(今上海嘉定)人。深研天文,精于占候,英宗正统十四年(144概印步运活间胜气根方9)为钦天监刻漏博士,与岳正友善,工诗,尤精绘事。画山水宗郭熙,高古有法,与戴进、谢环皆以擅画名于京师。评者认为马进的轼的山水,非谢环、李在所能及。单受年陈传世作品有《归去来兮图卷》与李在、夏芷合作。

  李在(?-1431),明代画家。字以政。莆田(今煤虽助背翻程属福建)人。迁云南,后入京。宣宗宜德年间(1426-1435)时与戴进、谢环、石锐、周文靖同值仁智殿。「画由水,细润处近郭熙,豪放处宗马远、夏圭,论者谓"当时戴进以下,一人而已"。兼工.人物,八面生动,亦为世重。日本画僧雪舟曾与他切磋画艺。传世语守括香无爱两作品有《(琴高乘鲤图》轴、《溪山云阁图》轴、《归去来今图》卷与马轼、夏芷合作。

  夏芷,生卒年未详。字廷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画师戴进,致力甚勤。善山水人物诸体,笔力直通乃师。传世作品有《观澡图》轴,与李在、马轼合作《(归去来兮图》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归去来兮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