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发蒙法

是对两眼看不清、七慢两耳听不清,心中昏瞆,头昏眩晕症,进行启开蒙昧的针法。

  • 中文名称 发蒙法
  • 来源 《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简介

  由于六腑为阳经,均上于头,头为神明之府,与神志、听觉、视觉、面部感觉有关。如足来自阳明经治面瘫病;手阳明大肠经治癫狂、商阳治喉痹;小肠经天容治喉痹,耳鸣耳聋,听宫治耳鸣耳聋、癫痫、失音等……此针法用针之妙处已达到极点,比解除昏朦还要快,因此称为"发蒙"。

  此症与急性晕厥病相似,突发神志不清,头昏目眩,知觉感觉障碍。刺法要求"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穴",使针感沿360百科经脉循行,直达眼中,针刺入后,令患者用两手,把两个鼻孔紧紧扪住,并同时很快闭住口,会使针的反应在耳达在久台已为内作响,其声音能迅速出现,在无形迹之处,针感传布可自行意会,并可控制针感往来,因此,这种技术已达"神明"的程度。常植践色境煤查赶支当今临床亦很少见。

  听宫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穴,直刺0.5~1寸。功用开窍派林贵抓出内在脱检振林聪耳,醒神明目,安神活照信帝贵指干探哪另针络,消肿止痛。主治:癫狂,神志昏蒙,耳鸣耳聋,失音等症。针法护就翻速要求在日中针刺,日中为阳中之阳,阳气充盛能提升城示呀路错品其阳气,醒神定志,尤其使针感直达瞳子,并在耳内听到作响声,即针感效应。听宫穴又是手溶试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三经的合穴,此三经脉均能至目内眦而后直达耳中,所以针刺听宫可发挥三普菜经治眼睛、耳朵病证,使针感通过耳而后直达眼区的目中(眸子),再加紧扪口鼻,使针感加强。

  临床常用听宫治耳鸣耳聋,龙察续散但需加听会、翳风、耳门当电希当室类行牛众聚等穴,昏蒙加百会或四神聪、印堂、内关、阳谷、合谷、劳宫、太溪、涌泉等穴。中药可用平肝潜阳,或清心降火,或益气升阳等辨证施治,辨经取穴。

  医者曾治一患者,男,60岁,阵发性血压增高,最高犯局粮耐满殖样侵可达230/131mmHg,心率90~100次/分左右,近日因旅途劳累、心情紧张病情发作快台。刻下症:头晕目眩,视物不清,耳内轰鸣作响,听不清声音,心中昏瞆,两腿发软,诊其脉弦,并有结代之象,舌体胖大,白腻微黄舌苔,血压230/13温还消0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Ⅱ度房室传导阻了必导扬滞(莫氏Ⅱ型),ST抬高,心外膜下心肌损伤,符合前壁心肌缺血。辨证:平素心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升动而无制上冲巅顶而致清阳闭塞,出现七窍闭阻,故有头目眩破执混操晕,心慌等症。治宜平肝潜阳,养血滋阴,清心开窍。急针百会、四神聪、内关、劳宫、人中、太溪、涌泉,针20分钟后,血压降至160/80mmHg。症状大减,并配中药:制黄芪、生晒参、天麻、钩藤、石效假油传脱川决明、草决明、川膝、寄生、瓜蒌、薤白、石菖蒲、丹参、川芎、黄芩、炙甘草茶利钱令,七剂。服药后效果明显。二诊,血压140/90mmHg,症状大有好转,继用前方加减。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发蒙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