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水茜宁宅

水茜宁宅(甯家大院)

水茜宁宅

甯家大院一般指本词条

水茜甯宅,位于宁化县水茜镇沿溪村,为一进二堂联排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依次建有:门楼、围墙、辅门、内禾坪、内围墙、下堂、天井、厢房、上堂、后花台,偏院,辅房等。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7柱,为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硬山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水茜甯宅
  • 地理位置:福建省宁化县水茜镇沿溪村南山下
  • 面积:4455平方米
  • 类型:一进二堂联排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
  • 又名:甯家大院
建筑特点
甯家大院位于福建省宁化县水茜镇沿溪村南山下。
据《齐郡甯氏七修族谱》(民国己巳1929年重修)记载,由沿溪村甯氏开基祖甯贵蕃始建于清乾隆庚子年间。
依山傍水、外观宏大,是典型的客家传统院落建筑,俗称“九井十三厅”。除正中大厅(祖屋,香火厅)和大天井外,另有十二个小厅和八个小天井,栋栋相通,房房相连,居民晴天可晒日,雨天不湿鞋,冬暖夏凉,通风遮光。内设客厅、宿舍、厨房、澡堂、卫生间,相互以封火墙防火。主体依次为前厅、下厅、上厅、后厅,四厅连贯。前厅两道弄堂左右分开,往两旁住宅区,四通八达。各户大门前还有小游坪,圳坑沟渠,内外地坪,皆铺嵌小鹅卵石。屋群最右畔,原建有漆楼和马栏。厅外,即八字门楼里的大游坪,平日作为练武健身之地,红白喜事时,可摆酒席三十余桌。这种规模的建筑,无异于小城堡,南山下为山间小盆地,前临古道,后靠山地(无济嶂),易于防守。
古田会议后毛泽东率部转进广昌,于1930年1月17日在此居住一晚。1932年红12军协助宁化苏维埃政权建设,在此驻扎一个多月,如今院落墙上仍有红军所画飞机、标语等遗蹟。
    “乾隆庚子年(1780)之春,孺人乃命诸子承父箕裘之志,新建大厦于沿溪之南山备极华美而费数千之金,落成之日卽爰居爰处焉吁……” (甯母傅孺人纪略)
    “甯芳衍,字贵蕃,太学生,康熙五十六年(1717)生,乾隆三十八年(1773)殁,娶本里潘家磜傅有文公之女金娘,康熙六十一年(1722)生乾隆?殁,生子六,远琼、远瑶、远琫、远琚、远珩、远珊,生女一月秀姑适本里大坪杨永渭。”(甯芳衍小传)
    《齐郡氏七修族谱》,木活版,民国己巳1929年重修
    甯氏始祖甯念三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入闽,居邵武禾坪,后迁建宁县开基。建宁甯氏后来又外迁江西南城和广东信宜。明末建宁半寮村的甯文信、甯文龙、甯文仕仨兄弟,是入闽始祖甯念三的13世孙,甯文仕迁江西兴国,甯文龙的后裔居建宁。甯文信次子甯永忠于康熙十七年(1678)举家迁居宁化水茜,被奉为水茜开基祖。到了甯永忠曾孙甯芳衍(字贵蕃)时,就在南山下建起了这座九井十三厅大厝。
    萧春雷:《世族春秋——宁化姓氏宗祠》,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10年
    “南山下背山向水,以南山溪畔为依託,以背山登龙为导向,十七世祖芳衍公(生六子)在此架造起一幢全封闭式的九井十三厅高级住宅群,面积约2000平方米。所谓九井十三厅,祖祠正厅和大天井外,还建有十二个小厅和八个小天井。所有大小厅堂天井,悉为长条石砌成,大厅四周毗连的诸多豪华住宅相间其中,规模恢宏不凡,其前首门楼金光璀璨,屋内雕樑画栋,屋柱粗大庄严。墙壁、屋柱、门楼、门板、地脚、柱垫,全用油漆粉刷装饰,优雅美观。整个住宅群环环相扣,门路谨慎。门绊、门扣全用铜质材料,牢固安全防盗。厨房、居舍、客厅、澡堂、相通配套。住宅内每两植房间砌有高墙,超过瓦顶,目的防火,亦称落井封火。”[2]
    劳格文主编:《宁化县宗族、经济与民俗》(客家传统社会丛书),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法国远东学院,1996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水茜宁宅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