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这样静静地生活
《就这样静静地生活》是旅居澳洲的游吟诗人汤映霞的一本抒情诗歌集,共分为“给我一段老时光”、“谢谢你给我一场遇见”、“找不到去你心的路”三个部分,爱情、亲情、乡愁、时节感怀、人生感悟等是整本诗集的主题。映霞的诗有宋词的婉约,也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浪漫,更有舒婷的朦胧与细腻,但她的诗又有大胆的直白和自由的直抒胸臆,给人以畅快的阅读感受。整个诗集语言飘逸有韵味,节奏忽明朗忽忧郁,百转千回,柔情万种;百子莲、知更鸟、乌篷船等意象饱满生动,明丽隽秀,令读者缱绻在美妙诗意中。
基本介绍
- 书名:就这样静静地生活
- 作者:映霞 李小争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开本:32
- 外文名:Life Slowly Drifts By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页数:160页
- 品牌:世纪文睿
内容简介
宋词的婉约
华兹华斯的浪漫
舒婷的朦胧与细腻
华兹华斯的浪漫
舒婷的朦胧与细腻
作者简介
汤映霞,1962年出生,微博名Jennifer1962。大学主修汉语言文学,发表过《尘上一梦》、《紫陌花开》等九部电子诗集,在网上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为澳洲上海总商会副理事长
图书目录
一 给我一段老时光
二 谢谢你给我一场遇见
三 找不到去你心的路
二 谢谢你给我一场遇见
三 找不到去你心的路
文摘
就这样静静地生活
就这样静静地生活,如大海
从容的湛蓝,寻找阳光的源头。
就这样慢慢地温馨,如小花
在路的尽头,素麵朝天的微笑。
就这样,就像这样
在清风若梦的海边,
如纯真的孩子,在温暖的沙滩上,
筑起一个又一个的梦。
就这样,就像这样
在碧海豪情的浪尖,如无所
畏惧的少年,让浪花
托起纷飞的激情,依旧如约地向前。
就这样,就像这样生活
在蔚蓝柔美的气息里,和所有的荒芜说声再见,
把记忆的心安置在春暖花开的海边。就这样,就这样静静地生活,
和世界深深地相恋。
直到红尘碧落,
尘缘了却……
就这样静静地生活,如大海
从容的湛蓝,寻找阳光的源头。
就这样慢慢地温馨,如小花
在路的尽头,素麵朝天的微笑。
就这样,就像这样
在清风若梦的海边,
如纯真的孩子,在温暖的沙滩上,
筑起一个又一个的梦。
就这样,就像这样
在碧海豪情的浪尖,如无所
畏惧的少年,让浪花
托起纷飞的激情,依旧如约地向前。
就这样,就像这样生活
在蔚蓝柔美的气息里,和所有的荒芜说声再见,
把记忆的心安置在春暖花开的海边。就这样,就这样静静地生活,
和世界深深地相恋。
直到红尘碧落,
尘缘了却……
序言
我以为我是一只痴鸟
映 霞我从小喜欢文学,年轻时也写过一些“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所
谓小诗和散文。但在澳洲二十五年的生活中,诗歌这件雅事,对我
而言已经被生活的现实和对名利场的迫逐彻底淹没。蹉跎的岁月,
白驹过隙的时光。我做过流水线上的工人。在广阔的田野上,我曾
以採摘水果为生。我还做过走街穿巷的卖花姑娘。最后我还是一位
悉尼大桥下,天天数着铜钱的商人。
三年前的一个清晨,当我偶尔听到了同龄人安妮翻唱的《橄榄
树》, 淡淡的歌声中带点丝丝的忧伤,不知为何,瞬间就激发了我
心中所有的悲欢离合。我拿起了笔,随手写下了第一行诗句。
以后的生活中,出现了宋庄环岛艺术区创始人,油画家李小争
先生。他的画,让我梦回故乡的山山水水。旅法画家陆永安大师的
作品,又使我豪放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我无限热爱的大自然,
我渴望的生活,更诗化了我已沧桑的心。碧海蓝天,山谷原野,悉
尼这人类栖居的美丽家园,给了我无穷尽的滋润和启发。爱情的梦
幻和远方爱人的《一百首情诗》之约,更让我写出了一首又一首无
比热情的诗。
有喜欢我诗歌的网友说,她们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读我的诗,我的诗会让她们一天好心情。又有读者留言,认为我的诗文
有点宋词的婉约,又有些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浪漫。还有朋友和我
探讨诗歌理论和韵律格式。其实我的诗歌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一时沖
动下的匆匆而笔,感情是无限的真挚甚至泛滥。这种情况下,我对
诗歌的格式基本上没有什幺留意。好在自由体的抒情诗,更在于人
类天性浪漫而又随意的歌唱。
徐志摩曾经说过:“诗人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
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
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浑成
一片的。”我以为我也是一只飞越万水千山的痴鸟,用震荡了五十
年的灵魂,对着我所爱的人,对着如斯清新的生活,对着黑夜里闪
烁的星星,一遍又一遍唱着,唱着那依然十八岁少女般梦的呓语——
“我爱你!”
映 霞我从小喜欢文学,年轻时也写过一些“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所
谓小诗和散文。但在澳洲二十五年的生活中,诗歌这件雅事,对我
而言已经被生活的现实和对名利场的迫逐彻底淹没。蹉跎的岁月,
白驹过隙的时光。我做过流水线上的工人。在广阔的田野上,我曾
以採摘水果为生。我还做过走街穿巷的卖花姑娘。最后我还是一位
悉尼大桥下,天天数着铜钱的商人。
三年前的一个清晨,当我偶尔听到了同龄人安妮翻唱的《橄榄
树》, 淡淡的歌声中带点丝丝的忧伤,不知为何,瞬间就激发了我
心中所有的悲欢离合。我拿起了笔,随手写下了第一行诗句。
以后的生活中,出现了宋庄环岛艺术区创始人,油画家李小争
先生。他的画,让我梦回故乡的山山水水。旅法画家陆永安大师的
作品,又使我豪放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我无限热爱的大自然,
我渴望的生活,更诗化了我已沧桑的心。碧海蓝天,山谷原野,悉
尼这人类栖居的美丽家园,给了我无穷尽的滋润和启发。爱情的梦
幻和远方爱人的《一百首情诗》之约,更让我写出了一首又一首无
比热情的诗。
有喜欢我诗歌的网友说,她们每天清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读我的诗,我的诗会让她们一天好心情。又有读者留言,认为我的诗文
有点宋词的婉约,又有些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浪漫。还有朋友和我
探讨诗歌理论和韵律格式。其实我的诗歌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一时沖
动下的匆匆而笔,感情是无限的真挚甚至泛滥。这种情况下,我对
诗歌的格式基本上没有什幺留意。好在自由体的抒情诗,更在于人
类天性浪漫而又随意的歌唱。
徐志摩曾经说过:“诗人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
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
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浑成
一片的。”我以为我也是一只飞越万水千山的痴鸟,用震荡了五十
年的灵魂,对着我所爱的人,对着如斯清新的生活,对着黑夜里闪
烁的星星,一遍又一遍唱着,唱着那依然十八岁少女般梦的呓语——
“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