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
  •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基本信息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
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编写
出版日期:2006年1月
书号:7-5025-7720-3
开本:16
装帧:精
版次:1版1次
页数:468页

内容简介

本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组织国内材料领域科技界及产业界知名院士、专家共同编写。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新材料的产业进展情况。书中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发展新材料的产业发展的原则和政策,以及2001~2005年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然后分别对高性能结构材料、建筑交通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先进複合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膜材料、纳米材料、稀土功能材料以及环境治理材料等的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存在问题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另外还重点针对湖南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概况分析总结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书可为材料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工作提供较为全面的可参考的领域研究成果信息。另外相对于《报告(2004)》,本书的内容更侧重产业发展现状和建议,因此,更加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家制定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并为其投资和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录信息

第1章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我国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1
1.1发展新材料产业的重大意义1
1.2新材料市场需求和预测2
1.3我国新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3
1.4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挑战与机遇4
作者简介6
第2章2001~2004年我国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化专项后评估综述7
2.1前言7
2.2新材料产业化专项执行的总体情况7
2.2.1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7
2.2.2项目建设的完成情况11
2.3新材料产业化专项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12
2.4新材料产业化专项的产业化示範作用13
25新材料产业化专项对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进步的作用16
26新材料产业化专项对促进高技术产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20
27新材料产业化对专项方案的总体评价24
271专项支持的重点方向正确24
272专项取得显着效果24
273专项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4
28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建议25
281进一步加大对新材料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加强巨观引导和政策支持26
282建议“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支持的重点方向27
283加强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培养和建设产业基地28
284改进项目的立项评审和资助方式,强化项目的管理28
29结束语29
作者简介30
第3章铝及铝合金31
31概述31
32铝工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33
321世界铝工业发展概况33
322中国铝业的发展概况35
33铝及铝合金材料的发展现状与方向37
331铸造铝及铝合金材料37
332变形铝及铝合金材料的研发40
34铝加工工业与铝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46
341铝加工产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47
342国内外铝加工技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48
35铝及铝加工技术装备的发展特点与趋势50
351铝及铝加工技术装备的发展特点50
352新型铝及铝合金产品製备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50
36我国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51
361我国铝产业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51
362存在的主要问题51
363我国铝产业的发展战略与建议55
37结束语57
参考文献58
作者简介58
第4章镁及镁合金59
41镁及镁合金髮展现状与趋势59
411镁及镁合金的研究59
412镁合金的套用研究64
42我国镁工业产业化进展66
421我国镁产业化特点67
422镁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现状68
43我国镁产业前景展望69
44我国镁产业存在的问题70
45关于中国镁产业的几点建议71
参考文献72
作者简介72
第5章钛及钛合金73
51概述73
5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74
53我国钛产业化进展76
531海绵钛生产76
532钛材生产78
533钛的贸易状况80
54前景展望81
55存在的问题,对策、发展战略建议82
551存在的问题82
552对策与建议83
参考文献83
作者简介84
第6章我国难熔金属材料产业的新进展85
61前言85
62新进展85
621产品结构调整的进展85
622生产能力和产量的新发展86
623材料高性能化进展87
624研究成果产业化的进展87
625加工製品的新进展88
626新技术和新装备进展89
627市场现状89
63存在问题,几点建议90
631存在问题90
632几点建议91
64结语92
参考文献92
作者简介93
第7章先进功能陶瓷材料94
71概述94
7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96
721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96
722新型元器件用先进陶瓷材料98
73我国功能陶瓷及其元器件产业化进展109
731产业规模及需求预测109
732电子元件与材料产业状况110
74前景展望114
741新型元器件行业发展前景光明114
742器件片式化成为主流115
743电子元器件走进集成时代115
744电子製造无铅化迫在眉睫116
75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117
参考文献118
作者简介118
第8章高性能结构陶瓷119
81前言119
82陶瓷热交换器120
821概述120
82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120
823我国陶瓷热交换器的产业化进展121
824前景展望122
83碳化硅陶瓷122
831概述122
83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122
833我国碳化硅陶瓷的产业化进展123
84陶瓷辊棒124
841概述124
842国内外发展情况和趋势125
843我国陶瓷辊棒的产业化进展125
844前景展望126
85透明陶瓷126
851概述126
85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127
853我国透明陶瓷高压钠灯的产业化进展127
86蜂窝陶瓷汽车尾气净化器128
861概述128
862国内外发展情况与趋势128
863我国蜂窝陶瓷尾气净化器的产业化进展129
87前景展望129
88存在问题与建议130
致谢130
参考文献130
作者简介131
第9章新型建筑材料132
91概述132
92主要新型建材的产业化进展132
921玻璃纤维132
922建筑防水材料134
923玻璃钢行业138
924低辐射玻璃143
925铝塑複合材料145
93新型建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147
931战略目标148
932战略重点149
933重大需求150
934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151
935对策建议152
参考文献152
作者简介152
第10章特种合成纤维153
101概述153
102国内外发展战略154
1021日本154
1022美国155
1023欧洲155
1024中国156
103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157
1031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157
1032聚对苯二甲醯对苯二胺(PPTA)及其共聚纤维162
103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165
1034玄武岩纤维168
1035PBO纤维(Zylon)和M5纤维169
1036聚间苯二甲醯间苯二胺(PMIA)纤维171
1037聚苯硫醚(PPS)纤维172
1038活性碳纤维(ACF)172
1039中空纤维分离膜175
104我国该领域的产业化进展176
1041PAN基碳纤维176
1042聚对苯二甲醯对苯二胺及其共聚纤维177
104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177
1044玄武岩纤维177
1045PBO纤维178
1046聚间苯二甲醯间苯二胺纤维178
1047聚苯硫醚纤维178
1048活性碳纤维178
105前景展望178
106问题、对策与建议179
1061存在的问题179
1062对策和建议180
参考文献181
作者简介181
第11章先进複合材料182
111概述182
112碳纤维增强树脂基複合材料182
1121碳纤维的发展概况182
1122碳纤维增强树脂基複合材料的套用现状与产业发展趋势184
1123支撑产业发展的新技术187
1124产业发展的建议188
113生态功能複合材料——蓄水渗膜189
1131蓄水渗膜材料技术的基本情况189
113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189
1133蓄水渗膜材料的产业化进展190
1134蓄水渗膜材料的套用前景191
114陶瓷金属複合材料191
参考文献194
作者简介195
第12章高速铁路及汽车用关键材料197
121概述197
12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199
1221高速铁路用材料199
1222汽车用材料202
123我国该领域的产业化进展208
1231高速铁路用材料208
1232汽车用材料210
124前景展望213
125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214
1251存在问题214
1252对策及发展战略建议214
参考文献215
作者简介216
第13章雷射晶体材料217
131概述217
132国外雷射晶体材料及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18
1321国外行业现状及市场218
1322国外材料发展现状219
1323国外材料发展趋势221
133国内雷射晶体材料及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22
1331国内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222
1332国内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223
134产业化前景225
135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226
1351存在问题226
1352发展战略227
1353对策建议228
参考文献228
作者简介228
第14章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230
141前言230
142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战略意义231
1421节约能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31
1422提升传统产业,带动相关产业,迎接世界照明工业转型232
1423发展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232
1424保护环境,实现绿色照明232
1425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233
1426为国防现代化做贡献233
143国际半导体照明市场、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33
1431市场分析233
1432技术现状237
1433产业现状238
1434发展趋势241
144国内半导体照明市场、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242
1441市场分析242
1442技术现状244
1443产业现状245
1444发展趋势249
145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251
1451发展思路251
1452对策与建议252
作者简介255
第15章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256
151概述256
15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257
1521液晶显示(LCD)257
1522等离子显示(PDP)260
1523有机发光显示(OLED)262
1524场发射显示(FED)264
1525无机电致发光265
153我国该领域的产业化进展265
1531液晶显示265
1532等离子显示267
1533有机发光显示267
1534场发射显示267
154前景展望268
155问题、对策与建议270
作者简介270
第16章微电子材料与器件271
161概述271
16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271
1621微电子产业271
1622微电子材料产业281
163我国微电子材料领域的产业化进展295
164前景展望296
1641多晶硅296
1642单晶硅材料及砷化镓材料296
1643引线框架297
1644塑封料297
1645无铅焊料297
1646高纯化学试剂298
165问题、对策与建议298
1651存在的主要问题298
1652对策与建议298
参考文献299
作者简介299
第17章稀土功能材料300
171概述300
17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300
1721稀土磁性材料300
1722稀土发光材料304
1723稀土催化材料307
1724稀土储氢合金310
1725其他稀土功能材料311
173我国该领域的产业化进展312
174前景展望313
175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314
参考文献315
作者简介315
第18章药物传递材料316
181概述316
182国内外药物传递材料及製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317
1821药物传递材料及製品产业和市场现状317
1822药物传递系统的主要给药途径和产品319
183我国药物控释材料的产业化进展325
184前景展望327
185问题、对策与建议328
参考文献328
作者简介328
第19章冠心病介入治疗与相关材料及器械330
191概述330
1911冠心病介入治疗与PTCA术后再狭窄330
1912冠心病介入治疗材料及相关器械产业的发展331
1913冠心病介入治疗器材产业在介入医学材料与医疗器械发展中的地位333
192国内外发展概况与趋势333
1921国外发展概况与趋势333
1922国内发展概况与趋势336
193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器材产业化的进展338
194前景展望338
195问题、对策与建议339
致谢340
参考文献340
作者简介340
第20章血液净化材料341
201概述341
202国内外血液净化材料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41
2021透析341
2022血液滤过342
2023血浆置换342
2024连续性离心分离343
2025血液灌流344
参考文献346
作者简介347
第21章组织工程材料348
211组织工程概述348
212组织工程材料348
213国外产业发展情况350
2131产业发展背景350
2132产业研究状况351
2133产业发展趋势353
214国内产业发展情况353
2141产业发展背景353
2142产业发展状况354
2143产业发展趋势355
215未来展望355
参考文献356
作者简介356
第22章新能源材料357
221概述357
222国外发展现状与趋势359
223我国该领域的产业化进展360
224前景展望364
225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365
作者简介366
第23章生物质能源材料367
231概述367
23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368
233我国该领域的产业化进展371
234前景展望374
235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375
参考文献375
作者简介376
第24章天然生物质工程材料377
241概述377
24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378
233我国该领域的产业化进展381
244前景展望382
245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382
参考文献383
作者简介384
第25章膜材料与海水淡化385
251概述385
252膜法海水淡化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386
2521反渗透膜387
2522关键设备392
2523工艺过程392
253膜法海水淡化领域的产业化进展393
2531国外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393
2532我国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景395
254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398
2541存在问题398
2542对策措施399
2543发展战略建议399
参考文献400
作者简介400
第26章热法海水淡化材料与装备402
261概述402
262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403
2621蒸馏法海水淡化的主要技术403
2622发展趋势405
2623海水淡化装备与材料407
2624国外主要的热法海水淡化装置厂商408
263我国该领域的产业化进展408
2631小型压汽蒸馏装置的研製和理论研究阶段(1960~1990)409
2632多级闪蒸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多效蒸馏的研究阶段(1990~2002)409
2633多效蒸馏自主技术的示範和装备的引进阶段(2003年以后)410
264前景展望412
2641产业发展前景412
2642新材料在热法海水淡化的套用414
265存在问题、对策与发展战略建议414
2651存在问题414
2652对策与建议415
参考文献416
作者简介416
第27章我国纳米产业面临的新转折和挑战417
271飞快发展的全球纳米套用技术417
272成长中的我国纳米材料产业面临新挑战418
273抓住转折机遇加快发展纳米产业419
274对策与建议422
作者简介423
第28章环境治理材料与废弃物资源化424
281引言424
282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材料的基础研究现状与产业化进展424
2821国内外催化材料基础研究现状与产业化进展425
2822国内外载体材料基础研究现状与产业化进展426
283水污染治理材料的基础研究现状和产业化进展429
2831国内外水污染治理材料基础研究现状429
2832国内外水污染处理设备产业进展431
284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432
2841国内外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现状432
2842国内外废旧塑胶资源化现状433
2843国内外粉煤灰资源化现状434
参考文献436
作者简介437
第29章湖南先进电池材料及套用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报告438
291引言438
292湖南先进电池材料及套用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现状438
2921湖南先进电池材料的品种与规模438
2922湖南先进电池材料产业的作用与地位441
293湖南先进电池材料及套用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特点441
294湖南先进电池材料及套用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重点443
2941先进电池材料443
2942先进电池材料套用444
295先进电池材料产业发展趋势445
2951技术发展趋势445
2952产业发展趋势445
2953发展模式趋势446
296问题与建议446
2961问题446
2962建议447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5)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