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性批判的技术与方法
《现代性批判的技术与方法》从理性的线索人手,挖掘技术理性与现代性谱系中众多要素的逻辑关係和作用机制,并进而对现代性进行技术理性批判视角的微观透视。全书揭示了现代性与技术理性的内在逻辑,并通过对技术理性的思想批判,透视现代性的矛盾性,反思人类的生存状况。
基本介绍
- 书名:现代性批判的技术与方法
- 类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6830928
- 作者:李国俊
-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 页数:243页
- 开本:1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现代性批判的技术与方法》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李国俊,1959年生,吉林榆树人,哲学博士,教授。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科技与社会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发展理论。在上述领域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参编着作8部,获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5项。
图书目录
导言 哲学论域中的现代性问题
第一章 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图景
一、“人成为主体”:现代性的主题
二、现代性的理性魂脉
三、现代性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徵
四、现代性的进步价值诉求
第二章 现代性危机的症状及其诊断
一、启蒙的现代性以及现代性与启蒙的相悖
二、从资本主义精神到资本主义合理化的整体异化
三、现代性的科学主义危机与人文精神的式微
四、影响现代性危机的几个变数
第三章 现代性的理性特徵及其技术理性滥觞
一、理性的属性及其意义的多向性
二、现代性条件下理性的分化
三、现代性的理性特徵及其技术理性探源
第四章 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的多重维度
一、技术理性的现代性思维方式批判
二、技术理性的生存论批判之维
三、现代性技术理性批判的伦理维度
第五章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对技术理性批判的
理论自觉
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深层解读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对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自觉结语时代的期望——从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消解到理性的重建
结语
一、后现代转向以及对技术理性的消解
二、重建现代理性——时代的理性呼唤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图景
一、“人成为主体”:现代性的主题
二、现代性的理性魂脉
三、现代性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徵
四、现代性的进步价值诉求
第二章 现代性危机的症状及其诊断
一、启蒙的现代性以及现代性与启蒙的相悖
二、从资本主义精神到资本主义合理化的整体异化
三、现代性的科学主义危机与人文精神的式微
四、影响现代性危机的几个变数
第三章 现代性的理性特徵及其技术理性滥觞
一、理性的属性及其意义的多向性
二、现代性条件下理性的分化
三、现代性的理性特徵及其技术理性探源
第四章 现代性的技术理性批判的多重维度
一、技术理性的现代性思维方式批判
二、技术理性的生存论批判之维
三、现代性技术理性批判的伦理维度
第五章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对技术理性批判的
理论自觉
一、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深层解读
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对技术理性批判的理论自觉结语时代的期望——从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消解到理性的重建
结语
一、后现代转向以及对技术理性的消解
二、重建现代理性——时代的理性呼唤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现代性批判的技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