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荃湾线
荃湾线(Tsuen Wan Line)是港铁营运的铁路线,起始于香港中西区中环的中环站,途经尖沙咀,旺角,止与香港荃湾区的荃湾站。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西端的总站设于荃湾站而得此名。 截至2008年,荃湾线共有16个车站,当中有8个为转车站。荃湾站为地面车站;葵兴站、葵芳站及荔景站3个车站为架空车站;其余则为地底车站。
荃湾线有8个转车站,可转乘6条路线,包括东涌线、西铁线、观塘线、港岛线、南港岛线及机场快线,是港铁各条重铁路线之中,可转乘路线数目最多的。(九龙南线通车前亦同样可换乘6条,包括东铁线,但不包括南港岛线;将来2021年,东铁线过海段通车后会增至7条可转乘路线。)
本线在通车至1989年8月8日东隧通车前,是唯一一条过海铁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荃湾线
- 外文名:Tsuen Wan Line
- 通车日期:1982年5月10日
- 营运公司:港铁
- 车站数目:16个
- 路线代码:TWL
- 路线长度:16km
- 平均行车时间:32分钟
- 轨距:1432毫米
- 最高速限制:80km/h
历史
地下铁早期
荃湾线是1970年研究兴建捷运时最早计画的4条路线之一,落成后的设计与初期规划大为不同,主要是车站名称和位于新界的车站建设。计画中的终点站荃湾西站是建于荃湾站西面的山谷,以便未来延伸至屯门,但在《屯门新市镇计画》当时指出造价太高,加上乘客量及荃湾西站收地问题,故搁置有关计画。值得一提的是,西铁线的荃湾西站所在地并非原先捷运荃湾线计画的荃湾西站选址,而是荃湾新填海地区。除此之外,荃湾站至荔景站一段最初的设计是建于地底,并非如现建于高架桥之上,更改设计的起因是要迁就荔景站,避免车站离地面太深,影响效率。
至1983年时,港铁决定扩大中环站,以应付往来上环站人流;1982年时,金钟站也予以扩大,自此之后中环和金钟站便在1985至7年间成为港岛线中转站。
整体运输研究
1976年,政府再邀请顾问公司再作香港交通发展作出研究,发表首份《香港整体运输研究》,当中建议兴建捷运荃湾线。
1977年,荃湾线工程获批,随即动工。虽然位于九龙弥敦道地底的一段已经于1979年建成并开始运作,荃湾站至太子站(转线月台)一段要到1982年5月10日才正式投入服务。而所有位于深水埗区的车站(深水埗站、长沙湾站、荔枝角站及美孚站)要于荃湾线通车后1个星期才开启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太子站在荃湾线通车时已经启用,但是只开放转线月台(在荃湾线通车头七日,太子站只用作转线用途,乘客是不能够进出车站),而该车站大堂设施到5月17日才全面启用。
荃湾线有最少8个车站的名称,跟最初计画的名称不同。中环站、油麻地站和旺角站的英文名字最初是以车站所在的街道命名,分别是遮打道(Chater)、窝打老道(Waterloo)和亚皆老街(Argyle),后来才改以所在地区命名。此外,旺角站本来是计画建于更北的位置,取代现有的太子站;而深水埗站则原本建于比现时较南的位置。
另外,美孚站原称荔枝角站;而荔枝角站原称长沙湾站;长沙湾站原称苏屋站。位于葵青区的葵芳站本来原称垃圾湾站的,取自葵芳填海前的醉酒湾(又称“垃圾湾”)。而葵兴站本来是被命名为“葵涌站”的。葵芳站、葵兴站、荔枝角站及长沙湾站4个车站,均于通车前更改为现时的名称。美孚站则由荔枝角站改名为荔湾站。其余车站的中文名称也于开幕前全部更改。“荔湾站”后于1985年改名为现时的美孚站。
东涌线转车站
为配合东涌线通车,荃湾线需要兴建转车站,否则乘客要乘坐全程到达位于香港岛的金钟站才能转乘其他路线,会加剧弥敦道挤迫情况。捷运公司选择了荔景站作为东涌线及荃湾线的跨月台转车站,于是荃湾线北行路轨经过重新铺排,以便腾出空间建造一个可供转乘东涌线的月台。基于工程需要及方便乘客转车,荃湾线位于该站的1号月台搬迁至新月台,上层的新月台于1997年7月2日正式启用。荔景站的原有1号月台(现4号月台与2号月台之间的空间)被扩建,原有1号月台的位置(即现东涌线下行月台与荃湾线下行月台之间的无柱空间)被改为通道,以连线新兴建的4号月台,原位于1号月台的上行路轨则被停用(现已弃置,部份路段之路轨已被拆除,并且不再与正线连线,只有高架桥)。另外在荔景站以南设有唯一一条接驳东涌线、机场快线及迪士尼线与其他市区线的转线轨,供工程车或非常特殊的车务调动使用,例如市区线在2001年抵港的韩製列车和2011年至2012年间抵港的中国北车制列车,把上述列车由小濠湾车厂调往九龙湾车厂,另外在2008年起,迪士尼线的列车每3年须用手动驾驶由小濠湾车厂驶往九龙湾车厂大修。
西铁线转车站
为了迎接九广铁路公司的九广西铁(现西铁线)及九广东铁(现东铁线)尖沙咀支线的启用,美孚站及尖沙咀站都分别兴建了新的出入口及地底行人隧道,以接驳原来西铁线的美孚站及原东铁线的尖东站。美孚站的转乘通道(D出口)于2003年,九广西铁通车时同时启用,乘客可直接使用该行人通道步行至西铁的美孚站,上述转乘通道在两铁合併后的2008年9月28日起无须出入闸转乘两线;而连线尖沙咀站与尖东站的转乘通道(即F、G出口),G出口于2004年10月24日与,九广东铁尖沙咀支线通车时一併启用,连线尖东站幺地道行人隧道。F出口则在2005年3月30日启用,连线尖东站中间道行人隧道。
太子站内荃湾线路线图

意外事件
1993年4月27日,当天早上有捷运列车在荃湾与大窝口之间往中环方向管道内发生车厢脱卡事故,幸无伤亡。捷运公司在10天后发表调查报告,认为车卡连线系统内的一个挂鈎未能扣紧而造成脱卡,报告亦形容这是全球第一宗同类事故。
捷运通车的25年内并无发生任何火警。直到2004年,有怀疑精神病患者引发首宗纵火案,使捷运公司严厉执行禁止携带危险物品的禁令,以进一步保障乘客的安全。另一方面,捷运当局亦定期进行意外演习,使员工保持危机意识。
从1995年至2007年期间,合併前的捷运曾发生5次入错路轨的事件,均没有做成任何列车碰撞。
2017年2月10日晚上约7时15分,有怀疑精神病患者在港铁一辆由金钟开往荃湾的列车,在开往尖沙咀期间,燃放燃烧弹,车上有浓烟冒出。
2019年3月18日凌晨约3点,港铁荃湾线在测试新信号系统期间,在中环站的一列列车编号为A187/A112经岔道驶出中环站的列车被另一列列车编号为A131/A218準备经岔道进入中环的1号月台的列车拦腰相撞。造成两名司机受伤。随后荃湾线的金钟站到中环站的服务暂停,而来往荃湾站到金钟站的列车维持在3分半钟一班车。直到3月20日,中环站抢修完毕,全线恢复正常。
路线资料
站数 | 16个 |
---|---|
轨距 | 1,432毫米 |
双线区间 | 全线 |
电化区间 | 全线(直流1,500V) |
闭塞方式 | 车内讯号闭塞(ATP) |
用车
M-trian(港铁现代化列车)
在新信号系统更换工程展开前,此线主要使用第1及2A代的港铁现代化列车,其中2A代列车是配合通车在1982年投入运营。
全线採用M-Train(英国制都城嘉慕电动列车)。列车为8节编组,于1998年8月-2001年8月将列车翻新。翻新工程由澳洲United Group(A.Goninan)负责,涉及修改车头组件、翻新内装及机件、加入自动资讯显示系统(LED显示屏通闪灯指示图)、列车状态资讯系统(Train Information System,TIS)及安装电子语音播报系统(简称DVA)。使用车卡以英制都城嘉慕列车第2A代车卡为主,第2A代车卡(1982年投入服务)是英制列车中占最多的车卡,全线列车数目为32抽,但列车车龄较大,使用该款列车在2019年到2024年陆续退役,只留下3列迪士尼线用列车继续服役。
2017年,36列现代化列车需陆续于荃湾车厂进行新信号系统安装工程,为确保有足够列车供日常使用,港铁将一列港岛线列车调往此线,令列车数目再度增加至37抽列车(现回落至36列)。同时,多列荃湾线列车重组车卡,再与港岛线或观塘线列车对调。现时(2018年10月)荃湾线拥有20列第1及2A代列车、1列第2B代列车及15列第2C及3代列车。
目前荃湾线共36列M-train,该款列车为8节编组,编组方式为A-C+D+B-C+D+C-A,以A-C、B-C、C-A为一组,D卡随意组合,如要列车·车厢调动,均会整组调走。该列车可以容许4、6及8节车厢组成成。
荃湾线的M-train的车伫列表
A107-C107+D621+B435-C435+D604+C154-A154 | A241-C241+D647+B473-C473+D687+C238-A238 |
A117-C117+D614+B417-C417+D628+C120-A120 | A247-C247+D684+B472-C472+D740+C232-A232 |
A123-C123+D637+B441-C441+D622+C148-A148 | A255-C255+D745+B445-C445+D736+C126-A126 |
A131-C131+D783+B402-C402+D706+C218-A218 | A257-C257+D722+B487-C487+D750+C282-A282 |
A169-C169+D602+B456-C456+D619+C164-A164 | A259-C259+D701+B495-C495+D625+C290-A290 |
A173-C173+D678+B427-C427+D635+C122-A122 | A261-C261+D733+B482-C482+D735+C278-A278 |
A187-C187+D659+B451-C451+D652+C112-A112 | A263-C263+D752+B480-C480+D676+C272-A272 |
A195-C195+D611+B455-C455+D608+C222-A222 | A265-C265+D686+B484-C484+D666+C270-A270 |
A203-C203+D657+B407-C407+D732+C110-A110 | A267-C267+D714+B496-C496+D626+C286-A286 |
A205-C205+D663+B462-C462+D669+C208-A208 | A269-C269+D757+B492-C492+D755+C288-A288 |
A211-C211+D624+B476-C476+D696+C234-A234 | A271-C271+D749+B489-C489+D775+C260-A260 |
A217-C217+D606+B461-C461+D623+C184-A184 | A273-C273+D742+B488-C488+D772+C258-A258 |
A219-C219+D630+B475-C475+D631+C196-A196 | A275-C275+D731+B483-C483+D734+C276-A276 |
A221-C221+D618+B474-C474+D650+C204-A204 | A277-C277+D664+B481-C481+D769+C264-A264 |
A225-C225+D643+B416-C416+D639+C106-A106 | A279-C279+D739+B486-C486+D761+C262-A262 |
A227-C227+D661+B432-C432+D617+C214-A214 | A283-C283+D704+B491-C491+D723+C268-A268 |
A231-C231+D725+B471-C471+D727+C246-A246 | A285-C285+D779+B494-C494+D702+C280-A280 |
A233-C233+D651+B458-C458+D764+C240-A240 | A287-C287+D693+B485-C485+D741+C266-A266 |
注:A187/A112因在曾在中环站与A131/A218相撞,而A131/A218被工程车拖回观塘线的九龙湾车厂,A187/A112则停在金钟的侧线


Q-train(暂未运营)
自从八十年代起用到现在的M-train已经迟暮之年,加上荃湾线还有观塘线、港岛线、将军澳线信号系统需要更换,所以港铁向中车青岛四方车辆有限公司购买了93列新型列车来取代M-train,其中荃湾线20列,观塘线34列,港岛线36列,将军澳线3列,列车最快在2019年率先在荃湾线投入使用,但因为在2019年3月18日的信号系统故障导致撞车的发生,该列车可能在度延长投入服务的时间。而该款列车有5列已经抵港,其中两列已调到荃湾车厂。
该款列车为8节编组,编组方式为A-C-B+B-C+B-C-A ,以A-C-B、B-C、B-C-A为一组,其中A卡为有驾驶室无动力的拖车并带有自动车钩,B卡为纯动力车,C卡为带有受电弓和自动车钩的动车。
预计荃湾线Q-train的车伫列表
A601-C601-B601+B881-C881+B602-C602-A602 | A621-C621-B621+B891-B891+B622-C622-A622 |
A603-C603-B603+B882-C882+B604-C604-A604 | A623-C623-B623+B892-C892+B624-C624-A624 |
A605-C605-B605+B883-C883+B606-C606-A606 | A625-C625-B625+B893-C893+B626-C626-A626 |
A607-C607-B607+B884-C884+B608-C608-A608 | A627-C627-B627+B894-C894+B628-C628-A628 |
A609-C609-B609+B885-C885+B610-C610-A610 | A629-C629-B629+B895-C895+B630-C630-A630 |
A611-C611-B611-B886-C886+B612-C612-A612 | A631-C631-B631+B896-C896+B632-C632-A632 |
A613-C613-B613+B887-C887+B614-C614-A614 | A633-C633-B633+B897-C897+B634-C634-A634 |
A615-C615-B615+B888-C888+B616-C616-A616 | A635-C635-B635+B898-C898+B636-C636-A636 |
A617-C617-B617+B889-C889+B618-C618-A618 | A637-C637-B637+B889-C899+B638-C638-A638 |
A619-C619-B619+B890-C890+B620-C620-A620 | A639-C639-B639+B900-C900+B640-C640-A640 |
车站列表
站名 | 区域 | 车站代码 | 接驳线路 | 启用日期 | |
---|---|---|---|---|---|
1 | 荃湾Tsuen Wan | 荃湾区 | TSW | 1982年5月10日 | |
2 | 大窝口 Tai Wo Hau | 葵青区 | TWH | 1982年5月10日 | |
3 | 葵兴 Kuai Hing | KWH | 1982年5月10日 | ||
4 | 葵芳Kuai Fong | KWF | 1982年5月10日 | ||
5 | 荔景Lai King | LAK | 东涌线 | ||
6 | 美孚Mei Foo | 深水埗区 | MEF | 西铁线 | 1982年5月17日 |
7 | 荔枝角 Lai Chi Kok | LCK | 1982年5月17日 | ||
8 | 长沙湾Cheung Sha Wan | CSW | 1982年5月17日 | ||
9 | 深水埗Sham Shui Po | SSP | 1982年5月17日 | ||
10 | 太子 Prince Edward | 油尖旺区 | PRE | 观塘线 | 1982年5月10日 |
11 | 旺角 Mong Kok | MOK | 观塘线 | 1979年12月31日 | |
12 | 油麻地Yau Ma Tei | YMT | 观塘线(LP层换乘) | 1979年12月22日 | |
13 | 佐敦Jordan | JOR | 1979年12月16日 | ||
14 | 尖沙咀Tsim Sha Tsoi | TST | 西铁线(尖东站) | 1979年12月16日 | |
15 | 金钟 Admiralty | 中西区 | ADM | 港岛线、南港岛线东段 | 1980年2月12日 |
16 | 中环 Central | 中西区 | CEN | 港岛线、东涌线(香港站)、机场快线(香港站) | |
附注
荃湾站不是接驳西铁线荃湾西站的车站,但可利用八达通免费转乘专线小巴95K或步行约15至20分钟前往车站。
荃湾线列车曾在1982年5月10日至5月16日间以不停站方式途径上述车站,唯车站于同年5月17日才正式启用。
旺角站、太子站不是接驳东铁线旺角东站的车站,但可途逕行人天桥步行10至15分钟前往车站。
油麻地站在路线图上以一个转车站形式出现,但是列车广播却从来不会建议乘客到该站转乘,因为车站设计上并非跨月台转车站,乘客需要步行另一层月台方可转乘列车。
由于荃湾线现时行经此路段属修正早期系统的原有路段,故是以修正早期系统的启用日期作準。
以八达通转乘需要先出入闸,单程票乘客则须重在转车期间重新购买单程票。
根据港铁公司提出南港岛线方案,南港岛线(东段)及南港岛线(西段)将会兴建,为港岛南区提供铁路服务。南港岛线东段将会在2015年或以前通车,而西段的启用日期则未能确定。
根据运输及房屋局提交的沙田至中环线合併方案,东铁线将连线计画中的沙田至中环线的第四条过海铁路部份,成为南北铁路走廊,即南北线。现时未能确定有关计画的发展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