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是一部书籍,出版社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基本介绍
- 作者:武力 编
- ISBN:9787802219557
- 页数:1683
- 定价:230.00元
-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
- 出版时间:2010-1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一个甲子60年,新中国已度过了第一个甲子。这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比较发达的工业国家,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我们心中涌起的不只是对往昔贫穷、落后的痛苦追忆和对今朝成就、辉煌的欢欣鼓舞,更充满我们每个人心间的是开创未来的壮志豪情。我们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从初版到今天也已经10年了,这1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经济发展的理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经济体制又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自然地,经济学界的学术水平和对经济史的认识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对10年前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99)进行增补修订,以使其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的作用。
怎样从历史的角度、科学、客观、準确、真实地对新中国60年的经济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增订版)(套装上下册)》出版10年)的成就、经验进行全面、真实、客观、透彻地研究分析和总结是一项颇具功底的工作。为此,我们在这次增订中坚持:準确、深刻、精练的六字增订原则。具体地说:(1)遵循欧阳修所说的“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努力做到语言準确精练。(2)儘量避免经济史学中就经济论经济的大忌。(3)防止治丝益棼,即头绪太多和杂乱而模糊了主线。(4)将中国的发展和变革置于世界经济发展史中去观察和论述,儘量做到“胸中有,笔下无”。(5)遵循“史无定法”,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适当加强计量和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分析。(6)当受篇幅所限,遇到留史还是留论时,选择“留史削论”。
作品目录
(上卷)增订版前言初版前言导论 第一编 1949~1957年:工业化的起步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三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第六章 第一个一年计画的完成和遗留问题 第二编 1958~1978年: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第七章 “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第八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第九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干扰第十章 “文革”前期国民经济的下降与回升第十一章 “文革”后期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第十二章 两年徘徊中前进的经济建设 第三编 1978~1997年: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第十三章 开始改革开放的国民经济的调整第十四章 新的建设纳和“六五”计画的提前完成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经济过热的调控第十六章 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曲折第十七章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改革的继续推进 (下卷)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第十九章 加强巨观调控、实现结构最佳化和科学发展 第四编 1997~2009年: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第二十章 跨世纪战略的提出和初步实施第二十一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编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第二十二章 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第二十三章 澳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第二十四章 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六编 附录附录一 部分统计资料附录二 1949-2009年经济大事记主要参考图书文献资料后记
作品影响
该作品获得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作品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