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新超
姚新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IB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等学校通用教材锛埻饩炒蟀骘级《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实务》(第二版)、《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运输》(第二版)、《国际贸易保险》(第二版)、《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实务与操作》(第二版)、《国际结算》的主编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姚新超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63年5月
-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性别:男
主讲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北京师範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 《国际技术与智慧财产权贸易》 《国际结算实务操作》等
社会活动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商业经济套用与管理研究分会 副会长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仲裁员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 教育部《国际商务》教材审核委员会主审专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实务配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多家外贸企业的业务顾问
科研课题
《山东利用外资的政策及其管理措施研究》(中英文)(课题负责人,山东省教委科研课题)
《 积极开拓开发中国家技术市场,扩大我国技术出口贸易》(课题负责人,山东省教委重点科研课题)
《欧元对我国外贸的挑战及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山东省规划办课题)
人物生平
1984年9月——1986年6月 曲阜师範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毕业
1989年9月——1992年6月 山东师範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
1990年9月——1993年6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2000年9月——2003年6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6年8月-2000年8月 山东经济学院工作
1995年10月 破格晋升副教授(32岁)
1996年8月 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
1997年11月 破格晋升教授(34岁),硕士生导师
1998年5月 山东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副主任(副处级),分管科研,教学工作
2003年8月-2008年10月 北京师範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08年10月-至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高等学校通用教材(外经贸大版)《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实务》(第二版)、《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运输》(第二版)、《国际贸易保险》(第二版)、《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实务与操作》(第二版)、《国际结算》的主编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与惯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贸易专业博士;省部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主要成就
1996年“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1996年“大亨杯”优秀论文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中国外贸教育协会)
1997年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5年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8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省教委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4,1995,1996,1997,1998年分别获山东经济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一等奖
出版着作
主编教材
1.《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实务》(第二版)(90万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国际贸易实务》(76万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国际贸易运输》(第二版)( 58万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国际贸易保险》(第二版)(45万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5.《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40万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6.《国际结算-实务与操作》(第二版)(50万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7.《国际结算》(45万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参与编着:
《国际贸易实务》(西南财大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学习问答》(编写保险部分,原国家教委全国国际贸易自学考试指定专用教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中国企业国际贸易和投资指南》(东方出版社) 《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等 发表学术论文的杂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国际金融研究》,《国际贸易论坛》,《国际经济合作》,《对外经贸研究》,《保险研究》,《上海保险》,《智慧财产权》,《国际商务》,《技术贸易》,《对外经贸实务》,《国际经贸探索》,《巨观经济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学报》,《贸易周刊》(台湾),《贸易杂誌》(台湾),《科技与法律》,《世界海运》,《国际金融导刊》,《国际金融研究与实务》,《北京商学院学报》,《中国市场经济报》,《亚太经济信息》,《山东外贸学报》,《山东保险》,《山东经济》等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119篇 ,其中核心期刊70余篇)
序号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发表时间 119 保障文化多样性与WTO规则的冲突及其协调措施建议 《国际贸易问题》 2008年6月 118 WTO下环保标誌规範的争议及启示 《国际贸易》
2008年4月 117 共同海损债务中的运费分摊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6年2月 116 贸易商缺乏国际运输知识致损的教训与启示 《对外经贸实务》
2006年5月 115 “电放”的风险及海运单的套用 《对外经贸实务》
2008年2月 114 WTO下贸易制裁的弊端,替代构想及其改进 《国际贸易》
2007年8月 113 WTO规範下非农产品出口授信补贴正当新的检验 《国际贸易》
2007年1月 112 我国开展专利侵权责任保险探悉 《保险研究》
2007年1月 111 记名提单下无单放货问题的探讨 《对外经贸实务》
2007年9月 110 UCP600的变化与发展 《贸易杂誌》
2007年10月 109 区域贸易协定成员间实施保障措施的争论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贸易问题》
2006年11月 108 区域(双边)主义下自贸协定的发展趋势,创新及争议 《国际贸易》
2006年8月 107 中国外贸形势回顾与分析 《巨观经济研究》
2006年9月 106 货柜运输STC条款下贸易商申报货物数量方式的探讨 《对外经贸实务》
2006年6月 105 贸易商如何参与共同海损债务的分摊 《对外经贸实务》
2006年9月 104 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智慧财产权协定在医药专利保护方面面临的问题 《国际贸易问题》
2005年7月 103 世贸组织与国际多边环境协定的潜在冲突与解决方法 《国际贸易问题》
2004年11月 102 困境与期待-WTO多哈回合谈判中开发中国家面临的农业挑战 《国际贸易》
2005年8月 101 美国人寿保单贴现的运作及启示 《国际金融研究》
2005年9月 100 析国际货物运输中的“保险利益条款” 《保险研究》
2005年6月 99 国际专利壁垒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企业的应对措施 《对外经贸实务》
2005年5月 98 国际海运提单的保险利益条款分析 《对外经贸实务》
2005年4月 97 船舶碰撞中的责任保险 《世界海运》
2005年5月 96 欧盟新商标法:走向单一化的重要基础 《国际贸易》
1996年12月 95 试析国际条约及欧盟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对外经贸研究》 1996 年第 43 , 44 期 94 外贸企业
新的品质目标: ISO14001 认证 《对外经贸研究》 1997 年第 15 期 93 试析新《托收统一规则》( URC522 )
《国际贸易问题》 1996 年第 7 期 92 香港回归祖国后两岸三地企业合作前景 《国际经济合作》
1997 年第 8 期 91 TRIPs 协定与我国着作权的比较 《智慧财产权》
1996 年第 1 期 90 从 TRIPs 看工业产权的国际保护 《国际贸易问题》
1996 年第 11 期 89 欧盟新商标法与我国外贸商标的国际保护 《国际贸易问题》
1997 年第 7 期 88 美国贸易法对智慧财产权进行边境保护的“ 337 条款”剖析 《国际贸易论坛》
1995 年第 3 期 87 论美国贸易法“ 337 条款”对智慧财产权的边境保护 《科技与法律》
1996 年第 1 期 86 如何行使和运用《巴黎公约》的专利优先权 《国际贸易问题》
1995 年第 9 期 85 浅析国际专有技术转让的法律保护措施 《国际贸易问题》
1994 年第 10 期 84 开拓开发中国家技术市场 《国际经济合作》
1994 年第 11 期 83 论技术引进契约中的限制性条款 《国际经济合作》
1995 年第 9 期 82 论技术引进契约中供方的权利保证问论文题目 《技术贸易》
1996 年第 1 期 81 从一起商标纠纷案谈出口商品商标的国外注册 《对外经贸实务》
1996 年第 9 期 80 加强商标意识,保护我国出口商品商标的合法权益 《国际贸易论坛》
1997 年第 4 期 79 如何签订技术引进契约中的保密条款 《技术贸易》
1996 年第 3 期 78 如何运用巴黎公约优先权制度申请国际专利 《对外经贸实务》
1995 年第 6 期 77 信用证诈欺种类及其防範对策 《国际金融导刊》
1995 年第 5 期 76 比较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处理海运提单与多式联运单据原则的异同 《国际金融导刊》
1996 年第 1 期 75 印度金融改革方向,策略与进展 《国际金融导刊与实务》
1996 年第 1 期 74 如何签订贸易契约中的国际铁路联运运输条款 《对外经贸实务》
1995 年第 7 期 73 我国外贸企业如何选用欧亚大陆桥运输方式 《对外经贸实务》
1994 年第 9 期 72 国际货柜运输的货物交接方式与运费计算方法 《对外经贸实务》
1993 年第 5 期 71 技术引进契约中供方的技术保证问题 《对外经贸实务》
1999 年第 2 期 70 一起利用“ D/P” 方式结汇的诈欺案 《对外经贸实务》
1996 年第 4 期 69 出口商品绿色包装设计的观念与原则 《对外经贸实务》
1997 年第 7 期 68 借力国际条约对付商标抢注 《中国市场经济报》
1996 年 11~12 月 67 贸易商如何运用不可抗力条款 《对外经贸实务》
1997 年第 9 期 66 跨国公司跨国收购企业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国际商务》
1995 年第 5 期 65 本世纪末韩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 《国际商务》
1994 年第 3 期 64 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山东经济》
1991 年第 1 期 63 浅谈太平洋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的对外经贸关係 《山东经济》
1992 年第 3 期 62 台湾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亚太经济信息》
1995 年第 3 期 61 从一起案例看凭保函换取清洁提单的弊端 《对外经贸实务》
1998 年第 9 期 60 技术引进契约中供方的权利保证问题 《对外经贸实务》
1999 年第 1 期 59 FOB 条件下託运人的确定及其地位 《对外经贸实务》
1999 年第 10 期 58 海上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原则 《保险研究》
1996 年第 5 期 57 浅析可保利益与国际贸易术语的关係 《保险研究》
1995 年第 3 期 56 船舶碰撞中的代位请求权 《上海保险》
1996 年第 2 期 55 论保险告知义务的对象与範围 《上海保险》
1995 年第 5 期 54 船舶不足额保险与代位请求权问题 《世界海运》
1996 年第 6 期 53 试论海上保险中的可保利益 《世界海运》
1996 年第 2 期 52 试论保险代位权 《国际商务》
1995 年第 1 期 51 论保险代位权与委付的区别 《国际商务》
1995 年第 3 期 50 国际海运货物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的确定问题 《对外经贸实务
1995 年第 6 期 49 涉外保险与对外贸易的关係 《山东保险》
1991 年第 11 期 48 浅谈出口信用保险 《对外经贸实务》
1992 年第 6 期 47 深化改革搞活经营发展我国涉外保险 《山东经济》
1992 年第 3 期 46 论海运货损赔偿责任及其比较 《国际商务》
1996 年第 1 期 45 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及其管货义务 《国际贸易问题》
1997 年第 5 期 44 如何正确使用 OCP 运输方式 《对外经贸实务》
1996 年第 4 期 43 从三起甲板货物运输案看承运人的责任 《对外经贸实务》
1996 年第 6 期 42 进出口企业如何降低货柜运输成本 《对外经贸实务》
1997 年第 2 期 41 国际租船运输中的诈欺行为及其防範措施 《对外经贸实务》
1995 年第 9 期 40 关于货柜提单与传统海运提单主要区别的探讨 《国际贸易问题》
1995 年第 3 期 39 进出口企业如何择优选用国际货柜运输 《国际商务》
1994 年第 3 期 38 从几起海运进口诈欺案看卖方派船的弊端 《对外经贸实务》
1995 年第 1 期 37 试析国际海运诈欺的起因及防範对策 《北京商学院学报》
1995 年第 5 期 36 大陆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贸易周刊》
1996年12月4日 35 大陆品牌面临的危机 《贸易周刊》
1997年1月29日 34 大陆外汇储备太多还是太少 《贸易周刊》
1997年4月9日 33 大陆网际网路发展忧喜参半 《贸易周刊》
1997年7月30日 32 大陆上半年外贸形势分析 《贸易周刊》
1997年9月28日 31 再造大陆国有外贸公司 《贸易周刊》
1997年12月17日 30 1997 年大陆上半年外贸形势分析(上) 《贸易周刊》
1998年3月 29 1997 年大陆上半年外贸形势分析(下) 《贸易周刊》
1998年4月 28 人民币是贬?还是升? 《贸易杂誌》
1998年6月 27 大陆外贸步步为营 《贸易杂誌》
1998年8月 26 欧元对大陆经济的影响 《贸易杂誌》
1998年11月 25 大陆金融业对症下药 《贸易杂誌》
1998年12月 24 透视加入 WTO 对大陆农业的影响 《贸易杂誌》
1999年10月 23 上半年大陆对外贸易剖析( 2000 年) 《贸易杂誌》
2000年9月 22 潜龙翻身 大陆外贸飞跃成长 《贸易杂誌》
2001年4月 21 大陆加入 WTO 农业补贴是关键 《贸易杂誌》
2001年7月 20 前瞻后顾 大陆上半年外经贸(2001 年) 《贸易杂誌》
2001年10月 19 大陆入会( WTO )的主要承诺 《贸易杂誌》
2002年1月 18 大陆产业迎战入会( WTO )的挑战 《贸易杂誌》
2002年2月 17 大陆外贸逆势成长( 2001 年) 《贸易杂誌》
2002年4月 16 西部大开发战略解读 《贸易杂誌》
2002年5月 15 中日大动贸易干戈为那椿 《贸易杂誌》
2001年12月 14 大陆加入 WTO 周年回顾(上) 《贸易杂誌》
2003年3月 13 贸易商如何掌握货物託运权 《对外经贸实务》
2001年3月 12 信用证是付款方式而非保险工具 《对外经贸实务》
2001年9月 11 大陆入会( WTO )周年回顾(下) 《贸易杂誌》
2003年3月 10 外贸为大陆经济撑起一片天 《贸易杂誌》
2003年3月 9 全方位解读 CEPA (上) 《贸易杂誌》
2003年9月 8 全方位解读 CEPA (下) 《贸易志杂》
2003年10月 7 信用证付款方式的局限性及其未来的运用 《对外经贸实务》
2003年9月 6 海运提单“託运人”一栏填写不当的教训 《对外经贸实务》
2004年1月 5 挡不住的“热”大陆经贸持续增温 《贸易杂誌》
2004年3月 4 不足额保险中的代位追偿问题 《对外经贸实务》
2004年4月 3 大陆下半年外贸发展前景看好 《贸易杂誌》
2003年10月 2 中国跨国企业申请国际专利的策略 《国际经贸探索》
2005年12月 1 解析欧盟智慧财产权产品边境保护措施新指令 《对外经贸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