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是云南省哲学研究所。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科技哲学、哲学与伦理学,哲学与人学,哲学与文化科学,哲学与文艺美学,哲学与管理科学,哲学与发展理论,哲学与品牌战略,哲学与社会休闲,哲学与社会心理等9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技哲学、人学理论及人权问题研究、云南文化产业研究、文艺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中国哲学研究、思维科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文化产业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进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成立时间:1984
  • 研究方向:科技哲学等
  • 意义:推动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进程

主要职能

1、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云南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展战略;
2、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云南各民族社会思想和现实发展问题;
3、适应建设云南和谐社会需要,以和谐社会理论为指导研究云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历史沿革及现状

云南省哲学研究所由云南省委于1980年4月批准成立,省委云复[1980]24号文确定为县处级,由云南省委党校代管;1984年底划归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名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省编字[1984]113号文批准编制为8人,省编字[1985]47号文批准编制为11人。1988年3月9日省编委再次核定编制为11人。历任所长:杨灿震(副所长主持工作)、陈光、韩敬、苗启明、王亚南、肖飒,现任所长任仕暄。至2011年底有11人,其中科研人员10人,专职行政管理人员1人(所务管理科长李天焱)。

主要研究方向及领域

研究方向原则上按研究室设定布局。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任务、现实需要和个人兴趣在不断变化,近几年的研究方向和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如下:
姓名
职称(或岗位)
哲学方向
近年来在研项目及成果主导
蔡毅
研究员
文艺美学
文艺美学
肖飒
研究员
科技哲学、元哲学
哲学、公共行政
唐嘉荣
研究员
教育哲学、符号学
文化产业、教育哲学、哲学与生活
陈天亮
副研究员
西哲
传媒、社会学、文化产业
姚天祥
副研究员
马哲、生态伦理
哲学、文化产业
周晓光
助理研究员
元哲学、创新部门哲学
哲学、市场学、品牌研究
杨晶
副研究员
中国哲学、科学哲学
农村社会发展、哲学
谢青松
副研究员
伦理学
法律伦理学、少数民族道德
马超
助理研究员
西方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蔡榆芳
助理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要研究项目及学术成果

1993-2007年间,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华民族统一国家论》、《边疆民族地区政治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中央统战部委託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相互关係、和基本特徵研究”,云南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哲学与信仰》,云南省委宣传部重点项目《理论创新机制研究》,云南省委组织部指定项目《公选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云南省委组织部指定项目《政治文明建设与云南省党政领导人才资源开发》,云南省委组织部、武定县委组织部委託项目(涉密)《武定县农村党员信教问题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云南省政府委託项目《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状况与政策效果评估》,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邓小平科技思想与科技兴滇战略实施研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重大项目《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院重点项目《云南小康社会建设与文化发展研究》、《文学永恆性研究》、《制度创新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地方政府信用研究》。参与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蓝皮书》提交云南报告。侧重中国哲学史、伦理学、人学、思维科学、文化科学、文艺美学等。韩敬《(法言)注》在杨雄研究领域全国领先;苗启明《辩证逻辑》、蔡毅文学研究在国内有影响;集体《邓小平理论与云南发展》、黄小军《社会历史主体论》在省内获好评;王亚南牵头云南文化发展研究具全省先导优势,《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为省区首创并受国内关注。

对外交流和重要活动及成效

2001年起每年参与编写《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提供“云南报告”,2002年起每年组织编撰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云宣通[2002]12号文)。
承担云南省文化改革发展科研任务,参与筹办全省性文化建设重大活动:2002年8月“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品牌开发研讨会”,2003年9月“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干部培训班”,2004年4月人民大会堂“云南省繁荣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座谈会”,2004年10月上海“滇沪合作文化产业发展论坛”,2005年3月“全省第二期文化产业高级研修班”,2005年4月“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州市、县区工作会议”,2005年8月“文化产业云南论坛”。
承办了2003年8月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第三届全国会议。
定期承办全省哲学学会年会。

学科建设

第一,唱响哲学研究主旋律。以院交付的“享受哲学”研究任务为契机,动员科研人员展开哲学研究。以该领域的创新推动哲学研究。
第二、努力培育相关学科支撑。继续承担《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争取承担省文产办委託项目《云南文化产业十年回顾》及《云南文化产业2007年度报告》。
第三、鼓励科研人员争取社会各界的科研资源及横向委託项目,为课题的申报及竞争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第四、多方寻求科研资源,设计各种课题、会议,并且努力争取落实。
第五、精心组织设计、积极动员大家参与“西南边疆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六、在人才队设方面,提倡并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在职进修及攻读学位,尽力改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知识结构。
第七、申办资深离退休专家的返聘工作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对人类学哲学的理论建构研究”的合作研究。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热情与智慧,弘扬优良治学传统。
第八、筹备、谋划与省社科联、云南大学人文学院等单位合作组织“哲学学术论坛”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