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源
《大河源》是一部四集纪录片。长江、黄河、澜沧江是我国着名大河,其发源地均在青海省南部高原,因而青海省素有“三江源”、“中华水塔”等美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大河源
- 年 代:2009年
- 国家:中国
- 类 别: 剧情/纪录
- 语 言:国语
基本信息
《大河源》
片 名 大河源
年 代 2009
国 家 中国
类 别 剧情/纪录
语 言 国语
片 长 4集,每集30 Min
分集剧情
第一集
在遥远的青藏高原,有一片圣洁的净土。那里雪山林立、沼泽密布,飞禽走兽把那里当成了天堂,人类把那里看作是亟待发现的秘境。这片土地叫做三江源。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国最长的大河长江、还有发源于中国,穿越了缅甸、寮国、泰国、高棉和越南五国的国际河流澜沧江,三条大河的第一股水流都静静的隐匿在其间,从不被外人所知晓。它们到底在哪里?直到今天还是一个令人痴迷的问题。为了破解三江源头之谜,一支综合科考队深入源区腹地,开始了40天的孤寂旅程。
第二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江河源头的各种标準中,关于黄河源头争论最多的是,该尊重历史传统还是科学呢?专家们各执一词,它的意义最终是让人们全面真实的认识大河之源,人们希望会在争议中揭示事实的真相。而澜沧江是最为艰苦的。在漫长的历史中,澜沧江源头一直被厚厚的云雾遮盖,直到世纪之交,人们才指出了澜沧江源头的大致位置。三江源头科考队能够到达哪里吗?
第三集
在三江源头中,澜沧江源头的确定是争议最少的一个。争议之所以少,不是因为它符合了专家们提出的所有源头标準,而是因为它的源头太难寻找了。澜沧江源的枝杈极多,就连黄河长江也难以与之相比。在澜沧江源区,有大大小小的支流近400条,它们成为了阻碍科考队探寻源头的天然屏障。长江,中国最长的大河。人们一直以为凭藉自己对这条大江的了解,它已经不在有什幺秘密。然而,事实上,关于长江的发源人们曾经犯了一个延续2000多年的错误。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也没有人真正看到过长江源头。
第四集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千百年来,人们对这条河的感情不亚于黄河,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前往长江源区的严酷也不亚于澜沧江。它的源区面积辽阔,在世界大概也绝无仅有。对长江源头的寻找几乎贯穿了中国的科技史。从大禹治水到徐霞客的地理探险,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才有人真正到达了长江源,美丽的格拉丹东。沱沱河、格拉丹东雪山还有姜根迪如冰川,就是因长江源头而为当今人们知道的地理名字。但是,哪里真的就是长江的正源吗?33年前,在姜根迪如冰川下找到长江第一滴水的探险者们至今令人敬佩,然而,敬佩之情并不能掩盖人们对科学真相的追求。关于长江正源的争论至今还在继续。
製作背景
据新华社电 由青海省政府组织的“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活动近日将正式启动,此次科考由包括11位院士在内的30多名国内知名地学专家参加,阵容、规模等堪称历史之最。科考活动将确定长江、黄河、澜沧江这三条我国着名江河的源头具体位置,建立国家地理标誌。
青海省测绘局局长杨俊岭介绍说,世界着名大河源头的确定一直被视为重大的地理髮现,大河的长度及源头地理坐标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地理信息数据。多年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以其特殊的作用和自然地理条件,一直为测绘工作者、地学工作者、国内外探险者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关注。从古至今,国内外各界人士曾对三江源头进行过多次考察,但是源头具体位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结论。
“此次科考活动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三江源头进行科学考察,以科学、合理地确定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理位置,準确测定其坐标和高程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建立国家地理标誌,并对这一地区进行地球空间信息变迁的监测与研究。”杨俊岭说。
科考活动将历时45天左右,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位置确定,提供平面坐标及高程成果,提交科学考察报告,上报国家测绘局
青海省测绘局局长杨俊岭介绍说,世界着名大河源头的确定一直被视为重大的地理髮现,大河的长度及源头地理坐标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地理信息数据。多年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以其特殊的作用和自然地理条件,一直为测绘工作者、地学工作者、国内外探险者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关注。从古至今,国内外各界人士曾对三江源头进行过多次考察,但是源头具体位置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科学的结论。
“此次科考活动将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三江源头进行科学考察,以科学、合理地确定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理位置,準确测定其坐标和高程等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建立国家地理标誌,并对这一地区进行地球空间信息变迁的监测与研究。”杨俊岭说。
科考活动将历时45天左右,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位置确定,提供平面坐标及高程成果,提交科学考察报告,上报国家测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