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玛绵羊
多玛绵羊又称安多绵羊,是生活在平均海拔5100米以上的乾旱地区,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高寒草地型绵羊品种。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多玛绵羊
- 别称:安多绵羊
- 界:动物界
- 分布区域:平均海拔5100米以上的乾旱地区
基本信息
定义:生活在平均海拔5100米以上乾旱地区的高寒草地型藏系绵羊。
习性:在高寒草地上自主觅食,爱清洁,喜乾燥,喜寒冷。
形态特徵
体格大、产毛多、毛色白、纤维长、净毛率高、毛质佳、产肉多、板皮面积大、适应性能强。四肢较长,肌肉丰满,呈浅红色,柔嫩多汁,皮下脂肪较少,均匀分布,肌肉间脂肪呈大理石状,一年四季能保持良好的膘情。
多玛绵羊

栖息环境
多玛绵羊生活在平均海拔4520米以上的羌塘高原,是亚洲多条主要江河的源头区,也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最严格的区域之一,主要江河湖泊基本处于天然状态,水质状况保持良好。其土壤环境是全球受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总体处于自然本底状态。其空气品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污染物种类较少,浓度较低,各类污染物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物华天宝,希世之珍,该地区盛产那曲虫草、藏红花、人参果等珍稀藏草药。而6.3亿亩的天然草场,加之纯净的冰川雪水,人放天养,悠然生长,更养育出独具特色的多玛绵羊。
种群现状
多玛绵羊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特有的绵羊品种,近年来安多县主打的特色产业品牌,已成为安多县第一张“国家地理标誌保护产品”名片,是藏北唯一进入国务院72种重点保护的畜种之一。
二0一三年底,安多县共有“多玛”绵羊194935只绵羊。主要分布在唐古拉山主峰、海拔5100米以上的格拉丹东雪山南麓的安多县雁石坪镇、玛曲乡、岗尼乡、玛荣乡、多玛乡、色务乡等地。现阶段存栏量约50万只,每年可规模化屠宰的数量不超过2万只。
相对于较低海拔区域而言,4520米以上的超高寒区,牧场、水源、空气等资源有着更大的自然优势,海拔越高,越纯净无污染。平原地区绵羊的疾病病毒近三分之二在那曲地区不能存活,加上无工业污染及化学原料污染的牧草,养育出了真正高品质的多玛绵羊。
多玛绵羊对青藏高原的恶劣气候和特殊生态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是高寒牧区饲养的优良绵羊类群。多玛绵羊与普通绵羊相比体重高30%,产毛、产奶量高10%。多玛绵羊毛属粗毛,油汗分泌性好,纤维弹性好,是製作地毯和西藏特色产品藏毯的优质原材料。多玛绵羊肉比普通绵羊蛋白质含量高13%以上,18种必需胺基酸的含量高20万个单位,且肉质更鲜嫩、味美。经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多玛绵羊所含的钙、磷、铜、锌、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是北京和甘肃张掖羊肉的5.5、1.2、1.6、6.1、5.7、7.8和1.8倍,符合国家绿色食品的要求,获得亚太地区质量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