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马河(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河流(沂河支流))
白马河,位于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境中部,为郯城县最大内河。发源于县境之北分沂入沭水道南岸马陵山区,主流在沙墩镇前宅一带,自东北向西南纵贯县境,经江苏省邳州市于杨庄附近入沂河。总流域面积552平方公里,全长50.8公里,其中县境内流域面积442平方公里,河道总长38.8公里,河床平均宽80米,系季节性河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白马河
- 地理位置: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河流(沂河支流)
- 发源地:县境之北
- 河长:38.8公里
- 河流面积:552平方公里
- 地位:郯城县最大内河
- 河床平均宽:80米
- 属于:季节性河流
概述
县境内主要支流有老白马河、小白马河、陈十排水沟、围带河、幸福河、颜庄排水沟、停三排水沟等。流经沙墩、庙山、泉源、归义、十里、郯城、马头、高册、港上、花园等乡镇。地面自北向南坡降为二千分之一到四千分之一。上游为丘陵地段,坡陡流急,中、下游为平原地段,地势平缓低洼,每逢暴雨,山洪暴发,易于溃决,是历史上洪涝灾害多发地区。 经过治理,已经化害为利,成为集灌溉、渔业、饮水、旅游、运输为一体的重要河流。
郯城县白马河的故事
白马河是鲁南地区的一条小河,起源于山东郯城,流经江苏邳州市,最后注入沂河,是沂河的支流。
河是小河,水至清,但有小鱼。
其实白马河在明朝以前只是一条无名的小溪,因河浅道窄,每年雨季,大量的雨水汇集在郯苍平原,由于窄浅的河道无法将这些水排到沂河入海,常常造成淤洪,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淤洪最严重的地方,当数郯城县的北涝沟村和南涝沟村,此两村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明万曆年间,时任左都御史的张景华因不满奸臣严嵩专权乱政,愤然辞官归乡,回到他的诞生地郯城县北涝沟村,从此开始用多年做官的积蓄甚至变卖家产组织乡人治理白马河。
为了治河,他将朝廷给他的盖的堂楼都拆下变卖,传说当时他的义举感动了上天,上天便派来天神,化作一匹巨大的白河马,经常在夜间出来帮助民工开河,他的大嘴巴拱一下,河道就变得又宽又深,白马河的名字从此而来。当地官员知道后,也派人前来援助,白马河被挖深挖宽,张景华指挥乡亲们高垒河堤,并在沿岸广植白果树,打下了郯城县“银杏之乡”的基础,如今白马河两岸绿树织荫,花香鸟鸣,上流来的河水会很快流入沂河,以往泛滥成灾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解放后,经有关农业专家考证,张景华的故乡北涝沟村一带,因为地势偏低,排水便利而被列为水稻发展区,通过白马河把郯苍平原和苏北平原连在一起,人们广植水稻,郯城县成了鲁南地区的“鱼米之乡”。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白马河(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河流(沂河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