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的智慧2:生活哲学
《体验的智慧II:生活哲学》内容简介:26年前,一个小木匠用600元借款开了一家小小的家具厂;26年后,他是中国家具行业的领袖,他的企业“红星美凯龙”已是“百MALL”连锁的超级家居帝国——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的成长经历仿佛一个现代商业童话。在他看来商业上的成功并无值得炫耀之处,最大的成功在于不断地成长。对于成长,他有着极高的悟性。他能从小家具门市的操作中悟出未来中国家具业的再生和繁荣,也能从与别人的交往中悟出弥补自身短板的捷径。这种智慧是千锤百鍊之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是对细节的发现和掌握。在这部“成长哲学”里,从父母对他人格品质的教育,再到自己如何培养孩子,车建新将告诉我们,智慧如何锻鍊和培养。
基本介绍
- 书名:体验的智慧2:生活哲学
- 作者:车建新 钱庄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308110396
- 外文名:The Wisdom of Experience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页数:241页
- 开本:16
内容简介
《体验的智慧2:生活哲学》从父母对他人格品质的教育,再到自己如何培养孩子,车建新将告诉我们,智慧如何锻鍊和培养
作者简介
车建新,本名车建兴,一位拥有26年丰富家居流通业公司管理经验的创业企业家,亲手创立了中国家居流通业领军品牌“红星美凯龙”。现任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CEO。现任社会职务包括: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家具协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等。曾获中国优秀企业家、中国家居产业风云人物、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品牌建设十大企业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杰出个人、江苏省劳动模範,2010年度十大华人经济领袖,2011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等荣誉。曾被聘为国家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事与人才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招生考试複试考官、江苏小康与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钱庄,本名钱旭东,曾用笔名石花雨,从事过美术设计、报纸记者、杂誌主编、影视编剧,并担任过红星美凯龙集团首席执行顾问、副总裁。其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计百余万字散见于各大报刊,获多种文艺奖项数十次,出版有个人文集《心城》、《烟水集》;担任过多部影视作品的策划、製片,执笔编剧的电视剧曾在央视播出、获奖。现为东方财经频道《艺品生活》栏目製片人、上海映日堂文化传播创始人、红星美凯龙集团顾问
钱庄,本名钱旭东,曾用笔名石花雨,从事过美术设计、报纸记者、杂誌主编、影视编剧,并担任过红星美凯龙集团首席执行顾问、副总裁。其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计百余万字散见于各大报刊,获多种文艺奖项数十次,出版有个人文集《心城》、《烟水集》;担任过多部影视作品的策划、製片,执笔编剧的电视剧曾在央视播出、获奖。现为东方财经频道《艺品生活》栏目製片人、上海映日堂文化传播创始人、红星美凯龙集团顾问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车建新用30年光阴酝酿了一部诗意盎然的哲学观。他把这个内心王国的价值称为“体验的智慧”。我慢慢读他的文章,但见满树繁花照眼,一枝一叶都来自于以身体之、以血验之的自我经验。他把一点一点从自我体验中捉摸出的感受,再一样一样还原到寻常日子中,去把握一种更有质量的生活。
——着名学者 于丹
《体验的智慧》堪称是“中国的羊皮卷”,开闢了中国成功学、幸福学、励志教育的新视野,是一部知行合一、学思兼修、气韵饱满、灵光四溢、态度谦诚、新意盎然的关于人之为人、人之自然、人之成长、人之成功、人之幸福的体验之书、分享之书、睿智之书、妙趣之书。车建新的成长哲学,是中国企业家将自身的人生感悟与实践经验,与西方成功学交汇交融后,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新省察,或者说,它是西方成功学的一个“中国式体验版本”。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秦朔
这是一本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纪”,里面充满了与生命有关的问题与故事。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读着这些文字,你可以听见骨骼成长的声音,很原始,很直接,很欲望。
——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
这是一个企业家在创业与发展的亲历中所积澱的生命智慧,即便是涉及管理哲学,亦以生命哲学作为其归宿,这就使他的作品不再流于时下企业家出书喜谈财富与管理的局限。车建新以一种积极的情怀,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善待生命、享受生命、提升生命进而试图延续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体验者、践行者、思想者的範本。
——CCTV《央视财经评论》栏目製片人 李勇强
——着名学者 于丹
《体验的智慧》堪称是“中国的羊皮卷”,开闢了中国成功学、幸福学、励志教育的新视野,是一部知行合一、学思兼修、气韵饱满、灵光四溢、态度谦诚、新意盎然的关于人之为人、人之自然、人之成长、人之成功、人之幸福的体验之书、分享之书、睿智之书、妙趣之书。车建新的成长哲学,是中国企业家将自身的人生感悟与实践经验,与西方成功学交汇交融后,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新省察,或者说,它是西方成功学的一个“中国式体验版本”。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秦朔
这是一本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纪”,里面充满了与生命有关的问题与故事。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读着这些文字,你可以听见骨骼成长的声音,很原始,很直接,很欲望。
——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
这是一个企业家在创业与发展的亲历中所积澱的生命智慧,即便是涉及管理哲学,亦以生命哲学作为其归宿,这就使他的作品不再流于时下企业家出书喜谈财富与管理的局限。车建新以一种积极的情怀,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善待生命、享受生命、提升生命进而试图延续生命价值的活生生的体验者、践行者、思想者的範本。
——CCTV《央视财经评论》栏目製片人 李勇强
名人推荐
车建新用30年光阴酝酿了一部诗意盎然的哲学观,他把这个内心王国的价值称为“体验的智慧”。我慢慢读他的文章,但见满树繁花照眼,一枝一叶都来自于心身体之、以血验之的自我经验。他把一点一点从自我体验中捉摸出的感受,再一样一样还原到寻常日子中,去把握一种更有质量的生活。
——着名学者 于丹
《体验的智慧》堪称是“中国羊皮卷”,开闢了中国成功学、幸福学、励志教育的新视野,是一部知行合一、学思兼修、气韵饱满,灵光四溢、态度谦诚、新意盎然的关于人之为人,人之自然、人之成长,人之成功、人之幸福的体验之书、分享之书、睿钾之书、妙趣之书。车建新的成长忻学,是中国企业家将自身的人生感悟与实践经验,与西方成功学交汇交融后,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新省察,或者说,它是西方成功学的一个“中国式体验版本”。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秦朔
这是一本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家“成长纪”,里面充满了与生命有关的问题与故事。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读着这些方字,你可以听见骨骼成长的声音,很原始,很直接,很欲望。
——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
——着名学者 于丹
《体验的智慧》堪称是“中国羊皮卷”,开闢了中国成功学、幸福学、励志教育的新视野,是一部知行合一、学思兼修、气韵饱满,灵光四溢、态度谦诚、新意盎然的关于人之为人,人之自然、人之成长,人之成功、人之幸福的体验之书、分享之书、睿钾之书、妙趣之书。车建新的成长忻学,是中国企业家将自身的人生感悟与实践经验,与西方成功学交汇交融后,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新省察,或者说,它是西方成功学的一个“中国式体验版本”。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秦朔
这是一本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家“成长纪”,里面充满了与生命有关的问题与故事。每一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读着这些方字,你可以听见骨骼成长的声音,很原始,很直接,很欲望。
——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 吴晓波
图书目录
序一 在观念的追问中遇见诗意 于丹1
序二 人、人学与“中国的羊皮卷” 秦朔5
序三 问自己一个与生命有关的问题 吴晓波15
自序 一切智慧皆来自体验 车建新21
开篇:生命与“九情九欲”怎样经营?1
第一章
生命与身体的另类感悟13
我们就是神仙15
人有“五种生命”21
意志生命的方程式25
学习给我新生命30
莫做精神上的“睁眼瞎”35
我把我的寿命设定为86岁41
精气神的协调是生命系统45
动静相宜与“休息调配”49
高妙的“摇鱼法”54
“意识健康”与“意识疗伤”57
梦境与空间生命的体验65
梦是可以利用的能量68
第二章
将“七情”升级为“九情”73
九情之喜:调节情绪的“百搭”75
九情之怒:心灵不能变成焦土79
九情之哀:儘快走出无边沼泽83
九情之忧:伪幸福的牺牲品86
向盖伦·利奇菲尔德学习“排忧”89
九情之悲:让丧失化为珍藏92
九情之恐:为什幺可以“不怕”96
九情之憎:可以拼出“赢”101
九情之爱:回报就在“爱那时”105
九情之善:悯+付出110
“善”:更高层次的获得113
第三章
把“六欲”破格为“九欲”117
九欲之求生欲:热爱生命要有精神动力119
九欲之食慾:多元的口感122
九欲之色慾:河流该在河床里流动127
九欲之名欲:成败的双刃剑131
把“名”看成映照的月光134
九欲之利慾:多角度来看利137
九欲之求知慾:人的翅膀142
九欲之诉欲:把愉快和不愉快都说出来147
“诉”与“听”是最有效的沟通151
九欲之徵欲:激情的挑战154
九欲之舒适欲:是不是幸福感158
第四章
心态是心灵最好的保健163
我的“有限幸福论”165
西湖是我的169
麻雀的幸福173
幸福的DNA176
兰花盆被打碎以后181
让人不快乐的那枚金币185
为什幺要学会放弃189
“弃”是得不是失192
情商第一195
情境会激发情商199
率真:交挚友的VIP通道202
婚姻有11张保鲜膜205
把家当成一棵树210
附录
怎样强壮细胞 车建新215
后记
让我们认识作为哲学体验者的车建新 钱庄237
序二 人、人学与“中国的羊皮卷” 秦朔5
序三 问自己一个与生命有关的问题 吴晓波15
自序 一切智慧皆来自体验 车建新21
开篇:生命与“九情九欲”怎样经营?1
第一章
生命与身体的另类感悟13
我们就是神仙15
人有“五种生命”21
意志生命的方程式25
学习给我新生命30
莫做精神上的“睁眼瞎”35
我把我的寿命设定为86岁41
精气神的协调是生命系统45
动静相宜与“休息调配”49
高妙的“摇鱼法”54
“意识健康”与“意识疗伤”57
梦境与空间生命的体验65
梦是可以利用的能量68
第二章
将“七情”升级为“九情”73
九情之喜:调节情绪的“百搭”75
九情之怒:心灵不能变成焦土79
九情之哀:儘快走出无边沼泽83
九情之忧:伪幸福的牺牲品86
向盖伦·利奇菲尔德学习“排忧”89
九情之悲:让丧失化为珍藏92
九情之恐:为什幺可以“不怕”96
九情之憎:可以拼出“赢”101
九情之爱:回报就在“爱那时”105
九情之善:悯+付出110
“善”:更高层次的获得113
第三章
把“六欲”破格为“九欲”117
九欲之求生欲:热爱生命要有精神动力119
九欲之食慾:多元的口感122
九欲之色慾:河流该在河床里流动127
九欲之名欲:成败的双刃剑131
把“名”看成映照的月光134
九欲之利慾:多角度来看利137
九欲之求知慾:人的翅膀142
九欲之诉欲:把愉快和不愉快都说出来147
“诉”与“听”是最有效的沟通151
九欲之徵欲:激情的挑战154
九欲之舒适欲:是不是幸福感158
第四章
心态是心灵最好的保健163
我的“有限幸福论”165
西湖是我的169
麻雀的幸福173
幸福的DNA176
兰花盆被打碎以后181
让人不快乐的那枚金币185
为什幺要学会放弃189
“弃”是得不是失192
情商第一195
情境会激发情商199
率真:交挚友的VIP通道202
婚姻有11张保鲜膜205
把家当成一棵树210
附录
怎样强壮细胞 车建新215
后记
让我们认识作为哲学体验者的车建新 钱庄237
后记
车建新,大名鼎鼎的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连锁集团的董事长,当然如今他本身也大名鼎鼎:行业的专题报告,高等学府的演讲,众多媒体的访谈,各种荣誉和头衔……曝光率高,影响力也大。但问题是,不熟悉他的人,就只知道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般熟悉他的人,则认为他是一个工作狂。
工作狂是自然的,创业26年,没有疯狂的拼搏与奋斗,怎幺能把一个藉资600元起家的家具小作坊,变成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的中国家居业第一品牌,并已走进百mau时代呢!他过旺的精力和对事业追求的狂热,众所周知;甚至他对未来的梦想和执着,在不少员工的心目中,都达到超激情的程度了——他应该是个不知不扣的工作狂!
可是,更多熟悉他的人已经发现,近年来他悄悄发生了诸多变化:变得热爱生活了,体验生活了.研究生活了。譬如,他在员工的培训中,更多把生活哲理注入了工作原理;在原本正经严肃的公关场合他会给来宾大谈传统养生与生命科学;而在小範围的茶余饭后,他尤会为人生与情感的新思维而滔滔不绝……也许,他在深谙商道的同时,又悟出了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笔者与车建新先生相识已有20年,之后加盟企业,作为其直接下属几乎朝夕相处了7年,现在又成为公司的顾问,应该说了解之深,体察之甚,颇为难得。或许早年还囿于工作关係,彼此更多论及企业事务,而今则毫无顾忌地放谈相关生活的各个侧面。办公室对坐也好,出差旅行也好,或者手机往往超过一小时的通话,主题基本都是对固有职场与生活现象的另一个角度的分析,对常规成长和生活理念的换一种方式的思考。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察即文章。”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就不得不佩服他洞察生活、感悟生命的留心、细心和用心。他曾归纳过,四项生命的任务,五个生命的指标,以及“九情九欲”的生命,而这里面就引发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并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佐证——这就变成了一种学问,成长的学问、生活的学问。这种学问有没有用?因为它们不是空洞的理论,或抽象的概念,它们都是源于他自身的创业经历、管理实践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感悟,因此它们是鲜活的,有质地的,是一个成功者生活经验的真实坦言。好几年前,他有些零星小文发表在报纸上,他的一位级别颇高的官员朋友的老母亲居然还把它剪下来,压在玻璃台板下,一定要让儿子看。因为有独到的见地,因为有共鸣。
当然,这些学问也来自其他学问触发的思考,因为他越来越爱读书的缘故。记得早年他在我家的书柜里取走一本《战争与男性荷尔蒙》,居然消化为他事业拓展的精神动力之一;而去年他还在旅途劳顿之余,阅读并与我多次讨论两本书,一本是复旦教授的《寻觅意义》,另一本则是俄罗斯哲学家的《人的奴役与自由》。对于一个小木匠出身的企业家,对于一个应该是日理万机的管理者,似乎是那幺的不可思议吧?但这是真实的。他太爱读书了,尤其是纸面文字的阅读方式。而且不仅喜爱,他对书的阅读能力、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特彆强,举一反三的能力则更厉害。也许有时别人会觉得游离和勉强,但恰恰是这点,证明了他读书是为己所用,为成功所用的。这不就是一本有价值之书的本质意义幺! 基于这些,我就动员他,应该把零散的观点或心得记下来,加以整理,可供更多的读者朋友来交流探讨。借用村上春树的书名《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幺》,那我们也可以知道当车建新先生除了在商场、办公室、谈判桌以外,在上海西郊的绿地小坡跑步时,他在思考些什幺。我以为这些思考,无论对现时仅仅为生存的人们,特别对刚步人社会渴望成功的年轻人,都会很受用,很有益,也会让你读得很轻鬆、很快乐。
《体验的智慧》是车建新先生定的,或许正是对他自己体验之体验,感悟的感悟。他说:分享生活哲学,一年改变人生。但你要称他“生活哲学家”,他却不肯接受了,他又会说,因为自己是搞家居mall的,家居不仅是硬体,还有软体,那就是生活,目前要为大众打造品位家居、艺术家居,就要研究生活艺术的哲学,做家居艺术的专家,更要成为生活的专家嘛!那我们该给车建新先生怎样一个比较合适而準确的定位呢?
日前看到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刊载:科学家发现大象拥有四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领导者、温柔巨人、调皮捣蛋者和辛勤工作者”。很巧的是,这四种性格符号几乎都与车建新对得上:首先他是优秀的企业领导者,红星文化的赏识与激励正体现了他的柔性管理,他那天马行空的思维常常在同“设限”和“定式”捣蛋,但他又是非常勤奋的实践者。而且,在本书完成的今天,车建新还应该再加上“哲学与智慧的体验者”这一条吧!
相信读过本书的朋友,对车建新其人肯定会有一种比原来印象中更完整、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钱庄
作家、策划人、传媒人、红星美凯龙集团顾问
工作狂是自然的,创业26年,没有疯狂的拼搏与奋斗,怎幺能把一个藉资600元起家的家具小作坊,变成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的中国家居业第一品牌,并已走进百mau时代呢!他过旺的精力和对事业追求的狂热,众所周知;甚至他对未来的梦想和执着,在不少员工的心目中,都达到超激情的程度了——他应该是个不知不扣的工作狂!
可是,更多熟悉他的人已经发现,近年来他悄悄发生了诸多变化:变得热爱生活了,体验生活了.研究生活了。譬如,他在员工的培训中,更多把生活哲理注入了工作原理;在原本正经严肃的公关场合他会给来宾大谈传统养生与生命科学;而在小範围的茶余饭后,他尤会为人生与情感的新思维而滔滔不绝……也许,他在深谙商道的同时,又悟出了生活和生命的真谛。
笔者与车建新先生相识已有20年,之后加盟企业,作为其直接下属几乎朝夕相处了7年,现在又成为公司的顾问,应该说了解之深,体察之甚,颇为难得。或许早年还囿于工作关係,彼此更多论及企业事务,而今则毫无顾忌地放谈相关生活的各个侧面。办公室对坐也好,出差旅行也好,或者手机往往超过一小时的通话,主题基本都是对固有职场与生活现象的另一个角度的分析,对常规成长和生活理念的换一种方式的思考。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世事洞察即文章。”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就不得不佩服他洞察生活、感悟生命的留心、细心和用心。他曾归纳过,四项生命的任务,五个生命的指标,以及“九情九欲”的生命,而这里面就引发出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并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佐证——这就变成了一种学问,成长的学问、生活的学问。这种学问有没有用?因为它们不是空洞的理论,或抽象的概念,它们都是源于他自身的创业经历、管理实践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感悟,因此它们是鲜活的,有质地的,是一个成功者生活经验的真实坦言。好几年前,他有些零星小文发表在报纸上,他的一位级别颇高的官员朋友的老母亲居然还把它剪下来,压在玻璃台板下,一定要让儿子看。因为有独到的见地,因为有共鸣。
当然,这些学问也来自其他学问触发的思考,因为他越来越爱读书的缘故。记得早年他在我家的书柜里取走一本《战争与男性荷尔蒙》,居然消化为他事业拓展的精神动力之一;而去年他还在旅途劳顿之余,阅读并与我多次讨论两本书,一本是复旦教授的《寻觅意义》,另一本则是俄罗斯哲学家的《人的奴役与自由》。对于一个小木匠出身的企业家,对于一个应该是日理万机的管理者,似乎是那幺的不可思议吧?但这是真实的。他太爱读书了,尤其是纸面文字的阅读方式。而且不仅喜爱,他对书的阅读能力、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特彆强,举一反三的能力则更厉害。也许有时别人会觉得游离和勉强,但恰恰是这点,证明了他读书是为己所用,为成功所用的。这不就是一本有价值之书的本质意义幺! 基于这些,我就动员他,应该把零散的观点或心得记下来,加以整理,可供更多的读者朋友来交流探讨。借用村上春树的书名《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幺》,那我们也可以知道当车建新先生除了在商场、办公室、谈判桌以外,在上海西郊的绿地小坡跑步时,他在思考些什幺。我以为这些思考,无论对现时仅仅为生存的人们,特别对刚步人社会渴望成功的年轻人,都会很受用,很有益,也会让你读得很轻鬆、很快乐。
《体验的智慧》是车建新先生定的,或许正是对他自己体验之体验,感悟的感悟。他说:分享生活哲学,一年改变人生。但你要称他“生活哲学家”,他却不肯接受了,他又会说,因为自己是搞家居mall的,家居不仅是硬体,还有软体,那就是生活,目前要为大众打造品位家居、艺术家居,就要研究生活艺术的哲学,做家居艺术的专家,更要成为生活的专家嘛!那我们该给车建新先生怎样一个比较合适而準确的定位呢?
日前看到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刊载:科学家发现大象拥有四种截然不同的性格——“领导者、温柔巨人、调皮捣蛋者和辛勤工作者”。很巧的是,这四种性格符号几乎都与车建新对得上:首先他是优秀的企业领导者,红星文化的赏识与激励正体现了他的柔性管理,他那天马行空的思维常常在同“设限”和“定式”捣蛋,但他又是非常勤奋的实践者。而且,在本书完成的今天,车建新还应该再加上“哲学与智慧的体验者”这一条吧!
相信读过本书的朋友,对车建新其人肯定会有一种比原来印象中更完整、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钱庄
作家、策划人、传媒人、红星美凯龙集团顾问
序言
红星美凯龙这名字很奇怪,前一半像公社,后一半像外企,组合在一块儿,是中国最大的家居品牌。
董事长车建新,看上去温文尔雅。在我的印象中他似乎总是带着笑意,没有行业老大的飞扬跋扈,反而闪烁着一点若隐若现的天真。
我第一次在论坛上见到他,听见他向创业的大学生们介绍自己:“我是个木匠。”他讲到自己14岁时的一个黄昏,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迎面走来一位颤悠悠挑着秧苗担子的老人,这个14岁的少年一瞬间清晰地望见了60岁时候的自己,于是他决心改变人生,走一条创造新自我的道路。 从那个黄昏开始,一个小木匠开始打造最精良的家具和最精良的人生。向外,他亲手缔造了中国最大的家居王国;向内,他用30年光阴酝酿了诗意盎然的哲学观。
他把这个内心王国的价值称为《体验的智慧》,他的自序就叫《一切智慧皆来自体验》。我慢慢读此书,但见满树繁花照眼,一枝一叶都来自于以身体之、以血验之的自我经验。比如他在小区里跑步时,就会思考自己和麻雀谁更快乐,后来得出结论:“财富是认知出来的。麻雀认知世界是它的,我认知世界不是我自己的,所以说,我的财富没有它多,我也没有它幸福。”那幺,超越了财富去看呢?车建新认为:“人类应该勤劳以后变幸福,因为勤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规律。”
他还有一个更为经典的结论:“世间万物其实都是相对的。所谓‘有限幸福’也就是说有‘度’才会幸福,无‘度’必定痛苦。”
我以为,这样一个行业老大,能够谦卑地和麻雀比幸福不易,能够有这样的节制和彻悟更不易!他请我出去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点不了几个菜就吃不完了,他就把服务员口L{过来问:“这份炸豆腐有几块?”小服务员说:“一道菜10块豆腐。”车建新笑眯眯地说:“小妹妹,你看我们只有两个人,给我们上5块好不好?”小服务员有点不高兴:“我们不卖半份的。”“知道,知道,我们钱付整份的,就是吃不完不好浪费,上半份好不好?”车建新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我于是想起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到知行合一时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车建新自己也是一个哲学家,他一点一点从自我体验中捉摸出的感受再一样一样地还原到寻常日子中,去把握一种更有质量的生活。
董事长车建新,看上去温文尔雅。在我的印象中他似乎总是带着笑意,没有行业老大的飞扬跋扈,反而闪烁着一点若隐若现的天真。
我第一次在论坛上见到他,听见他向创业的大学生们介绍自己:“我是个木匠。”他讲到自己14岁时的一个黄昏,走在窄窄的田埂上,迎面走来一位颤悠悠挑着秧苗担子的老人,这个14岁的少年一瞬间清晰地望见了60岁时候的自己,于是他决心改变人生,走一条创造新自我的道路。 从那个黄昏开始,一个小木匠开始打造最精良的家具和最精良的人生。向外,他亲手缔造了中国最大的家居王国;向内,他用30年光阴酝酿了诗意盎然的哲学观。
他把这个内心王国的价值称为《体验的智慧》,他的自序就叫《一切智慧皆来自体验》。我慢慢读此书,但见满树繁花照眼,一枝一叶都来自于以身体之、以血验之的自我经验。比如他在小区里跑步时,就会思考自己和麻雀谁更快乐,后来得出结论:“财富是认知出来的。麻雀认知世界是它的,我认知世界不是我自己的,所以说,我的财富没有它多,我也没有它幸福。”那幺,超越了财富去看呢?车建新认为:“人类应该勤劳以后变幸福,因为勤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规律。”
他还有一个更为经典的结论:“世间万物其实都是相对的。所谓‘有限幸福’也就是说有‘度’才会幸福,无‘度’必定痛苦。”
我以为,这样一个行业老大,能够谦卑地和麻雀比幸福不易,能够有这样的节制和彻悟更不易!他请我出去吃饭的时候,两个人点不了几个菜就吃不完了,他就把服务员口L{过来问:“这份炸豆腐有几块?”小服务员说:“一道菜10块豆腐。”车建新笑眯眯地说:“小妹妹,你看我们只有两个人,给我们上5块好不好?”小服务员有点不高兴:“我们不卖半份的。”“知道,知道,我们钱付整份的,就是吃不完不好浪费,上半份好不好?”车建新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
我于是想起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到知行合一时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车建新自己也是一个哲学家,他一点一点从自我体验中捉摸出的感受再一样一样地还原到寻常日子中,去把握一种更有质量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体验的智慧2: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