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準与我们的生活
标準与我们的生活是湖南大学于2016年4月8日首次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的慕课课程、国家精品线上开放课程。该课程授课老师是侯俊军、王腊芳。据2020年9月中国大学MOOC官网显示,该课程已开课7次。
该课程计画7周,讲授7个主题。每个主题由“课程视频”、“学术对话”、“延伸探索”、“练习题”四个部分组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标準与我们的生活
- 类别:慕课、国家精品线上开放课程
- 提供院校:湖南大学
- 授课老师:侯俊军、王腊芳
- 开课时间:2016年4月8日(首次)
- 授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
课程性质
- 课程定位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生活选择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依赖于标準。从日常的家居生活、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到国际市场、环境保护、公共管理,无一不与标準密切相关。标準与我们的生活课程有助于运用标準来提升生活水平和质量,享受美好的生活。
开课信息
开课次数 | 开课时间 | 授课教师 | 学时安排 | 参与人数 |
---|---|---|---|---|
第1次开课 | 2016年04月08日至2016年07月08日 | 侯俊军 | 3-5小时每周 | 7725 |
第2次开课 | 2017年02月27日至2017年07月24日 | 5275 | ||
第3次开课 | 2018年11月26日至2019年01月26日 | 侯俊军、王腊芳 | 1-2小时每周 | 5153 |
课程简介
标準与我们的生活计画7周讲授7个主题,每个主题由“课程视频”、“学术对话”、“延伸探索”、“练习题”四个部分组成;课程视频为课程核心部分,学术对话是课程的多元互动部分,延伸探索和练习题为课程实践部分。
。课程视频:每一讲设立一个专题,其课程视频按照知识点拆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每段视频根据内容长短不一。
学术对话:安排在每一主题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重在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延伸探索:主要在论坛上进行,鼓励学生在论坛中展开自己对问题的探索,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练习题:以线上练习为主,需要学生登录网站选择题目完成作业。
期末考试:通过网站完成,届时会提供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程大纲
第一讲 认识标準 1、标準社会事件 三聚氰胺事件、校车安全标準事件、茶叶农药残留标準事件、手机充电器标準统一事件 2、标準的定义 ISO定义、《标準化法》定义 3、国内标準体系 4、标準与生活之间的关係 第二讲 标準与我们的创新生活 1、标準与创新的理论关係 标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标準对创新的阻碍作用 2、标準与创新的案例 键盘案例 3、标準作用于创新的路径 标準的生命周期、摩尔定律、标準与创新技术的扩散、接口标準 4、标準与智慧财产权 第三讲 标準与我们的公共生活 1、公共生活的定义 2、公共生活中的标準案例 红绿灯、斑马线、铁轨、游乐设施安全、公共标誌、无障碍设施、市长热线 3、公共管理中的标準典型案例剖析 长沙市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标準 | 第四讲 标準与我们的企业生活 1、企业生活中的不同角色 2、标準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意义 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3、标準在企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海尔13条规章、开元仪器、华为、诺基亚 4、企业中的标準化人员 第五讲 标準与我们的家居生活 1、家居生活中对标準的体验 2、家居生活中标準典型案例 灯具标準、电器标準、家电能效标準、家具安全性标準、空气污染标準、室内装修标準、智慧型家居 第六讲 标準与我们的环保生活 1、环境污染的案例 2、环境质量评价标準 3、污染物排放控制标準 4、环境监测方法标準 5、环保标準的贯彻实施 垃圾分类标準 第七讲 标準与我们的国际生活 1、国际生活差异比较 2、国际标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国际标準差异对国际投资的影响 4、跨越国际标準差异的方法 5、中国标準走出去案例 |
课前预备
预备知识
学习标準与我们的生活需要预备经济学基础知识。
学习资料
标準与我们的生活的学习资料有《标準造福人与社会》《标準与中国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研究》。
书名 | 作者 | ISBN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
《标準造福人与社会》 | 盛立新 | 978-7-5357-6465-2 | 2010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标準与中国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研究》 | 侯俊军 | 978-7-5667-0258-6 | 2012 | 湖南大学出版社 |
教师简介
侯俊军,男,湖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美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访问学者。湖南省服务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服务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王腊芳,女,中共党员,湖南大学套用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访问学者。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