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华山村(江苏省镇江市姚桥镇华山村)

华山村(江苏省镇江市姚桥镇华山村)

华山村(江苏省镇江市姚桥镇华山村)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这首南朝乐府民歌,相传便是《梁祝》这一广为传唱的爱情悲歌的雏形。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里记叙了这则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传说,南朝宋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前往丹阳途经华山时,遇见一美貌女子,走后三天,相思而逝。临终时嘱咐,灵车须载其棺木从华山经过。当灵车行至该女门前,牛任凭拍打终不肯前行。该女子出门歌《华山畿》一曲后,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入棺而死。时人将两人合葬,名“神女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华山村
  • 所属地区:镇江新区姚桥镇
  • 地理位置:姚桥镇最西端。
  • 着名景点:银杏树
  • 历史文化:银杏树《华山畿》《华山泥叫叫》

地理位置

姚桥镇最西端。

历史文化

银杏树

该村最令人瞩目的是高耸云天的千年古木银杏树,树高32米,胸径1.84米。
华山村一角华山村一角

《华山畿》

《华山畿》是南朝乐府民歌《吴声歌曲》25首中的第一首。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这首南朝乐府民歌,相传便是《梁祝》这一广为传唱的爱情悲歌的雏形。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里记叙了这则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传说,南朝宋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前往丹阳途经华山时,遇见一美貌女子,走后三天,相思而逝。临终时嘱咐,灵车须载其棺木从华山经过。当灵车行至该女门前,牛任凭拍打终不肯前行。该女子出门歌《华山畿》一曲后,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入棺而死。时人将两人合葬,名“神女冢”。
而据考证,“华山畿”故事的发生地就在今天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2011年,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榜上有名。如今,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古街、古巷、古院星罗棋布,古韵、古风扑面而来,便宛如走进一部古书,似乎每踏一步就能用足音敲出一个民间传说、一个历史故事。
《华山畿》是当地人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如今的华山村依然有很多老人孩子在兴致来时会唱上一曲《华山畿》。2006年夏天,一直在当地人中流传但未能找到遗蹟的“神女冢”在华山村被考古人员发现了。这是一座大型的南朝时期男女合葬墓,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专家及当地民众认为,它很可能就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梁祝”雏形《华山畿》之“神女冢”。
高33.8米,胸径1.94米的古银杏树是该村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古蹟。该树种植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郁郁葱葱。古银杏树旁的张王庙仍香火旺盛。据说,目前江南一带最早的庙会就在该庙。每年农曆正月十五的开门节、十月十五的关门节,从附近乃至邻近省份的人都会到这里来赶庙会。
令当地村民们倍感自豪的是一条被称为“龙脊街”的古街。据《丹徒县誌》载,1000多年前,这条古街上有日杂小百货店、茶馆、布庄、工艺绣品铺、酒坊、油坊、饭店、绸布店等商店30余家,逢年过节更是人潮如织。
各朝各代都在华山村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古井——禹王井、南宋古井、观音井、民清古井等;清代的“举人门”上的砖雕,採用多层次圆雕、浮雕和镂空等雕刻手法,图案精细,栩栩如生;三进42间,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的张家老宅“积昌堂”,宅群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主人张麒麟是李鸿章的管事;历史着名人物冷遹出在华山村,当地还留有冷家祠堂;华山村的李家祠堂据其宗谱记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后裔;此外,华山村还是太平叫叫的发源地。

《华山泥叫叫》

华山太平泥叫叫,取材于本地的黄泥土,造型别致,製作奇特,电视专题片《华山泥叫叫》在美国、香港等电视台播放,名扬海内外。

地图信息

地址:镇江市京口区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华山村(江苏省镇江市姚桥镇华山村)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