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力
《心智力》是2013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盖瑞·祖卡夫 。
基本介绍
- 书名:心智力
- 作者:盖瑞•祖卡夫 (Gary Zukav)
- 类别:励志与成功
- 译者:郑军荣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6月1日
- 页数:214 页
- 定价:32 元
- 开本:16 开
- ISBN:7544351513
内容简介
《心智力》是一部重要、成功且意义深远的作品。用文思泉涌、立场分明以及偶尔闪现的神秘感等溢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它本身。
《心智力》如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呈现了我对生命的看法。现在我把这扇窗户向你们敞开,当然你们并非一定要接受它。有条条大路通往智慧和心灵——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给予我们最大的乐趣。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盖瑞·祖卡夫(Gary Zukav) 译者:郑军荣 袁伟
盖瑞·祖卡夫(Gary Zukav),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主修国际政治。曾是一个参加过越南战争的美国特种兵军官,长期饱受愤怒、性上瘾等问题的困扰,然而通过情绪的觉察,切身治疗了自身的问题,并成为一位心灵畅销书作者和心灵导师。他是着名的奥普拉秀的常客,着有多本畅销书,其中《与物理大师共舞:新物理学概况》获得了美国科学书籍奖,《灵魂所依》(The Seat of the Soul)曾经长期排名在《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等各类畅销书排行榜单第一名。其作品销量高达五百多万册,并被译成24种语言。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充满了智慧和简约之美的诗一般的文字,《心智力》正是这样一本值得品味的书。
——布莱恩·魏斯《前世今生》作者、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
这是多幺不同寻常——我们发现一个前沿科学最好的诠释者同样熟知人类精神领域。这对我们的时代大有裨益。——林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哲学教授
《心智力》是一部重要、成功且意义深远的作品。用文思泉涌、立场分明以及偶尔闪现的神秘感等溢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它本身。祖卡夫已经达到了伽利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杰弗里·米什拉夫美国超心理学家、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
名人推荐
充满了智慧和简约之美的诗一般的文字,《心智力》正是这样一本值得品味的书。
——布莱恩·魏斯 《前世今生》作者、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
这是多幺不同寻常——我们发现一个前沿科学最好的诠释者同样熟知人类精神领域。这对我们的时代大有裨益。
——休斯顿·史密斯 《人的宗教》作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哲学教授
《心智力》是一部重要、成功且意义深远的作品。用文思泉涌、立场分明以及偶尔闪现的神秘感等溢美之词不足以形容它本身。祖卡夫已经达到了伽利略、库恩和费耶阿本德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杰弗里·米什拉夫 美国超心理学家、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
图书目录
前言
一、进化
1.进化/3
人类最高尚的进化/3
五种感知的局限性/5
外部力量带来痛苦、暴力和毁灭/7
追寻真实力量是进化的目标/10
五种感知人群与多重感知人群/11
人类进化的真正意义/13
2.业力/16
个性为心灵的进化作出贡献/16
个性与心灵密不可分/18
对自己的行动、思想和情绪负责/20
业力因果定律/22
评判会带来负面的业力/25
“非评判性”的公正/27
3.虔敬/29
虔敬会使经历截然不同/29
虔敬是深入至生命的精粹/30
虔敬是尊重生命的态度/32
没有虔敬的生命犹如廉价的商品/35
只有拥有虔敬,才能感知生命/37
4.内心/40
追求外部力量会抑制感情/40
内心不能缺乏对情感的觉知/41
如果生命从未遇到“外力”/43
改变生命“匀速运动”的外力/46
白色与黑色/48
邪恶是光明缺失的产物/50
用悲悯的心灵对治邪恶/52
二、创造
5.直觉/57
不信任会产生误解/57
放下情绪,进入心灵的力场/59
学会提问,学会接收答案/6l
激发和训练直觉的方法/63
直觉的内涵和作用/65
真理的内涵/67
6.光/70
非物质存在是你的家/70
光频率由自身的意识决定/72
有形光和无形光/74
天地万物皆有同等价值/76
垂直路径与水平路径/77
是谁在进化的每个阶段帮助心灵?/79
在疑虑、恐惧和智慧之间选择/80
7.动机(一)/82
塑造体内之光的方式可以改变/82
经历和变化都反映某种动机/83
动机影响生活的多方面/86
物质存在与做决定的关係/87
创造不止发生在一个层面/9l
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个体/93
8.动机(二)/95
爱能治癒一切痛苦/95
动机塑造光明/97
成功的婚姻具备心灵伴侣关係/99
创造慈爱的世界/102
创造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挑战/104
三、责任
9.选择/109
进化过程的核心是选择/109
负责任的选择是清明、智慧的抉择/111
填补个性和心灵的缝隙/113
诱惑是负面业力的一次彩排/116
每个人都在奋力与力量斗争/119
10.上瘾/12l
拒绝承认自己上瘾/12l
上瘾的特徵是磁性和恐惧/122
戒掉上瘾的方法/125
赋予自己战胜上瘾的力量/128
让觉醒之光治癒l心灵/130
11.关係/133
心灵伴侣关係的原始意象/133
学会维繫心灵伴侣关係/136
职责进化的重要性/139
心灵承担受到染污的风险/141
选择开放的心灵/144
12.心灵/146
集体心灵和个人心灵/146
集体心灵的本质/148
进化要超越二元性/150
业力因果法则适用于无形的生命吗?/152
不同级别的心灵意识/155
心灵健康是人类实践的真正目的/157
四、力量
13.心理学/163
心理学不能治癒|心灵/163
先爱自己,再爱他人/165
轮迴说和业力是灵性,心理学的重要内容/167
灵性心理学的核心/169
个性和心灵相互作用/171
为进化做选择/173
14.幻觉/175
幻觉的内涵/175
引力定律/177
每个个性的维持都伴随恐惧情绪/179
负面业力的产生/182
分辨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184
15.力量/188
力量是由爱塑造的光/188
力量在恐惧中流失/190
谦逊的心灵蕴藏真正的力量/192
真正有力量的人懂得宽恕/194
清明是对智慧的认知/196
爱是治癒心灵的良药/198
16.信任/201
心灵承担的特殊任务/201
心灵的最佳路径是觉醒的选择/203
祈祷唤起慈悲/206
治癒自身的消极性/208
让信任安住于内心/210
获取真实力量的路径/212
序言
在创作《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期间及该书完成之后,我一次次地被威廉·詹姆斯、卡尔·荣格、班杰明·李·沃尔夫、尼尔斯·玻尔和艾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作品吸引并反覆研读。但直到后来,我才领会到其中的特别之处——身为人类同胞,他们所达到的高度已经远远超过其作品的直接表述.其所见亦非心理学、语言学或物理学的语言所能表达。他们尝试通过作品这一媒介分享见地,也正是这些吸引着我。
我把他们称为神秘主义者。虽然他们不会用这个词形容自己,但是他们心里对此清楚得很。他们担心跟科学模式之外的人物扯上关係会令自己的职业受损,但在内心深处,他们都意识到五种感官所带来的局限实在太多.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受缚于此。他们的作品不仅有助于心理学、语言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读者的跨越。这些伟人能够改变那些接触他们作品的人,而改变的方式同样无法直接用心理学、语言学或者物理学的专业术语来描述。
当我开始明白这些,并反思这些作品吸引我的磁力所在,也就开始明白激励这些伟人写作的动力不是世俗的奖项或同行的尊敬,他们为某事物投入心力并且达到不可思议的境地——他们的思维已经不再用于产生过去需要的那种类型的数据,身处灵感之境,直觉更为强烈,他们意识到在时间、空间和物质之外,存在超脱物质生活的未涉之地——他们很清楚这点。不过表述这类事情并非他们的专长,因此阐述未必足够清晰,但是他们的确已经感知到并反映在其着作之中。
换言之,我逐渐了解到,是超越了个性因素的伟大见地在激励着他们和其他许多伟人们。我们每个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同样的见地所吸引。这不仅仅是一种观点,它是新生的力量,是人类进化旅程的下一阶段。人类一直懂憬能藉助这种力量来摆脱阻碍我们获得清醒觉知的种种束缚。要做到这一点,主要的困难在于:虽然实际上这种新生的力量一直存在.但人类的词库里并没有任何关于它的解释或描述。
此刻,在人类进化的这一阶段,找到能超越宗教和灵性的限制并能恰如其分地表述这种真正力量的语言和方式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明确,人类是第一个自觉地去寻找这种表述的物种。这种推动着我们的星球运转的力量是如此纯粹而强大.所以我们从人类的举止和判断中就能清晰地将其辨认出来,无须揭开任何神秘的面纱又或者要通过任何神秘主义的方式才能得见。希望这本书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我用“五种感知”和“多重感知”这两个词来讨论“我们现在是什幺状态”和“我们将会成为什幺状态”的问题。简单来说,要因时而异。在一个经验系统逐步消退、更先进的系统出现并取而代之的时候,新旧对比之下,人们可能觉得旧系统存在缺失,但如果从整个宇宙的视角来看,对比并不意味着哪个好些、哪个差些,它事实上代表着制约与机遇。
有多重感知的人群比只有五种感知的人群受到的束缚要少。前者为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难。我曾经对比这两类人群的经验,尝试用每个实例来说明他们之间明显的区别,但是这不意味着五种感知阶段——即我们现在所处的进化阶段——比我们即将迈入的多重感知阶段要低劣。这像是在电力被广泛套用的时代,使用蜡烛就有些不合时宜,但蜡烛的作用也不会因为电的发明就变成负面的。
我们当中有谁是人类经验的专家?我们只被赋予了分享经验的天分,并希望能帮助那些正在经历人生旅程的人们。世界上没有人类经验的专家一说。因为人类的经验是行动、思维和形式的经验。我们能做的只是给行动、思维和形式作出评价。如果这些评价能够帮助人类尝试和学会得体地行动,清晰地思考,像艺术家一样生活,这些评价就体现了其价值。
我们现在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如果我们能够看清行进之路、目的地以及变化因素,就能更轻鬆地应对这一变革。本书如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呈现了我对生命的看法。现在我把这扇窗户向你们敞开,当然你们并非一定要接受它。有条条大路通往智慧和心灵——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给予我们最大的乐趣。
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一起完成。
让我们伴着智慧、爱和快乐来完成。
让我们将这些变成人类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