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施政报告
香港施政报告是自1997年起,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每年十月发表,阐述来年施政重点。其内容涉及民生的相关热点,因此每年的施政报告的发表也是香港人高度关注的焦点。
发展历史
在英治时代,香港总督定期向香港立法局宣读施政报告。由于立法局的年度会期在每年10月开始,所以港督宣读施政报告的时间会在10月立法局复会的第一日。
曾荫权展示2005年施政报告

最初的施政报告源自英女皇的“Queen's Address”,六七暴动后,港督麦理浩首次于1972年10月18日在立法局解释施政,直至1976年定名为“Address by the Governor”。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以后,香港行政长官依照旧例,在每年10月立法会复会时宣读施政报告。但在2002年董建华连任后,以高官问责制需要试行期为由,把原于2002年10月宣读的施政报告,延后至2003年1月宣读,这种做法直至他辞职为止,使2002年内没有施政报告。当曾荫权当选行政长官后,回复以往惯例,在每年的10月宣读施政报告,并以立法年度作为施政报告的有效期(例: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施政报告),使2005年出现两份施政报告。当梁振英上任行政长官后,以让第五届立法会议员有充足时间发表意见为由,把原于2012年10月宣读的施政报告延后至2013年1月宣读,使2012年内没有施政报告。2017年7月林郑月娥上任特首后,又把施政报告的宣读时间提前至10月,使2017年再度出现两份施政报告。
历届施政报告要点
董建华(第一届)
1997年 ,香港主权刚移交予中国,经济亦继续达至顶峰,社会期待董建华上场以后有什幺使香港做得更好的作为。1997年10月6日,董建华在临时立法会中宣读这一份施政报告。
土地、基建方面 | 1.香港政府会採取措施以确保达到每年最少兴建八万五千个单位的目标。(八万五建屋计画) |
2.香港政府在未来十年出售二十五万个公屋单位予租户,以及让成功申请到租住公屋的人士选择购买居屋单位。 | |
3. 成立新置业贷款计画,每年帮助六千个家庭自置居所。预计在未来五年,会为每个合资格的家庭提供约60万港元贷款。 | |
4.增加售予及租予公屋轮候册申请人的公屋单位数目,以期在2005年年底前,实现把轮候时间缩短至3年的目标。 | |
5.在1999年底前,成立市区重建局以及推行强制楼宇安全检验计画,以5亿港元成立市区环境美化基金,协助业主进行验楼和修葺工程。 | |
6.计画在2002年底前建成西部走廊铁路(由西九龙至元朗),并在2003年底前把该铁路线伸展至屯门;在2002年底前建成地下铁路将军澳线。 | |
7.计画在2005年底前扩阔吐露港公路和粉岭公路;在2006年底前完成9号干线(由青衣西北部至荔枝角);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10号干线深井连线路(由新界西北部至大屿山东北部)。 | |
老人方面 | 1. 增加老人的每月综援金额增加380港元。 |
2. 检讨现行的公屋编配政策,以鼓励公屋家庭与家中长者同住。 | |
工商业方面 | 1. 香港政府会向服务业支援资助计画注资5,000万港元,以改善服务业。 |
2.兴建科学园、第二所工业科技中心和第四个工业村。 | |
3.向香港旅游协会拨款一亿港元,成立一个国际盛事基金,协助推广旅游业。 | |
4. 香港政府设立电影服务统筹科和电影服务谘询委员会。 | |
行政方面 | 1.在1998年5月24日举行立法会选举。 |
2. 检讨两个市政局和各区议会的架构。 |
1998年
1997年起,亚洲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香港的股市当时已经达到顶峰,到一万六千多点以上。香港受金融风暴波及后,股市不断下跌,跌至1998年的六千五百多点。
董建华发表2005年施政报告

为了挽回经济,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会同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邝其志决定动用千亿的外汇储备入市购入股票,以期稳住股市及各股价,最后动用了1180亿港元成功击退以量子基金为首的炒家。
简单来说,如以下的普通公式解明白:原价>市价 原价-市价=负资产阶级要多给的钱
面对这样的危局,行政长官董建华于一九九八年十月七日星期三,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这份施政报告的名字为:群策群力,转危为机
经济策略方面 | 1 .为了加强政府对创新及技术发展的支援,故将会成立套用科技研究院,。 |
2. 以50亿元设立创新及技术基金,提供资助给对本港工商界善用创新科技有帮忙的计画。 | |
3. 设法使香港成为亚太区的网际网路枢纽,让本地、内地和海外工商机构可以更有效地在区内及区外地方生产、分销及推广货品。 | |
4. 推行公共服务电子化计画,目的是方便市民可使用政府服务和索取政府资料。 | |
5. 成立电影发展基金,1亿元,以提高本地电影界的创作力及採用先进科技。 | |
6. 研究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包括成立中医药科研中心(中药港)建议。 | |
加强香港经济优势方面 | 1. 设立创业板股票市场给具发展潜力的小型公司。 |
2. 港政府将会在在九龙兴建设备先进的新表演场地,使香港为亚洲娱乐之都。 | |
3. 香港政府设立文物旅游专责小组,对外介绍香港的文化遗产,并协同内地推广旅游。 | |
4. 委任旅游事务专员一人,专责促进旅游业发展。 | |
5. 工业署设立 中小型企业服务中心,协调规模较小企业的服务和援助。 | |
6. 兴建3条主要铁路:西铁第 一期、地下铁路将军澳支线和马鞍山铁路。耗资一千一百亿元。 | |
7. 预期在2004年完成兴建一条由上水至落马洲的九广铁路支线,以改善过境交通。 | |
8. 兴建连线沙田和西九龙的十六号干线及连线北大屿山和元朗的一段十号干线,并筹建中九龙干线及连线坚尼地城和香港仔的一段七号干线,以扩展香港的公路网。 | |
房屋方面 | 1. 未来4年,每年平均兴建五万个公营房屋单位。 |
2. 在来年初检讨暂停卖地9个月的措施,稳定物业价格。 | |
3. 确保物业市场维持稳定,增加土地储备。 | |
教育方面 | 1. 来年度的教育开支增至四百四十亿元。 |
2. 来年至2003年,向公营学校拨款5亿元以上,协助改善管理和提高教育质素。 | |
3. 期望于2007-2008学年全面推行国小全日制。 | |
4. 以6.3亿元,推广在教育方面套用资讯科技。 | |
5. 2002年年底前把各间职业训练学院合併,成立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 拨款5亿元给雇员再培训局,为失业人士开办更多课程 | |
环保方面 | 1. 未来5年,耗资120亿元进行多项污水收集和处理工程,改良香港污水系统。 |
2. 来年起禁止出售含铅汽油。 | |
3. 从2000年底开始,计画规定所有新的士改用更环保的燃料。 | |
4. 来年发表一份环境政策绿皮书。 | |
卫生方面 | 1. 计对发生配药失误事件,为了避免,加强卫生署辖下诊所的药剂服务。 |
2. 在来年动用2,200万元,加强监察传染病,致力预防和控制疾病蔓延。 | |
政制方面 | 1. 成立新决策局,职责统筹和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废物管理、食物安全和自然保育事务的政策。 |
2. 设立谘询委员会,就食物安全和环境?生事宜,向政府提 供意见,并监察政府的工作。 | |
3. 来年年底前,设立一个新的行政架构,负责艺术文化及康体事务。 | |
4. 政府认为,临时市政局和临时区域市政局议员任期在一九九九年年底届满后,并无必要保留两个市政局。 | |
区议会 | 1. 加强区议会的角色,并筹备在来年底举行选举。 |
2. 向区议会增拨款项,用以改善区内环境,举办地区文娱活动和推动更多社区建设计画。 | |
3. 加强区议会在市政服务方面的谘询和监察功能。 | |
4. 确保政府在落实地区计画前,先谘询区议会,多听取区议会的意见。 |
曾荫权(续第二届)
2006年
曾荫权当选特首后的一年,由于自由行等的因素,香港的经济景气渐渐复甦,而曾荫权的民望亦日渐上升,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一日,曾荫权一反以往的惯例,于上午向香港立法会宣读施政报告。
这份施政报告的名字是:以民为本,务实进取
这一份施政报告的重点大致如下:
1.推行学券制,以“学券”形式,资助家长幼稚园教育的学费。
2.由2007-08学年开始,每名三至六岁儿童的资助额为$13000,到2011-12时,增至$16000 。
3.政府拨款一亿元及何东家族后人、商人何鸿卿的一亿元捐款,建立首间“资优教育学院”。
4.协助74000辆旧型号柴油商业车辆的车主替换合符“欧盟 IV 期”废气排放标準的车辆。
5.政府将合共拨款32亿。预计此计画,可有效把香港的氮氧化物及可吸入悬浮粒子排放量,减少10%及18%。
6.2007年四月一日起,为购入环保私家车的车主提供减免30%首次汽车登记税优惠,减免上限为50,000 元。 关于立法强制停车熄匙一事,谘询公众。
7.由于政府与两间电力公司(港灯及中电)的利润管制协定于2008年届满,政府与电力公司磋商新管制计画时,环保要求是重点。电力公司的準许回报率会与他们是否超越排污上限挂勾,所谓排污上限,政府指在2010年达到政府的减少排污目标。
8.政府宣布不就最低工资立法,改在清洁及保全行业推行“工资保障运动”,政府指,如两年后没有成果,将会就最低工资立法。
9.就偏远地区公共设施不足,政府将会在天水围和东涌等地区增加服务和设施,例如图书馆、体育馆、诊所和社会服务。
10.政府认真研究应否设立一个综合、整体、高层次的家庭事务委员会,以更有效协调政策资源,处理不同年龄和性别人士的事宜。
曾荫权(第三届)
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 是成功连任香港行政长官的曾荫权发表的施政报告,主题是“香港新方向”,打造“黄金十年”。
扶贫 | 1.免2007年第四季度差饷,每户上限港币5千港元。 |
2.减税:个人入息税及利得税,在2008年/2009年标準税率各减一个百分率点子。 | |
3.雇员再培训计画,放宽年龄至15岁。 | |
4.长者医疗劵赞助每次50港元。 | |
5.工资保障计画后,或者草案最低工资最高工时。 | |
教育 | 1.12年免费教育。 |
2.小班教学 | |
3.大学非本地学生学额 | |
4.拨地皮建国际学校 | |
基建及经济 | 1.南港岛线 |
2.沙田至中环线 | |
3.屯门西绕道及屯门至赤鱲角连线路 | |
4.广深港高速铁路 | |
5.港珠澳大桥 | |
6.港深空港合作 | |
7.港深共同开发河套 | |
8.西九文化区 | |
9.启德发展计画 | |
10.兴建新邮轮码头新发展区 | |
环境保育 | 1.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 |
民主及管治 | 1.国民教育 |
2.政改普选共识 |
2009至2010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是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的第五份施政报告,于新立法年度会期的第一日(即2009年10月14日)在香港立法会发表,主题是“群策创新天”,意示群策群力,创出新天地。施政报告的封面颜色是浅啡色,意示脚踏实地的实行政策。
内容主要函盖香港四大支柱(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服务)、六大优势产业(教育、医疗、检测和认证、环保、创新科技和文化及创意产业)、十大基建,新意念的政策有保育中环及向市民派发港币100元悭电胆换领劵以节省电力的使用等。
报告以经济及社会为重点,而内容较往年向环保倾斜,128段中就有27段是环保相关的。在环保方面,报告提出了推动电动车轮、废物管理等措施。
2010至2011年度香港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是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的第六份施政报告,于2010年10月13日在香港立法会发表。主题是“民心我心 同舟共济 繁荣共享”,以太阳橙色(Apollo orange)为封面颜色,象徵温暖、活力和干劲,寓意香港市民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共同走出经济阴霾,共享繁荣的主题。曾荫权更配合主题打上橙色煲呔,行政长官夫人曾鲍笑薇亦穿着橙色裙旁听报告。
梁振英(第四届)
2013年1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立法会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稳中求变务实为民》,阐述特区政府2013年工作方针,并对今后五年工作作出部署。梁振英表示,这份《施政报告》是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计画,同时也勾划长远的蓝图和目标。制定和执行这份蓝图要考虑四个因素:首先,香港的深层次问题,不能一步解决,但必须为解决问题迈出第一步。二,过去6个月,政府急民所急,不等《施政报告》,已推出多项重大政策。三,政府有决心做实事,但要大家齐心一意,才可以处理好各种问题。四,部分与财政有关的决策即将在财政司司长发表的财政预算案中公布。
2014年1月27日,其发表第二份施政报告,以“让有需要的 得到支援 让年青的 各展所长 让香港 得以发挥”为重点,阐述了经济、扶贫安老助弱、培育下一代、土地房屋与交通运输、环保及保育、医疗、文康及市政、政制及行政等方面内容。
任期后三年的施政报告相继发表于2015年1月15日(重法治 掌机遇 作抉择推进民主发展经济 改善民生),2016年1月13日(创新经济 改善民生 促进和谐 繁荣共享)和2017年1月18日(用好机遇 发展经济 改善民生 和谐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