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私学
墨家私学,春秋末及战国时期和儒家私学并称为“显学”。墨家私学生员多数来自社会下层,有的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墨家创始人墨子,早年受过儒家教育,做过宋国大夫。他北至齐,西使卫,两次到楚国。所到之处,都有学生随行。墨子死后,墨家分成三派:相里氏、相夫氏和邓陵氏。南方、北方,以及西方的秦国都有墨家私学弟子的蹤迹。墨家私学是个严格而有纪律的政治团体和学派。“墨子之门多勇士”(陆贾:《新语》),“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墨家私学可以派学生去做官,但不能违背墨家“兼爱”、“非攻”的宗旨,否则随时将学生召回。墨家私学要求学生具有刻苦、耐劳、服从和捨己为人的精神。庄子对此极为讚赏,他说:“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跂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庄子·天下》)。反对派孟子也不得不承认墨家私学“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孟子·尽心上》)的精神。墨家私学里,生产劳动、科技知识是主要科目,并且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