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资源网
文化资源网是一家坚持社会效益第一,文化带动经济。在文化主管部门支持和指导下,跟着我党“惠民工程”省文化厅确定的“基层文化服务年”,于2013年总经理孙斌先生创建,省内知名文化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知名人士共同参与打造文化资源共享、品牌推广、企业套用服务三大功能为一体综合平台。文化资源网目标将黑龙江文化资源聚集网上,展示黑龙江独有的资源,从而弘扬地域文化。作为龙江人有理由把黑龙江独有文化推向全国及世界,龙江也有理由成为游客出行和团体出行的首选目的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国文化资源网
- 创建时间:2013年
- 创建人员:孙斌
- 性质:网站
简介
文化资源网以区域门户网际网路为切入点,通过在省市县级别以上城市发展运营中心,组建起一个跨地域的网际网路门户联合体。由城市的虚拟网路和运营中心组成的实体网路,快速聚拢本地企事业单位,文化人,网民等信息资源提供更多服务。
文化资源网目前聚集民俗风情、数字图书馆(文献,古旧书籍,科普知识)、专家、文化商城、文化旅游、文化美食、文化人脉俱乐部、文化讲坛、特殊服务(影视传媒 印刷出版)等几个重要部分。民俗风情版块和黑龙江新闻网达成合作,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输媒介之一。
网站线下百万件文献资料不被公立馆所藏外,省宣传部,文化厅,文联,文促会,报业集团联合邀请举办“红色文献收藏展”,依据数字图书馆,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黑龙江电影百年”一书,正式发行。同时网站还启动了百名专家团组成的“文化讲坛”和文化人脉俱乐部线下活动,为社会提供更多服务,使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加快推动全国甚至世界了解黑龙江,带动本地文化旅游/美食等快速发展。诚招“对文化资源前景看好的分站运营商”,共同把黑龙江文化资源推向中国文化资源第一平台。文化资源网的使命是努力使自己成为黑龙江文化走向全国的一座桥樑,努力营造一个黑龙江文化互动交流的平台、使自己儘快成长为一个文化产业全程的服务运营商,并通过文、图、音、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黑龙江文化,为文化管理者、经营者、文化艺术从业人员以及各界人士,提供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全方位服务。
栏目
本站拥有黑龙江地方文献资料百万于件,涉及黑龙江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大量珍贵的手稿,抄本,信札,照片,自印本,签名本等不为公立馆院所藏。以下是地方文献的一些特点:
手稿类:包括黑龙江地方一些知名历史学家、文学家的发表或未发表的作品,时间跨度为民国至今。
抄本:主要为清末至文革前抄本,还有些清末地方人士抄写的经文。
信札:主要是地方知名文学家、专家、学者的来往信件,从建国前至今。其中周保中、骆宾基、曹明等人的信札非常珍贵。
照片:已经数位化的照片几万张,时间跨度清末至今,其中包括黑龙江地域内建筑照片、风光照片、人文照片、民俗照片,重大历史事件照片等,如周恩来总理参观电影及厂、电机厂等非常珍贵。
自印本:时间跨度民国至今,其作品反映当时历史真实一面。
签名本:几万件包括:萧军、吴祖光、梁山丁、关漠南、陈雷、鲁琪、等包括黑龙江近代史学家、作家、学者的着作。较早一本签名本为1903年哈尔滨商务印书馆发行的黎孤岛着《俄人东侵史》
油印本、稿本徵求意见稿: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出版的油印文献资料,如《香坊区工业志1906-1946》等。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由单位报送上级审核的徵求意见稿如《黑龙江妇女运动史略1919-1949》等
报纸:从早期俄文版《哈尔滨日报》、《国际协报》《东三省商报》《松江日报》《西满日报》《生活报》《黑龙江日报》到解放后《五常报》《鹤岗报》《五七报》《造反报》《牡丹江日(报朝文)》
杂誌:民国至今,解放前杂誌和解放后杂誌
宣传单:各类反应黑龙江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出版
票证:涵盖各时期各行业,如解放前《哈尔滨特别市居民证》
影音文献:黑龙江地方摄製、录製的影音文献包括伪满拍摄的影片《建国之春》东北电影製片厂拍摄的《留下他打老蒋》及建国后黑龙江的影片和纪录片。还有不为馆、院收藏及专业研究者熟知的孤本、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