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魏悦阳

魏悦阳

魏悦阳

魏悦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男,汉族,1960年1月生,陕西渭南市人,1982年参加工作,工学博士。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魏悦阳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渭南市
  • 出生日期:1960年1月
  • 性别: 男

简介

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Chinese Physics Letters》编委;国际杂誌《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等的编委。

个人年表

1992年6月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2年6月—1994年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
1995年1月—1998年8月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博士后
1998年8月—2000年8月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2000年8月—2001年3月 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1年3月—2002年7月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8月—2002年11月 美国加州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2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贡献

(1)在材料及结构的跨尺度力学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且到目前为止唯一地提出了适合应变梯度理论的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可压缩应变梯度理论,在国际上首次预测出金属材料的微尺度断裂强度可达其巨观屈服强度的十倍以上的重要结论,对应变梯度理论(作为一种跨尺度理论)在国际上的建立和发展起了核心推动作用;  (2)在固体的弹塑性断裂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求解给出了裂纹尖端20阶的弹塑性应力应变渐近场并证明了只有3个独立参数,依此为基础建立了弹塑性断裂準则;  (3)在複合材料压缩破坏研究方面:从弹塑性稳定性理论出发预测出了複合材料的压缩破坏折曲带模式,其被《国际损伤力学杂誌》长期设计为封面;  (4)从摄动理论出发求解给出了防护工程中承受不同地压作用的巷道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并以此建立了巷道的失稳判据。

成就及荣誉

魏悦广研究员1993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1994年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研究项目“裂纹顶端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和断裂準则”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引进国外杰出人才”;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颁布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强度及灾变的跨尺度力学研究》优秀创新群体项目(首席负责人);2008年研究项目“固体的微尺度塑性及微尺度断裂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魏悦广研究员已发表论文190余篇,论文共被SCI杂誌引用1000余次,单篇被引用的最高次数为140余次。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并数次担任分会主席。承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画”、“引进国外杰出人才”项目(已结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已结题)、海外杰出青年合作基金项目(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微米/纳米尺度测量”、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魏悦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