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创刊于2003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的自然科学专业性学术期刊。

据2020年6月《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官网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编委会共有编委65人、青年编委47人。

据2020年6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出版文献共2753篇,总被下载559395次、总被引15922次;(2019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87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92。据2020年6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文献量为2562篇,基金论文量为2127篇,被引量为13806次、下载量为14288次,根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影响因子为0.46。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外文名称: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 语言:中文
  • 类别:物理学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编辑单位:《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编辑部
  • 创刊时间:2003年1月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内刊号:11-5848/N
  • 国际刊号:1674-7275
  • 邮发代号:2-807
  • 现任主编:谢心澄
  • 编辑部地址: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JST、CSCD

历史沿革

2003年1月,《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正式出版,由原来的《中国科学A辑》中分离出来组成,刊期为双月刊。
2008年,《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刊期由双月刊更改为月刊。
2009年,经徵求《中国科学》正副主编意见,《中国科学》系列期刊的中英文刊名进行变更,《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更名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4年12月,《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该刊历史封面该刊历史封面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刊登内容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主要报导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基础研究与套用研究方面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新研究成果。
  • 主要栏目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设有以下4个栏目:
栏目
主要内容
评述
综述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和研究进展,评论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要求作者在该领域从事过系统的研究工作,或者所做工作与该领域的研究紧密相关(10000字左右,附600字左右的摘要)。
论文
报导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科研成果(8000字左右,附300字左右的摘要)。
快报
简明扼要地及时报导物理学、力学和天文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和新颖性的科研成果(4000字左右,附300字左右的摘要)。
亮点
评介近期中国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的一篇重要原创性研究论文。

人员编制

据2020年6月《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官网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编委会共有编委65人、青年编委47人。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编委会人员
编委
蔡一夫
陈鹏飞
陈伟球
陈勇
程建春
戴宁
封东来
冯世平
符松
高原宁
韩占文
洪明辉
黄超光
黄庆国
季向东
姜向伟
金奎娟
黎大兵
李俊峰
李树深
廖世俊
廖新浩
刘继峰
刘锦茂
刘明
卢建新
罗喜胜
马余刚
毛淑德
孟杰
闵泰
钱永忠
沈健
沈悦
盛宇波
盛政明
苏淑芳
孙昌璞
锁志刚
田琳
王彪
王才壮
王俊贤
王凯
王新年
王雪华
闻海虎
吴恆安
吴军桥
吴立新
萧文礼
肖云峰
徐莉梅
徐仁新
杨越
袁辉球
袁建民
张靖
张鑫
张振宇
赵鸿
郑政
周海军
周善贵
朱宗宏
青年编委
曹俊杰
曹庆宏
陈金辉
丁冬生
杜海峰
范一中
高飞
韩伟
何吉波
何军
何颂
胡彬
胡伟达
胡勇胜
江华
金魁
李菂
李柯伽
梁彬
刘洋
刘玉孝
柳延辉
罗会仟
彭海平
蒲明博
钱天
任宝藏
石友国
孙阳
王开友
王欣然
韦浩
翁红明
吴俊宝
吴涛
向红军
肖江
肖淑敏
肖志刚
熊少林
杨旭东
尹璋琦
曾海波
詹虎
张宇
周萍
-
邹长铃

学术交流

2019年4月19日,《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由谢心澄主编带队,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办了2019年首场走进科研院所座谈会;6月24日,《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编辑部走进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开展期刊座谈活动;12月23日,《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编辑部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举办了走进南京地区期刊座谈会。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是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2019-2020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Scopus、ESCI(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资料库(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资料库》《中国数位化期刊群》等收录。

出版发行

据2020年6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出版文献共2753篇。
据2020年6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文献量为2562篇,基金论文量为2127篇。

影响因子

据2020年6月8日中国知网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总被下载559395次、总被引15922次;(2019版)複合影响因子为0.871,(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92。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影响因子曲线趋势图(2015年)《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影响因子曲线趋势图(2015年)
据2020年6月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被引量为13806次、下载量为14288次,根据2017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影响因子为0.46(物理类刊均影响因子为0.4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670种)中排名第3634名。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影响因子曲线趋势图(2017年)《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影响因子曲线趋势图(2017年)

荣誉表彰

2014年1月,《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获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文化传统

投稿须知
1.投稿请使用线上投稿的方式,访问该刊官网,点击“投审稿入口”,首次投稿时需注册一个“作者账户”,注册完成之后,按照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
2.稿件将由编委会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并做出录用与否的决定。评审过程大约需要30~60天。评审结束后,无论录用与否,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转达评审意见。作者若在60天内没有收到编辑部有关稿件的取捨意见,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繫。作者在通知编辑部后,可以改投他刊。该刊不受理“一稿多投”的稿件。
3.通讯作者应保证稿件内容经全体作者认可并同意署名。投稿后,署名的改变要有全体原作者签名同意的书面材料。
4.稿件被录用后,全体作者必须签署“着作权转让声明书”,将该论文(各种语言版本)所享有的複製权、发行权、信息网路传播权、翻译权、彙编权在全世界範围内转让给《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的出版单位《中国科学》杂誌社。全体着作权人授权《中国科学》杂誌社根据实际需要独家代理申请上述作品的各种语言版本(包含各种介质)的着作权登记事项。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主编
谢心澄(中国科学院院士)
常务副主编
景益鹏(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卫华(中国科学院院士)
副主编
蔡荣根(中国科学院院士)、林海青(中国科学院院士)、龙桂鲁、赵亚溥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中国科学: 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