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长寿社

长寿社

长寿社

莆田城内县巷有座长寿社,也称灵应庙。别看它偏处街巷一隅,如今的荔城区镇海街道长寿社区名称即源于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长寿社
  •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别名:灵应庙

简介

长寿社区隶属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据说,宋代有陈宣,活至百岁,明朝皇帝追封“长寿圣王”,后人尊为一社之主,故得名。长寿东与凤山社区毗邻,南连文献社区,西与城厢区太平社区隔胜利北街相望,北邻梅峰、英龙两个社区,全社区共1122户,3776人,土地面积0.3平方公里。下辖有12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商贸繁荣,拥有大路服装一条街,后街日杂一条街和新开闢的梅园东路等。长寿居委会历史上名人辈出,明成历年间的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陈经邦和清鹹丰年代的甘肃布政史、陕甘总督林扬祖及云南按察合法事林淮等。境内多古城古街有明、清时时期古民居多处,荔城区政府座落辖区内,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在辖区内投有分支机构。
别看它偏处街巷一隅,如今的荔城区镇海街道长寿社区名称即源于此。

历史沿革

据明代《八闽通志》、清代《兴化府莆田县誌》等记载,长寿社庙宇创建于五代时期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初祀神为陈寅,系唐代观察使陈岩之侄,因侍岩仕闽,遂安家于莆。陈寅乐善好施,里人曾以歌赞曰:“陈公食我兮,饥有餐,陈公衣我兮,冬不寒,愿得陈公兮,寿如仙。”陈寅高龄长寿,享年九十余。其“卒先一日,厉言五纪事,后皆验,民乃祀之。”
到了北宋初,游洋贼寇频发,僕射密祷于社神。“交兵日,贼见甲卒甚盛,旗帜皆署‘长寿’字,惊怖甚,一战而克。”陈靖以闻,遂上奏敕封其为“护国孚惠显佑长寿圣王”。南宋庆元六年(1201年),莆田城内街市火灾,社神又“耀赤旗拥甲士扑灭之”,朝廷遂于嘉泰四年(1205年)赐额“灵应”。淳佑四年(1245年),莆郡发生瘟疫,但境内民众靠社神护佑安然无恙,又加封“孚应”。
南宋景定五年(1265年),海寇林长五猖獗,民众深受其害。但见社神“拥旗鼓与湄洲神妈祖协力擒捕”,平定海防,再加封“善佑”;社庙还增祀湄洲妈祖护佑。元至大二年(1309年),里人方泰山募众重建,兴化路判官吴涛曾记录之。明万曆九年(1581年),长寿社重修并建路亭。清康熙廿二年(1682年)十一月毁,邑人推官黄道晋主动募金重建。
长寿社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082年,比莆田城兴建还早50多年。而且社址千年一直不变,门前路口即是莆田城内“九头十八巷”之“社衙头”,为原衙后路、大路和后街路三条古街交汇处,系古代莆田城内南北交通要冲。而长寿社社如其名,香火绵长,传承不绝。

地图信息

地址:衙后路359弄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长寿社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