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筱玲
张筱玲,女,一九六三年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学画伊始受教于山水画家周紫宸,后师从湖北美术院院长董继宁。作品多次参加书画大展,并被中外友人收藏。并分别在《武汉黄鹤楼》《武汉824创意园》举办个人画展。作品多次在《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航天报》等发表,接受湖北卫视台、武汉电视台的多次採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张筱玲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一九六三年
- 毕业院校:湖北美术学院工艺系
- 代表作品:《山如碧浪》《五岳众山巅》
- 性别:女
现任职务
现任中国航空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成就
1996年《山如碧浪》《五岳众山巅》获《航空之春》优秀奖(北京中国美术馆)
张筱玲国画作品

1996年《春江水暖》入选《中国神剑美术展》(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
1996年《清秋静泊》被《三明金叶奖中国书画精品展览》展出并收藏(福建)
1998年《晨曦》《秋山红叶》《江南春》《山韵》参加《东南亚书画联展》
并被海外友人收藏(马兰西亚、新加坡、香港)
1999年《天山之春》入选《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武汉美术作品展》(武汉)
1999年《夜归》入选《武汉.香港美术作品展》(香港大会堂)
2002年 八十余幅中国画作品在《中国湖北黄鹤楼白云阁美术馆》展览
《山韵》《生命礼讚》被《中国湖北黄鹤楼白云阁美术馆》收藏(武汉黄鹤楼)
2009年 三十余幅山水画作品展出与《田.雨舍艺术工厂》
《秋山情思》《黄山夜色》被收藏(武汉824创意园)
名家点评
董继宁
人,应该追求过程,不应该追求结果。因为一切的结果都是停止的开始,痛苦的前奏。只有追求过程的人才懂得结果。其结果不正在这过程之中吗?在黑夜里独步,别人说是孤独的象徵,而我认为是自我反省的良机。细雨濛濛,人们早已沉睡,我却在这人与自然的梦境里漫游,享受着宇宙的抚爱时空的吻。啊!幸福,你为何此时才降临?!你是那样的让我熟悉,让我眷念,让我久久地不愿离去。
可以讲很多故事。山的故事。
从小在山里长大,与山川为伍,与草木相伴。
不变的心中,山是朋友,山是海洋。
于是,试图用笔墨表现山的凝重,野的旷远,试图和自己的灵魂对话。
于是,知道了独立与自强,体味到了辽阔与淡泊。被岁月无情带走的一切又注入乾涩的心田。水墨的世界,激荡着一个精灵;拙笔残痕,营造了永恆的梦境;错落中闪烁着爱的余辉;我听见一个声音在沉吟:回来吧!你不要走得太远,太久!
周紫宸
画画,不分学院派,也不需出自很正规的教育,需要来自于自学,来自于良师益友。我的良师益友也不是高官厚爵,也是一般的老百姓。所以我的画是根植于民众之中的,没有离开过民众。我在街上画,摆摊子画,我的很多画也卖了。很多不要钱。虽然不要钱,别人给我的尊敬和快乐比钱好。
贾浩义
阳刚气概是大写意的精华所在。这种阳刚之美,在古代汉唐艺术中曾经有过,但在崇尚笔墨意趣的文人画中日渐淡化,在以写实主义为主体的当代中国画中就更为少见。
要将自己的绘画推向简括、单纯、半抽象,让对象本身的质量感与视觉真实程度在画面上不再占据首位。如果能深深地根植于古典传统,把握了传统手法而同时又非常现实,如果具有很深的中国美学功底,并将一切奉献给现 在与未来,就能成功。
周韶华
艺术创造是活生生的自由表现。自由的创造和创造的自由,是在对旧的传统观念的超越中实现的。超越传统观念,包括超越自我。我们不仅要为历史和现实创造,而且更要跨越时代之间的屏障为未来创造。虽然文人画曾给予我们以很深的恩惠,但是冷静一想,大家都跻身于文人画这个圈子,就难免拥挤,在狭小空间里互相碰撞。难道中国画就只有此路一条吗?
有道是:“真工不囿方原则,大道时逢左右源”。
冯今松
“画如其人”,生活上随意,悠然、淡然、超然,不急、不燥;时而趁兴远游,放怀千山,流连于林泉之间;随意、随情,造就一个平静的心态。
山水画的真精神是什幺?是自然向人的亲近,是人对自然的拥入。而且,这也是中国的艺术所特别培育的心灵境界。就当代山水画的基本状况而言,演绎传统中所积澱的山水文化精神,并使之成为当代人在高度的文明状态下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一种心理补偿,是集中地体现了一种艺术的现实功能与价值。它即使心灵净化,同样也使艺术深化,因此,当代的山水画 虽然在风格面貌上表现得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却是“万象归一”的。
鲁慕迅
中国画笔墨之可贵,就在于它不单是一种技法,一种外部形式因素;而是包含作者个性、气质和审美情趣的绘画语言,是能够谱写出心灵乐章的音符。
构成中国画审美特性的要素是:中国文化的内涵和民族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澱,包括对意境美的追求;对神韵的追求;对节奏韵律之美的追求;意象造型和笔墨的写意性;笔情墨趣等等。
樊枫
中国画有着特殊的笔墨形式的丰富内涵,在观察与技法上,恪守民族传统,而在表现形式上,则要谋求现代社会乐于接受的时新语言。春日的清朗,秋季的高爽,山坡上的条条小路,沟坎里汨汨的清泉,裸露的岩石和掩映的农舍,要在这近乎平淡天真的旋律中,时时撩动生命的情怀。不要以轻巧机趣取胜,不要计较点画的得失。在笔法上巧拙互用,动中藏静,这种藏巧于拙,寓美于朴的特色,逐步完善自己挚意追求的风格。
孔奇
艺术表现中宏大的势气,蓬勃的朝气,净人的格调,都是全新的,现代的。要以最洗鍊、最统一的旋律和轻鬆的笔调组成画面的和声美,融色彩、水墨、造型为一个圆浑流动的团块整体,产生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流变。在明快纯真中追求神秘,在轻鬆笔墨里看到韵昧。
年轻,潜力大,任重而道远。
王和多
当代中国艺术并未摆脱从传统观念那里因袭过来的沉重包袱。真正符合艺术规律的思想指向,体现为对艺术表现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的包容。生机勃勃的艺术创造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要求。
艺术家的全部创造才能,集中体现在对艺术生命的追求上。换句话说,能否赋予作品以生命活力,则是检验艺术家创造才能的尺度。
周石峰
山水即人,泼山写水实则是反映人的精神人的品格,人的学问修养。有第一流的人品、学问修养,才有第一流的作品,才有望达到山水画中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只有通过学习,体验大自然,提高思想、道德、人品、境界的全面修养,开拓胸襟,方能超然物外,融万趣于种思,畅神于天趣之外。
刘东方
笔墨展豪气 巾帼胜鬚眉
——山水画家张筱玲作品观后感
从事艺术是一条艰辛的道路,是需要具备坚强的恆心和毅力的。从事艺术是很消耗每一个艺术人精神和物质的一条道路,能够走出来实属不易。和画家张筱玲女士虽素未谋面,但通过欣赏其创作的作品,仰慕且神交已久亦!
观其山水画作品,实难和女性联繫在一起。画面中渗出的那种洒脱,色墨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幅撼人心脾的鸿篇巨製,更像是隐居山林高士的心灵写照。那种静幽的意境,返璞归真。将自然的万象融入笔端,观其画心静的仿佛可以清晰地聆听自己的心跳,虚幻的浮华仿佛不再和观赏者有任何关联。
张筱玲女士对生活的追求可以从其山水画作品中显现出来,画面中的浮云流泉,远山近树,静谧幽深,无不透露出画家毫不沾染世俗浮华和红尘喧嚣的心境。作为一个女性,一个山水画家,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物慾横流的时期,能有如此心境,实不多见!
张筱玲女士画路秉承着名山水画家周紫宸、董继宁一脉,有继承亦有发扬,画风日臻成熟,仿佛是在不经意间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但通过其作品中的笔墨来看,却蕴含着画家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曾谈及的画理:“必须如蚕之为蛹。三眠三起,吐丝成茧,缚束其身,最后必须钻穿脱去,栩栩而飞”。习古而不泥古,取其精华而舍其糟粕,方是正道。画家张筱玲就似那只已经破茧的蛹,正处在化而为蛾的蜕变阶段,振翅而飞的日子必不会远了。
余习画多年,但在画家张筱玲的作品面前却也汗颜。真实地感觉到“巾帼不让鬚眉”,也要感谢这种感觉是给我的一通鞭挞,激励自我,也算是见贤而思齐了。
一点感受,如管窥豹斑,不成章法,也算对画家作品观赏后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作者:中国山水画艺术网总编辑、 山水画家刘东方
作品欣赏
张筱玲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