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后牙锁合

后牙锁合

根据上下后牙的颊舌位置关係,锁合在临床上可分为正锁合和反锁合。正锁合是指上颌后牙舌尖的舌斜面位于下颌后牙颊尖的颊斜面的颊侧,合面无咬合接触,临床较为多见;反锁合是指上后牙颊尖的颊斜面位于下后牙舌尖舌斜面的舌侧,合面多无咬合接触,临床上较少见。正反锁合可发生于单侧或者双侧,最常见于上下颌第二磨牙,前磨牙区的锁合也较常发生。

基本介绍

  • 西医学名:后牙锁合
  • 所属科室:五官科 - 口腔科
  • 发病部位:口腔
  • 主要症状:咀嚼功能降低,颜面不对称畸形,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深覆合
  • 主要病因:乳磨牙早失、滞留或者恆牙胚异常,一侧多数乳磨牙重度龋坏或者早失

疾病分类

根据上下后牙的颊舌位置关係,锁合在临床上可分为正锁合和反锁合。正锁合又可分为个别牙正锁合;单侧上下第二磨牙正锁合;一侧多数后牙正锁合;和双侧多数后牙正锁合。
反锁合与正锁合类似,可以分为单个后牙反锁合与多数后牙反锁合。

发病原因

个别乳磨牙早失,滞留或者恆牙胚位置异常常可导致个别牙锁合,而一侧多数乳磨牙重度龋坏或者早失常常是导致单侧多数后牙正锁合的原因。

发病机制

1. 个别牙锁合: 可因个别乳磨牙早失,滞留或者恆牙胚位置异常,以致恆牙错位萌出而造成锁合。 上下第一前磨牙和上下第二恆磨牙的正锁合较为常见,大多是由于牙弓长度发育不足引起的,是后牙拥挤的一种表现。
2. 单侧多数后牙正锁合:常因一侧多数乳磨牙重度龋坏或者早失,不得不用对侧后牙咀嚼,日久废用侧易形成深覆盖,再发展成多数后牙正锁合。

病理生理

1. 降低咀嚼功能:由于锁合牙无正常咀嚼功能, 患者只能用非锁合侧的后牙进行偏侧咀嚼,因此咀嚼功能降低;
2. 颜面不对称畸形:单侧多数后牙的锁合,可使患者发生咬合创伤,患者长期单侧咀嚼,从而导致下颌有关肌的异常动力平衡,行程下颌骨左右发育不对称和颜面不对称畸形。
3. 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锁合患者下颌侧方运动受限,对一些易感者,易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4. 诱发深覆合多数前磨牙的锁合也易造成前牙的深覆合。

临床表现

可见个别牙正锁合;单侧上下第二磨牙正锁合;一侧多数后牙正锁合;和双侧多数后牙正锁合;以及单个后牙反锁合与多数后牙反锁合。可能伴有咀嚼功能降低,颜面不对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深覆合等症状。

诊断鉴别

对于表现为后牙锁合的横向不调的患者,特别是有颜面偏斜等生长发育问题的患者,要详细询问有无遗传史,唇齶裂病史,有无外伤史,有无长期张口呼吸习惯,有无慢性鼻咽部疾病,有无偏侧咀嚼,长期一侧托腮,长期吮指等不良习惯。
检查面中线,是否经过鼻,唇,颏的中点。可以藉助一根牙线从患者前额拉至颏部来检查。观察患者的颜面对称情况时最好让患者坐直,进行正面的目测观察;也可以让患者仰头,由颏下部向上观察其下颌偏斜情况。另外,还要注意上下牙齿中线是否与面中线一直。
颞下颌关节的检查非常重要。常规检查时要包括下颌最大开口度,开闭口型,以及咀嚼肌,关节区有无压痛,关节有无弹响。
咬合关係的检查,要同时观察正中合位和正中关係位。特别注意下颌关闭过程中是否有功能性下颌移位,是否存在咬合干扰。由于合干扰引起的下颌功能性移位常见于单侧后牙反合和锁合的患者。

疾病治疗

锁合的临床表现不同,矫治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採取适当的矫治方法,而不能千篇一律。矫治原则是在升高咬合的前提下移动上下后牙向颊侧或者舌侧解除锁合关係,达到正常的咬合。
1. 正锁合的矫治
(1) 个别牙正锁合: 多见于上颌后牙颊向错位,同时伴有或者不伴有下颌牙舌向错位。
由上后牙颊向错位或者倾斜引起的锁合,一般通过上下颌间牙的互动牵引来矫正。如果下颌牙位置正常,互动牵引时应加强下牙列的支抗。如果患者锁合较为严重,互动牵引时容易引起咬合创伤而导致牙鬆动, 矫治时可使用平面导板或者合垫,使锁合牙脱离牙尖锁结,在上下锁合牙上各做一带环,在上颌牙带环的颊面及下颌牙带环的舌面各焊接牵引钩一个,挂橡皮圈于上下颌牵引钩之间,上下牙互动牵引进行矫治。当锁合矫正后,再逐渐磨去后牙合垫,以调整牙由于互动牵引所致垂直向的位置异常。
上颌后牙颊向错位或倾斜合併下颌后牙舌向错位或者倾斜引起的锁合,矫治时希望上颌后牙舌向,下颌后牙颊向移动,因而在互动牵引时,上下颌均使用细而弹性好的的唇弓,通过互动支抗力使上下后牙移动,达到矫正后牙锁合的目的。
(2) 单侧上下第二磨牙正锁合:临床上较多见,且以上磨牙颊向错位为主,下磨牙位置大体正常或轻微舌向错位。治疗前,可拍摄曲面断层片观察第三磨牙的形态,位置及其萌出情况。如果同侧的第三磨牙尚未萌出或即将萌出且形态正常,且确认能自行调整至正常位置,可将该侧第二磨牙拔除,以便第三磨牙自行调位于已拔除的第二磨牙位置萌出,与下颌第二磨牙建立正常合关係。如果第三磨牙形态异常或位置不正,通常需要拔除第三磨牙,以便为第二磨牙的矫正创造间隙,矫正方法同个别牙正锁合。
(3) 一侧多数后牙正锁合:常见于下牙弓狭窄者,锁合侧下颌后牙舌向错位严重,但上颌后牙颊侧错位不明显。矫治时戴用平面导板使锁合牙脱离牙尖锁结关係,矫治器可设计四角圈簧扩弓矫治器,使锁合侧的下颌后牙向颊侧移动。也可以设计患侧上下后牙进行多组牙的颌间互动牵引,从而达到预期的疗效。
(4) 双侧多数后牙正锁合:此类患者较少见。常见于下颌牙弓狭窄,两侧后牙舌倾严重。矫治远侧也是抬高咬合,使锁合牙脱离牙尖锁结关係,套用四角圈簧扩弓矫治器扩大下颌牙弓,并将下后牙扶正,与上颌建立正常咬合关係。矫治时,可以先纠正一侧锁合,达到正常的咬合后,再纠正另一侧,也可以双侧同时矫正。成人患者,如果上牙弓过宽或下牙弓过窄引起锁合,难以通过单纯正畸的方法矫正者,可以配合正颌外科手术,缩窄过宽的上颌牙弓或扩宽缩窄的下牙弓,使后牙锁合得到矫正。
2. 反锁合的矫治
(1) 单个后牙反锁合的矫治原则,方法,操作与正锁合恰好相反,即可达到矫治效果;
(2) 多数后牙反锁合,临床上较为罕见,最有效的方法是扩大上颌牙弓。但需要注意的是,扩弓时双侧后牙为互动支抗,两侧后牙均向颊侧移动,最适用于双侧后牙反锁合的矫治;如果为单侧多数后牙反锁合,为防止双侧同时移动,可以在放置扩弓簧的时候,将其偏向移动侧一些,这样锁合侧牙移动多一些,而非锁合侧牙移动少一些。另外,也可进行上下后牙的互动牵引。
近年来,微钛钉种植体支抗的套用为后牙锁合的矫正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种植体支抗的套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矫正锁合,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矫正后锁合牙的伸长。
3. 锁合矫治注意事项
(1) 由于锁合牙无颌面接触关係,牙尖缺乏生理性磨耗,矫正后,通常会出现个别牙的早接触。随着生理性磨耗的进行,早接触通常会自动消失。如果早接触在矫治结束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则需要进行少量的调合。
(2) 矫正个别后牙正锁合或多数后牙锁合,都要注意间隙问题。如间隙不足,需先开拓间隙,如严重拥挤则需配合减数治疗。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后牙锁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