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焦耳穴

三焦耳穴

三焦耳穴,耳穴名。位于耳甲腔底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内分泌穴上方,在心穴至止血4穴连线的中间处,即耳甲17区。主治便秘,腹胀,肠鸣,腹痛,消化不良,泄泻,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膀胱炎,乳糜尿,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增高,高脂血症,血管疲挛,偏头痛,肋间神经痛,外踝前侧痛,手腕外侧痛等。一般用毫针、埋针、电针、压籽法、温灸法、刺血法等。

基本介绍

  • 隶属:耳穴
  • 穴性:阳
  • 主治: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等
  • 分布:耳甲腔
  • 功能:下气消食,利水化浊,通便止痛等

功能作用

下气消食,利水化浊,通便止痛,养血通经等。

穴性

阳。

定位

位于耳甲腔底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内分泌穴上方,在心穴至止血4穴连线的中间处,即耳甲17区。

主治

便秘,腹胀,肠鸣,腹痛,消化不良,泄泻,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膀胱炎,乳糜尿,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增高,高脂血症,血管疲挛,偏头痛,肋间神经痛,外踝前侧痛,手腕外侧痛等。

操作

一般用毫针、埋针、电针、压籽法、温灸法、刺血法等。针刺0.1-0.2寸,局部剧痛感。可在此穴压丸、埋针,3-7天换1次。亦可用酒精棉球对所选穴位处进行消毒,然后用0.5厘米见方的医用胶布,将重要王不留行子1粒压贴于耳穴,边贴边按摩,直到耳部有热痛感为止,保留压贴物,每日按压贴压部位3-5次,3天更换1次贴敷物,7日为1个疗程。

功效

本穴穴性属阳,故能下气消食,利水通便,疏经止痛。可理气止痛,补肾利水,化气输精,生津止渴,通利关节,有调节脏腑,通利水道,消炎止痛的作用。本穴还有用于治疗肝炎、气管炎、腹膜炎者;且有增加血小板、减轻腹膜刺激征的作用。

配伍

配口、交感、贲门、食管、皮质下穴治烧心等。

附注

本穴与脾穴,穴性皆属阳性,都有通络除湿之功,但治疗各有偏重,本穴偏于消食通便,利水化浊,重在治标;而脾穴偏于健脾益气,和胃助正,重在治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三焦耳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