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丹霞景观

丹霞景观

丹霞景观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是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丹霞地貌
  • 外文名称:Danxia landform
  • 地理位置: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
  • 气候条件:热带、亚热带地区
  • 主要成就: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地理地貌:丹霞地貌

定义及成因

丹霞地貌是发育在中生带—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紫红色的沙砾岩—碎屑岩之上,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形态。形成于中生代至新生代的早第三纪的沙砾岩,经过一系列的地质构造运动及间歇抬升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等外力的作用形成。
形成条件、分类及分布情况:
丹霞地貌的形成条件主要有:1、红色沙砾岩。主要指发育于中生代至新生代的早第三纪的红色、紫红色的沙砾岩,夹有泥岩、碎屑岩等。这是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特徵;

构造运动

(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区域断裂作用和间歇式的抬生,形成格线状垂直节理,流水沿节理下切并不断扩大,形成陡避、巷谷、石柱等;

气候

热带、亚热带地区,雨水多,流水对岩层裂隙及节理的切割和溶蚀作用强,对丹霞地貌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曲,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区。流水向盆地中部低洼处集中,沿岩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立的深沟,称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崩塌后退,崩积锥不断向上增长,覆盖基岩面的範围也不断扩大,崩积锥下部基岩形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向一致的缓坡。崖面的崩塌后退还使山顶面範围逐渐缩小,形成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进一步的侵蚀,残峰、石墙和石柱也将消失,形成缓坡丘陵。在红色砂砾岩层中有不少石灰岩砾石和碳酸钙胶结物,碳酸钙被水溶解后常形成一些溶沟、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层的钙华沉积,甚至发育有石钟乳。沿节理交汇处还发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错层理所形成绣锦般的地形,称为锦石。河流深切的岩层,可形成顶部平齐、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种各样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在岩层倾角较大的地区,则侵蚀形成起伏如龙的单斜山脊;多个单斜山脊相邻,称为单斜峰群。岩层沿垂直节理发生大面积崩塌,则形成高大、壮观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组主要节理的走向发育,形成高大的石墙;石墙的蚀穿形成石窗;石窗进一步扩大,变成石桥。各岩块之间常形成狭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红色而名为“赤壁”,壁上常发育有沿层面的岩洞。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流水沖刷侵蚀型、侵蚀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溶蚀风化型;按岩性可分为:砾岩型、砂岩型;按演化分为:幼年型、壮年型、老年型。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而在中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浙江、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甘肃、河北北部等地。分布以南方为主,北方次之,其杰出代表为广东丹霞山和福建武夷山。

江郎山

风景区简介:
徐霞客曾感叹说:“遍访名山独尊江郎奇幻”,位于浙江的江郎山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是国家级的着名旅游风景区。三巨石拔地沖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崕题刻“壁立万仞”四字。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瀰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讚叹江郎山“奇”、“险”、“神”。江郎山的风景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江郎山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江郎乡,是国家级的着名旅游风景区。江郎山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剎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以及古道雄关仙霞烟霞亭岭,历史名镇廿八都,神秘莫测的戴笠故居,碧波浩渺的月亮湖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蹟相辉映的景点景观150余处。此外,霞客游蹤、洞岩钟鼓、石大门、仙居寺剑瀑、浮盖山、景星山、峡里湖、须江瑶池、笔头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观、天然国画、丹霞赤壁、美食一条街、郎峰天桥、神女临江、月亮湖、洞天寿星、开明禅寺诸景亦各尽其奇。千百年来,众多英杰名士为江朗山留下了大量的游蹤遗墨祝其岱、白居易、陆游、朱熹、徐霞客、郁达夫等骚人墨客更为江郎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江郎山交通便捷,特产丰富,住宿设施配套齐全,江郎山庄正以崭新的面貌、全优的服务迎接四方来客。 如今,江郎山已成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成龙,交通快速便捷的着名旅游胜地,吸引无数游人纷至沓来,猎奇探胜,领略江郎山雄奇伟岸的美丽风光。
江郎山的主要景观有:神笔峰、会仙岩、一线天、开明禅寺、霞客游蹤、丹霞赤壁、登天坪、天桥、郎峰天游、天梯、钟鼓洞、烟霞亭、仙居剑瀑、江郎书院、伟人峰等。其中江郎山为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海拔824米。三座石峰呈川字形排列,分别称郎峰,亚峰,灵峰。石峰高369米,状如天柱,摩天插云。三峰之间有大弄、小弄可出入。小弄内岩壁如削,高312米,长298米,宽仅3米余。被华东56位地质学家勘定为“中国一线天之最”。郎峰平均坡度88度,历来无人可上,让无数游客浮想联翩。唐.白居易诗云:“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往来醉烟霞。”现沿石壁凿有3500余级石阶,曲折攀援而上约一公里可达峰巅。伫立峰巅,时有白云从身旁飘过;俯瞰脚下,百里山川尽收眼底,颇有登天之感,令人心旷神怡;廿八都深高莫测的古镇。中华民族,是一种以宗族血缘为主体脉络繁衍的文化,所以,中国地域中,一个村庄往往就是一个姓氏:张家村,李家庄,王家屯。但廿八都这个始于唐代,繁盛于明清的小小奇特古镇,总共一万人口,却有132个姓氏,9种方言。三省边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频繁战争、屯兵、移民,使廿八都成为"方言王国"和名副其实的"百姓古镇",长条形布局的城镇,古建筑风貌依旧。枫溪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民居依山傍水,缘溪而建。青山绿水间,黛瓦青墙、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至今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其建筑风格之多样,集浙式、徽式、闽式、赣式、苏式、云贵,甚至欧式于一身;其雕刻之精美,乃融木雕、石雕、砖雕于一体;其民俗淳厚,耕读传家,小小古镇竟有两个孔庙,而孔庙中,居然保存了400多幅彩色壁画。所以,有专家称其为“天然民俗博览馆”。是一块神奇的“文化飞地”;仙霞关是"浙江诸山之祖",仙霞岭海拔1413米,是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黄巢起义遗址,素称"东南锁钥,八闽咽喉",含仙霞古道、古关隘、沖天苑、戴笠故居以及岭南的省级文化名镇廿八都、浮盖山等主要景点53处。 这里是与剑门关 、函谷关、雁门关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关口。仙霞古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一路林木森森、篁竹蔽天,古道石级缝中冒出青草,有浓浓的苍凉感,从江山市的仙霞关至枫岭关,道道险关扼守着这条从唐朝到近代浙、闽间唯一的商旅要道。江山双塔位于江山城郊5公里处,对峙于江山江两岸。江东为百祜塔,高24米,始建年代不详,明隆庆元年(1565年)重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修。江西为凝秀塔,系9级六边形楼阁式空心砖塔,明万曆三十一年(1603年)建。有关双塔,流传着英俊少年百祜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凝秀的动人故事。双塔成为江城一胜景,也成了坚贞不渝爱情的象徵。

形成原因及保护:

江郎山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构造内动力和风化剥蚀外营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峡口盆地中生代断坳盆地的形成于堆积,以及新生代以来湖盆抬升为山地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两个重要阶段。中生代湖盆沉积环境为丹霞地貌提供了成演的物质条件,而侏罗纪后期以来,尤其是白垩纪红层在后期构造抬升中产生的断裂构造对丹霞地貌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其中对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区主要岩层方岩组(K1f)的22块岩石标本进行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的X萤光和薄片偏光显微镜鉴定,分析了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岩性特徵与地貌成因的关係:(1)方岩组(K1f)砾岩中的火山岩砾石和岩屑含量普遍较高,SiO2含量普遍也很高(在44.90%~75.80%之间),表明岩性总体上抗风化能力强,这使江郎山丹霞地貌最具特色的"三爿石"历经沧桑仍能巍然屹立,江郎山也因此成为丹霞地貌发育晚年时期的典型代表。(2)方岩组(K1f)的砂岩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其胶结物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粒间孔隙约占20%~25%,局部可见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蚀现象。岩石薄片鉴定可看出,其粒间孔隙很可能是方解石胶结物被溶蚀后的结果,而且构成砂岩的岩体的流纹岩岩屑等其本身就具有气孔构造,这些岩屑在显微镜下可见已经强烈泥化,岩体抗风化程度较低,这是构成该区地貌岩性之一的砂岩被侵蚀和风化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3)在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过程中方岩组(K1f)岩性对地貌的形成起了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岩性的特徵及抗风化能力的不同导致的差异风化现象,对该区丹霞地貌后期的微地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岩性差异风化是江郎山山体崩塌、扁平状洞穴的形成的重要因素。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地质旅游形象不突出、地址标识牌不足、研究成果未被充分套用、导游对丹霞地质无所知之。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1、加强保护区建设;2、突出旅游地质;3、增加标识牌;4、建立“江郎山地质公园展览馆”。
据了解,目前丹霞山的开发,还不到总面积的1/10,开发潜力巨大。在着手开发飞花瀑布、仙山琼阁、巴寨等新景点的同时,还应完善老景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景点开发和建设中,要注重挖掘丹霞山的地学文化、石刻文化、宗教文化等,不断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着力打造文化丹霞,进一步提高丹霞山的美誉度。

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

第1名:丹霞山(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第2名:武夷山(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第3名:大金湖(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第4名:龙虎山(江西省鹰潭市)
第5名:资江—八角寨—崀山丹霞地貌(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的八角寨与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的崀山,实际上这两处景观基本在一起,因为均地处湘桂两省交界处)
第6名:张掖丹霞地貌(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第7名:赤水丹霞地貌(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

成就

2010年8月5日,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六个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命名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丹霞景观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