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由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2003年成立)2017年1月分离组建,学院现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农业水利工程为省级级重点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为第一批次录取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 简称:水电院
- 创办时间:2017年1月
- 所属地区:甘肃省兰州市
- 学校类型:农林
- 学校属性:一级学院
- 主要院系:水电系;农水系;土木系
学院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由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2003年成立)2017年1月分离组建,学院现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农业水利工程为省级级重点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为第一批次录取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近百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在读博士18人,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80%以上;教师中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名,入选省“333”、“555”创新人才工程5名,省级领军人才4名,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青年科技优秀人才1人。先后10多人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和国家级及省级力学、电工电子、三维数位化创新设计、测量等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和全国水利学科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二等奖等。多名教授在全国水利、机械等专业学会、学术团体和教育部教指委分别兼任理事、委员等职,分别在省工程决策谘询中心兼任专家委员会委员、在省水利学会、农机学会任常务理事等职,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有广泛联繫与合作,参与《1+2+1中美人才培养计画》项目,多名中青年教师到美国、加拿大、日本、义大利、泰国、以色利、澳大利亚等国访问、研修和学术交流。
学院在校本科生2200多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0多名,推广硕士60多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年接近90%。60多年来培养机电、水利与土木本科生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30多人,水利水电、农机成人教育学生3000多人,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机电、水利土木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不少毕业生成为知名专家、企业家、领导干部及业务骨干。
先后承担国家“863计画”项目专题2项、教育部世行贷款项目1项,主持和参与省部级支撑计画、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7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厅级奖多项,一门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发明专利受理多项,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着3部,主编教材4部,副主编及参编教材40余部。
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院立足甘肃、面向乾旱半乾旱地区,突出农业院校工科专业特色和农业工程学科优势,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把学院建成与学校整体发展思路相协调、西部地区及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研究性学院。
现任领导
院 长:齐广平
党委书记:贾生海
副院长:张恆嘉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晓丽
专业简介
农业水利工程082305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套用能力,掌握农业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面宽、能力较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受到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水文学、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壤农作学、水利工程施工、灌溉与排水工程学、水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泵站(或水电站)等。
就业方向:可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及灌溉管理等部门从事农田水利工程的勘测、流域规划、泵站、水电站、渠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及研究、管理等工作,或到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081101
专业前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我国水利教育事业发展中建立最早、培养学生最多的专业之一,也是学校第一个第一批次招生专业。
随着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的严重短缺、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加快江河治理、发展水电、开发利用水能清洁再生能源、以及水资源最佳化配置等已成为当务之急,使该专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以水利枢纽为主要对象,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探、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水利学、河流动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运行管理,科学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工作,也可在土木建筑、交通和市政工程及其他行业从事相关工作。
继续深造毕业生可在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土结构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专业方向继续深造。每年约有1/3的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
土木工程081001
专业前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大量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等的产生与套用,拓宽了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该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樑、矿井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套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画法几何及建筑製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测量、混泥土结构设计、钢筋结构设计、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及相关的主要专业课程。
就业方向能在政府机关建设职能部门,机关及工矿企事业单位,建筑、市政工程设计院,土木工程科研院所,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建设监理部门,房地产公司,工程造价谘询机构等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继续深造可考取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樑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和注册造价师等。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81102
专业前景本专业是研究水资源形成、分布、运动和变化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水资源规划、配置和高效利用服务的综合性学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该专业在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危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水利、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水力学、自然地理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地下水水文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环境保护、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概论、水利法规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可在水利、水务、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地质矿产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相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继续深造毕业生可在全国範围内报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