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国良(山西清徐戴氏心意拳第六代传人)

王国良(山西清徐戴氏心意拳第六代传人)

王国良(1941~2013),男,山西太原清徐县徐沟镇杜村人,山西清徐戴氏心意拳第六代传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王国良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山西太原清徐县徐沟镇杜村
  • 出生日期:1941年
  • 逝世日期:2013年
  • 主要成就:戴氏心意拳第六代传人
  • 性别:男

个人简介

王国良先生,生于1941年,卒于2013年。戴氏心意拳第六代传人。山西太原清徐县徐沟镇杜村人,从小酷爱武术,1956年拜祁县戴氏心意拳第五代传人王映海先生为师,学练戴氏心意拳,朝夕苦练。后又得到过戴氏心意拳第五代传人高升桢、段锡福、王步昌、马二牛等拳师的指点,最终成为一代明手。
王国良先生与弟子王理生王国良先生与弟子王理生

背景事项

王国良先生的宅院门楼上有“桃李满天下”巨字,想是得之不易。王先生家,是一套再普通不过的厅室,没有什幺家具,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想必是为了能让来访者有伸展拳脚的地方。墙上有很多锦旗条幅,其中有不少是戴氏圈内所讚誉的条幅及金匾尤为醒目。以及墙上挂着的闪光刀剑,记录了这位老拳师对戴氏心意拳奉献精神。另外,大厅里的那两张古旧木椅,据说在戴氏心意拳“圈内人”中间非常出名,凡跟王先生学习心意拳的人,几乎都是在这两张木椅前被师父收纳入门的,此为最好之物证。要说王先生是否具有武林名人之威势,从外表看来确难描述。唯有从王先生那眼神里所透出的神明、嗓音里传出的洪亮,以及与他握手时瞬间所感受到的绵柔,让你感到他身上有着一种不可阻挡的非凡魅力。
王国良谈论起戴氏心意拳史、拳理拳法,从戴氏心意拳的功和艺谈起,讲述了拳法的核心为内外天地翻,全凭丹田打人。三起三送四落之秘、不来顾手之手法、并说到:戴氏心意拳基本功必须先练六年步法,并非外界所传:三年蹲猴两年步,未曾开拳先打顾所及也。王先生强调基本功之锻鍊秘诀即脚法中的东南西北中,懂此即可得心意拳顾打之先机。讲到戴家拳之练功程式时说要先练重动,不如此难出功夫,但重动练出的功力太死、不灵活,所以重动练之有得后要再续练轻动。如此以求应变无方,灵活无滞,经内养丹田,外煅接手即变之性灵,最终归于五气朝元之灵动真境。

习武经历

王国良在同戴氏心意拳五代传人王映海师傅学艺的三年时光里,正真做到了一个习武人尊师重道的德行。学艺期间,王先生得知王映海师傅爱吃猪头肉,于是抽时间带上绳索、割刀,在田野山间割草变卖。割上一百斤草,一个人抗上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到集市出售,草每斤能卖三分钱。变卖后在集市能买几斤猪头肉孝敬师傅。
王映海师傅传拳方式及其保守,原因是戴家拳祖训约束力十分大,有三口不说,六耳不传之规约。有时王国良先生去师傅处学拳,正好遇见其它师弟们也在。在此种情况下,师傅一般是不说拳、不教拳、不练拳的。即便是如此,大家还是谁也不敢多问师傅与拳有关之问题,只是拉拉家常叙叙旧。就这样师兄弟们都盼望其它师兄弟早走,只留下自己好向师傅讨教学艺。哪曾想到大家原本都是一般的心思,谁也不愿早走,闹得是谁也学不成。闲谈多时后,大家只好向师傅告退回家,如此众师兄弟方四散而别。王国良先生走在回去的路上,忽然想到:师弟们都回去了,这样师傅跟前则无人打扰,如此则可向师傅学拳了。于是王先生又回头向师傅家急奔而去。待到达师傅家后,其它师弟们也有返回来的,大家都抱着相同的心思,想方设法的这般费尽心机地学艺。整整一天,王映海师傅也不表态,谁也无法得到师傅的传授。在师傅家小坐后,见天色已晚,大家这回只好再次道别师傅返家。此真应了“好马不吃回头草”之语呀!
先生去祁县高升桢师傅处学习心意拳时,要翻两座山,有五十里的山路.这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晨起,先生帮卧床不起的师娘打理家务,高师傅则是天还未亮就单独出外练拳。待先生照顾好师娘,劈柴、生火烧水,準备好后。高师傅也就练完拳回来了,待高师傅做好早饭,师徒吃完饭后,高师方开始教授拳法。师徒这一练就是大半天。天长日久,高师对先生能刻苦的用功的精神十分满意,随着先生艺业的长进,高师又介绍其去祁县城有“武秀才”之称的段锡福先生处继续深造。
段锡福先生是戴氏心意拳第五代传人。生于1907年,卒于1982年,享年75岁。段锡福先生一生酷爱武术,他胸襟开阔、行侠仗义、虚怀若谷、德高望重,在武林界堪称一代名师,深受武林同仁尊敬爱戴。
段先生十九岁时,其父领他拜在了戴奎大师门下。时值民国十五年。从此段先生随戴师学艺二十五个春秋,深得心意拳真传,成为名闻三晋、包头等地的武林高手。1948年春,段先生由包头回到祁县。1956年公私合营参加了革命工作。工作之余,他经常和武林人士切磋武技,并开始收徒传艺。段师晚年着有《心意拳术学》书稿,祁县后人称此书为《戴魁心意拳谱》。

成就及荣誉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七年先生担任山西省**厅**教练。2001年在平遥古城国际武术比赛中,荣获戴氏心意拳自选拳金奖。2002年先生任祁县戴氏心意拳协会副会长,兼“驻清徐县分会”会长。 2004年在洪洞县“形意拳精英邀请赛”中,荣获戴氏心意拳短器械—铁筷子金奖。 2006年在和顺县“煤运杯”全国武术比赛中,荣获戴氏心意拳短兵器—铁筷子金奖。 2007年在太原市举行的“山西省首届国际传统武术邀请赛”中,荣获戴氏心意拳器械,自选拳,双项金奖。

武坛影响

二00六年七月,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在和顺举行比赛,在比赛场上,王国良先生一直认为当时的形意拳比赛规则是违反戴氏心意拳师训,有违心意拳原理的。作为赛会的特邀代表,以老拳师身份参加比赛的王国良先生,在大赛的规则上慷慨陈词:“这个规则是好,适合用于形意拳。但不能按此规则给戴氏心意拳评分,否则就是污辱了心意拳。心意拳应出手身具六象,束身时六合相聚,不拖泥带水。展身时脱得开,放得乾净利落。不应该像现在的比赛那样夹带长拳漂亮拳架赢取比分,这就好比长拳不象长拳,形意不像形意!应该按心意拳所具有的特点订立规则,按此评分方显公道!”就在与会者一片惊愕之际,王先生把自己对戴氏心意拳比赛规则的诸多意见提了出来,引起了会场上不小的震动。
王先生说道:“战胜他人不为强,让过他人方为高”。对于前来挑衅的人,王先生总是能避则避,不能避的,点到为止,从不伤人。人怕出名、树大招风,早已名声在外的王先生,难免会受到众人的议论。但不管褒贬,王先生均不发表意见。在他心里自有一番评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弟子:技击是戴氏心意拳之精华,亦是重要之内容,但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练拳者的身心健康。只要重武德,诸善奉行,功夫才会提高。如无高尚武德,则练不出上乘心意拳功。所以说心意是人,人是心意!如果一个人总是好胜斗狠,他的心就静不下来,又怎能进入心意拳“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之觉境!王先生说,最不好学的东西都是好东西,戴氏心意拳不好学,所以心意拳是最好的东西。如今,王国良先生正在不遗余力地把这个最好的东西传下去。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王国良(山西清徐戴氏心意拳第六代传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