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土偶木梗

土偶木梗

土偶木梗

土偶木梗(gěng):即土偶木偶,这里指泥塑木雕的神像。在《雷电颂》中象徵着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土偶木梗
  • 别名:土偶木偶
  • “梗”的读法:gěng
  • 注意:在《雷电颂》中象徵官僚统治集团

来源

  1.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将入秦,宾客莫欲其行,谏,不听。苏代谓曰:“今代从外来,见木偶人与土偶人相与语。木偶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土偶人曰‘我生于土,败则归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国届,而君欲往,如有不得还,君得无为土偶人笑乎?”孟尝君乃止。
  2. 《战国策·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孟尝君见之,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埏)子以为人。至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人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3. 孟尝君将西入秦,宾客谏之百通,则不听也。曰:“以人事谏我,我尽知之,若以鬼道谏我,我则杀(察?、试?)之。”谒者入曰:“有客以鬼道闻。”曰:“请客入。”客曰:“臣之来也,过淄水上,见一土耦人与木梗人语:‘子先,土也,埏子以为耦人,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子必沮坏。’应曰‘我沮乃反吾真耳。今子东园之桃,刻子以为梗,遇天大雨,水源潦并至,必浮子,泛泛乎不知所止。’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无以应,卒不敢西向秦。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幺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你,你东君,你是什幺个东君?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你,你红着一个面孔,你也害羞吗?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特别要烧毁你那匹马!你假如是有本领,就下来走走吧!(节选自《雷电颂》)

《雷电颂》

《雷电颂》为五幕话剧《屈原》中的第五幕,作者郭沫若,该篇曾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
历史剧《屈原》历史剧《屈原》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在当年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许多爱国者的共鸣。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最终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土偶木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