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天山(2011年戚健执导电影)
《守望天山》是由柳建伟编剧、戚健执导,周里京、艾丽娅、李熙等人主演的军事题材电影。该片于2011年7月2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讲述了普通战士陈玉柱为修筑新疆天山公路而牺牲的168位烈士义务守墓25年的故事。
该片获得第七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基本介绍
- 导演:戚健
- 编剧:柳建伟
- 主演:周里京,艾丽娅,李熙
- 发行公司:华夏电影公司
- 对白语言:国语
- 中文名:守望天山
- 外文名:The Watcher
- 製片地区:中国
- 拍摄地点:天山
- 拍摄日期:2010年10月11日
- 类型:军事题材
- 片长:120分钟
- 上映时间:2011年7月28日
- 色彩:彩色
- 主要奖项:第七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
- 线上播放平台:1905电影网
- 原着作者:党益民
剧情简介
陈玉柱出生在北方农村,从小受尽多种磨难,做梦长大了去当兵。他当兵的想法很特别,就想吃上白馒头。为了能当兵,母亲提着半篮子鸡蛋领着他去找大队书记。母亲让陈玉柱跪下喊书记"舅舅",书记心软,同意让陈玉柱当兵。
陈玉柱随部队开进天山,与战友们奋战在筑路工地。陈玉柱和班长郑树林很快建立了友好关係。一天,陈玉柱在烤馒头吃,听到集合的哨子,他顺手把半个馒头丢进了帐篷旁的污水桶里,跟着战友们跑了出去。后来被连长发现,批评了班长。班长从桶里捞出那半个馒头,当着全班的面一口一口吃下去。班长说,我们部队苦,老百姓比我们还苦,我们是从农村出来的,不能糟蹋粮食。班长知道是陈玉柱扔的馒头,却自己承担了责任。
有一天,部队在隧道里施工,天山忽降暴雪。一夜之间,施工部队和外界失去了全部联繫,给他们送粮送菜的汽车也出了车祸翻入山涧。上级以为他们能固守待援,这一百五十多号人却因此陷入绝境。连长指导员决定派人送信求救。班长郑树林、陈玉柱等四名战士执行这次任务。他们将仅剩的20个馒头装进挎包,在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陈玉柱爬不动了,请求班长把他留在雪地里。班长说不行,我背也要背你出去。当时,距离有人烟的地方还有几公里。大家都坚持不住了,倒在了雪地上。班长用颤抖的手拿出最后一个馒头,命令年龄最小的陈玉柱吃。陈玉柱靠这个馒头支撑着又走了几公里,被维吾尔老人救下,完成了报信任务。而班长和另两名战士却长眠在了雪地里。
陈玉柱退伍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到县里电影院收门票,后娶妻生子。班长的妻子带儿子来访,问丈夫牺牲在何处。她要去看一眼丈夫后带儿子改嫁,因为日子实在太苦。陈玉柱却无法说出班长长眠的具体地点。此事对陈玉柱震动很大。陈玉柱突然做出决定带妻儿返回天山。所有家人都反对,但无法阻止他。
陈玉柱回到天山后,才发现沿着修成的天山路几百公里,长眠着一百多名牺牲的战友。他决定把这些孤单牺牲的战友都搬到一起,搞个小烈士陵园,供亲人们和后来人前来弔唁。他下完这个决心后,就开始了与妻子磕磕碰碰的日子。
陈玉柱把第一批牺牲战友请下山后,专程去找班长已改嫁的妻子,告诉了班长现在长眠的地方。班长的妻子带儿子第一次来到天山脚下扫墓。此事让陈玉柱的妻子对丈夫的选择有了新的认识。转眼间,陈玉柱的儿子已长大成人。陈玉柱执意要让儿子考军校,影响了儿子的学习。儿子高考失利后,只能当兵,陈玉柱为此很高兴。此时,陈玉柱用二十年修建的烈士陵园里已经有了一百六十五名战友。陈玉柱打算再把最后的三名战友也找到。当年的连长离开天山二十年后重返天山。升任为总队长的老连长已接到奉命重修天山路的任务。他带队沿老路去看望牺牲战友时,却找不到一个碑。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忽然,老连长听说了陈玉柱的故事。面对一大片碑林,老连长跪下了。新路开工前,先头部队来到烈士陵园举行誓言仪式。几百名官兵向陈玉柱和长眠在烈士陵园里的一百多名战友敬礼。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陈俊贵 | 周里京 | ---- |
刘春秀 | 艾丽娅 | ---- |
青年陈玉柱 | 戚九洲 | ---- |
青年刘春秀 | 焦俊艳 | ---- |
青年李卫星 | 赵昂 | ---- |
郑树林 | 李熙 | ---- |
罗平 | 穆佳男 | ---- |
陈晓州 | 房冠宇 | ---- |
陈晓兰 | 王碧芳 | ---- |
老李卫星 | 孙学增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监製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道具 | 美术设计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灯光 | 录音 | 剧务 | 场记 | 布景师 |
---|---|---|---|---|---|---|---|---|---|---|---|---|---|---|---|---|---|---|
赵鹏、明振江、谷国庆(联合出品人) | 赵鹏、何建梁(总製片人) 钟乔镰、赵昂(製片人) | 赵鹏(总监製)、刘群安、王颖、谢萌 | 党益民 | 戚健 | 赵伟建、王馨芳 | 柳建伟 | 郑杰 | 程池、高颖 | 朱建龙、阴冬栗、孔令瑶 | 王雪生 | 卢凤才 | 刘清芳 | 冯艳、唐卓(助理) | 李光明 | 杨光、安韶峰 | 赵军安、韩笑迎、郭佩、孙耀国、赵丽侠、严明珠、黄秀梅、徐丹、陈敏 | 丁旸明 | 王祥忠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陈玉柱演员:周里京一名守护天山的普通战士,最初只是为了改善艰苦的生活参军,在经历了战友的生死离别后,最终选择回到了条件艰苦的天山,为修筑新疆天山公路而牺牲的168位烈士义务守墓25年,每天给他们敬酒、谈心、扫墓。为信守对战友生前的承诺,去战友们的家乡探望他们的父母和亲人。
- 刘春秀演员:艾丽娅陈玉柱的妻子,为了支持丈夫,和儿女们一起陪着陈玉柱在天山上吃苦受累,每天吃的是用天山上的积雪所融化的水,为了生计常常要满山遍野捡寻吃的,埋怨过丈夫搬回天山的坚持,最后理解了丈夫的想法后,一起守护牺牲战士们的墓地。
- 郑树林演员:李熙陈玉柱的班长,带领战友们在天山修筑公路,与陈玉柱的关係很好,替陈玉柱吃过被他扔进污水桶的半块馒头,在一次暴风雪中队伍与总部失联,主动承担起送信求援的任务,在大雪封山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班长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陈玉柱,他活了下来,而班长和其他战友却英勇牺牲。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 女主角艾丽娅在第一次看剧本的时候,在火车上感动得哭了,旁边的列车员怀疑她是不是遇到什幺过不去的事情。
- 该片在新疆冰天雪地里实地拍摄了两个月。
- 在拍摄的时候曾发生过一些危险,因为当时新疆没下雪,剧组为了製造雪景就用风机吹着演员,有一个演员差点休克。
获奖记录
年份 | 届次 | 奖项 | 类型 | 对象 | 结果 |
---|---|---|---|---|---|
2011 | 第七届 | 中美电影节 | 金天使奖 | 《守望天山》 | 获奖 |
幕后製作
《守望天山》根据党益民的同名报告文学《守望天山》改编。
最初的创意诞生于某个冬日的凌晨,当时已经获得几个文学奖的党益民从陕西关中渭南探亲回京,掏出一本书《守望天山》送给赵鹏。书上的那条红腰带吸引了他,尤其是上面的13个字。赵鹏用8个小时一口气读完了这本1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后深受感动,决定把人物原型陈俊贵的事迹搬上银幕。
电影总策划、总製片人赵鹏在谈到拍摄初衷时表示,陈玉柱是一个集北方汉子的忠厚,是军人纯洁的战友深情和老兵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品德为一身的天山之神的缩影,是抽象概念下的英雄。赵鹏希望通过《守望天山》的拍摄,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教材,呼唤重信守义、知恩图报的中国传统美德。
製作发行
联合摄製 | 北京中侨联文化交流中心 |
---|---|
八一电影製片厂 | |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 |
交通运输部直属机关党委 | |
中国致和文化有限公司 | |
联合出品 | 北京中侨联文化交流中心 |
八一电影製片厂 | |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 |
中国致和文化有限公司 | |
联合发行 | 八一电影製片厂 |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
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守望天山》展现了当代复员军人陈玉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献社会、感恩社会、重信守义的大爱之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腾讯网评)
该片在细微琐碎的生活细节里,在憨厚、执拗甚至怯懦的性格刻画中,为观众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真实心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今社会草根文化的反映,对比精英文化影响下的英模形象塑造,可以看出陈玉柱形象扎根现实的独特气质。
获奖

该片运用多人回忆和时空交错的叙述建构,在串起情节的同时重点塑造人物的精神境界。该片借用了纪录片和电视谈话节目的手法,浓缩了普通百姓情感逻辑的呈现方式,塑造出一位真实、生动、凝聚着传统美德的妻子形象,有非常强的感染力。 (中国经济网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守望天山(2011年戚健执导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