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路德维希·斐迪南德·冯·亥姆霍兹(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1821~1894)德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821 年8月31日生于柏林波茨坦,中学毕业后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未能进大学,以毕业后需在军队服役 8年的条件取得公费进了在柏林的王家医学科学院。学习期间,还在柏林大学听了许多化学和生理学课程,自修了P.S.M.拉普拉斯、J.-B.毕奥和D.伯努利等人的数学着作和I.康德的哲学着作。184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被任命为波茨坦驻军军医。这期间他开始研究生理学特别是感觉生理学。1847年他在德国物理学会发表了关于力的守恆讲演,在科学界赢得很大声望,次年担任了柯尼斯堡大学生理学副教授。亥姆霍兹在这次讲演中,第一次以数学方式提出能量守恆定律。在科学界赢得很大的声望,从而第二年被特许从军队退役,担任柯尼斯堡大学的生理学副教授。亥姆霍兹
能量守恆
他演讲的主要论点是:①一切科学都可以归结到力学。②强调了牛顿力学和拉格朗日力学在数学上是等价的,因而可以用拉氏方法以力所传递的能量或它所作的功来量度力。③所有这种能量是守恆的。亥姆霍兹发展了迈尔(Julius Robert Mayer)、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等人的工作,讨论了已知的力学的、热学的、电学的、化学的各种科学成果,严谨地论证了各种运动中能量守恆定律。这次讲演内容后来写成专箸《力之守恆》出版。在柯尼斯堡工作期间,亥姆霍兹测量了神经刺激的传播速度,发表了生理力学和生理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1851年他发明了眼科使用的检眼镜,并提出了这一仪器的数学理论。1855年他转到波恩大学任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出版了《生理学手册》第一卷,并开始流体力学的涡流研究。1857年起,他担任海德堡大学生理学教授。他利用共鸣器(称亥姆霍兹共鸣器)分离并加强声音的谐音。1863年出版了他的巨着《音调的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