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华东外语教学论坛

华东外语教学论坛

《华东外语教学论坛(第4辑)》是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年会暨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编,由2009年4月份在威海召开的预备会议选定,包括安徽省、福建省、江苏省、江西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各个学会所推荐的论文,总计48篇,涵盖了外语教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学理论研究、文学与翻译研究等方方面面,分作“语言与文化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外语学习研究”、“翻译与翻译教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五个部分。 论文的编排,每一个部分都是首先按照省份,然后按照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序的。

基本介绍

  • 书名:华东外语教学论坛
  • 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页数:566页
  • 开本:32
  • 定价:48.00
  • 作者:杨敏 王俊菊
  •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44615502, 9787544615501
  • 品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华东外语教学论坛(第4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步伐,华东地区高校的外语教育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华东外语教学论坛》为该地区高校的广大外语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学术成果、交流教学经验的广阔平台。
《华东外语教学论坛(第4辑)》收录了华东六省一市外文学会遴选的48篇论文,分为“语言与文化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外语学习研究”、“翻译与翻译教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五个部分,学术理论新颖,涉及领域宽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华东地区高校外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图书目录

语言与文化研究
论英语韵律特徵与有效交际的关係
《中国丛报》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
浅析当代美国大众文化的缘起
“疼痛”语言研究综观

外语教学研究
大学英语合作式学习的评价与改进——一次小组合作学习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
消极、积极辞彙的心理组织与表征及其教学启发
大学英语教学与辞彙附带学习-
人文与科技视野下理工高校外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日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互动模式探析
日语学习者多媒体配置信息的套用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内涵与意义
从过程模式理论看外语写作教学闰秋燕
基于二语习得及教学重点下的英语语音监察思考
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互动研究
以德语大二教学为例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快乐哲学
语言系统观与综合式互动辞彙习得系统的构建
学生为授课主体的互动式英语辞彙教学研究
PETS教材评估指标构建及套用研究
浅析如何激发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连线主义下的计算机辅助英语视听说教学
複合互动外语教学模式反思与探究
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浅谈英语专业低年级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课堂研究性项目教学实证研究
创建“三合一”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服务性学习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定整合
英语专业学生本土沟通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以一高职学生实习中的沟通为例

外语学习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空间介词in误用的认知隐喻解读”
中国英语学习者取词拼写中语音意识与视觉印象互动研究
从议论文的开篇看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刍议
在“英语寝室”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二语写作焦虑与写作任务相关性研究

翻译与翻译教学研究
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大学校训翻译中的指导作用浅谈口译的记忆与笔记
语境在翻译中的制约作用
商务翻译应以归化为主
译者在对话过程中对原着作者及原着的把握——以《简·爱》中译本为例
试论口译员的策略能力及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口译负荷的认知研究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案例教学法对套用翻译教学的启示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外国文学研究
霍尔顿的困厄与求索——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分析
《觉醒》叙事层面的颠覆策略
《欢乐之家》的权力结构
戴·赫·劳伦斯“血性意识”哲学内涵管窥
论《在西方的眼睛下》的双重叙述手法
爱的呼唤——评D.H.劳伦斯的《木马赢家》
种族关係的解构与构建——读托妮·莫里森的《宣叙》
历史的回音:哈罗德·品特的《从灰到尘》

文摘

二、早期中美文化交流状况
2.1 早期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
中国人对美国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早在明朝万曆年间就有中美关係方面的文献记载。1602年,利马窦就在向明廷进献的《万国图志》中介绍了亚墨利加洲(美洲)。此后,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汤若望等先后在他们的作品里介绍了美洲情况。这些书籍,对中国人扩大视野,了解包括美洲在内的世界,从理论上来说原本是有价值的。可是,封建统治者们却斥之为“多诞之莫信!”。即使到清代,乾嘉学者也将介绍西方世界的书籍说成是“意在夸大其教,故语多粉饰失实”。对这类书籍不屑一顾。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美国的直接了解极为贫乏,中国虽然也早有人漂洋过海或接触来华的美国商人,但很少有人关注美国这个国家。1795年,美国商人奥多尼尔在从广州返回美国的船上僱佣了3名中国海员,他们曾在美国东海岸巴尔的摩登岸。这三个人分别叫“亚官”、“亚全”和“亚成”,他们在费城住了10个月才返回亚洲。@但遗憾的是,这些人竟没有记录任何关于美国的情况。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关注西方世界的变化。其中一批代表中国走向的进步知识分子首先开了了解西方的先河。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在收集西方国家情报、翻译西方出版的着作时,打破了中国对西方世界隔绝无知的状态。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着作如:《四洲志》、《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先后问世,成为向中国人介绍西方世界的第一批着作。这个时期,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美国的认识,是建立在中美人民之间已经有了相当了解的基础上的。

序言

本期论文集是第六届华东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年会暨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编,由2009年4月份在威海召开的预备会议选定,包括安徽省、福建省、江苏省、江西省、山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各个学会所推荐的论文,总计48篇,涵盖了外语教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学理论研究、文学与翻译研究等方方面面,分作“语言与文化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外语学习研究”、“翻译与翻译教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五个部分。
论文的编排,每一个部分都是首先按照省份,然后按照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首字母顺序进行排序的。
翻开本论文集,各位作者的真知灼见不时跳入眼帘,读来令人深思,并油然而生相聚畅谈之念。为组织审定论文,各省、市学会负责人付出了辛勤汗水,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纪玉华教授、吴建平教授提供了细緻、周全的论文编写规範;为出版论文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同志不厌其烦,做了大量工作。满怀着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在此致以我们诚挚的谢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华东外语教学论坛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