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

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

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

《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是现代毛崇杰编着的一部哲学着作。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
  • 创作年代:现代
  • 作者:毛崇杰
  • 类别: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地研究席勒美学思想的学术专着。全书共分为五章,分别探讨了席勒的人本主义思想及其根源,席勒的唯心主义美论、美戚论、艺术论以及席勒美学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影响等问题。作者认为,席勒的美学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人本主义的救世主义。席勒第一个在美学中提出了人本主义原则,并以此为出发点、为核心,为归依,建立了一整套关于人的美感教育的理论。席勒的人本主义思想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自由观,而这正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据此,席勒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认为“美是自由的显现”;美感是“自由的快感”,艺术表现为想像力的自由等等。在席勒那里,完善的人性只是一种似有似无的可能性,要使之从理想变成现实就要靠美。因此,美“通常起着如同我们最初的造物主那样的作用”。从完善的人性只是一种非观实的可能性的见解出发,席勒把现实的人看作是异化的人,美的神学作用就在于克服人的异化,实现人性的复归。这样,席勒实际上一方面否定了艺术美感的神学奴婢地位,另一方面却又将美、艺术的作用无限夸大,使之又成了一种新的救世主。从席勒美学思想表述的形式上看,作者指出,席勒美学的独特性表现为美文学的特点。因为席勒的美学既不象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那样在批判哲学体系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也不象黑格尔的《美学》那样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席勒的美学文章都是单篇论文,其中哲学内容与美学内容交汇在一起,互相渗透,难割难分。为此,本书作者为了叙述的方便,便把席勒单篇美学沦文的结构力·散,将哲学、美学等内容梳理出来分别力口以论述,力求从整体上揭示席勒美学思想的系统性、严格性与内在一致性。在对席勒的美学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影响的分析中,作者认为,席勒在德国古典哲学及美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桥樑作用。黑格尔曾评价道,席勒的最大功劳就在于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观性与抽象性,敢于设法超越这些局限,在思想上把统一号和解作为真实来了解,并且在艺术里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解。至于席勒美学的现代影响,作者指出,从主客体的关係上来看,席勒的人本主义唯心主义美论,尤其是他的外在化概念,被西方现代美学推向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成为了一种自我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这是席勒唯心主义美学的现代悲剧;有关席勒美学中的救世主义,则对二次大战后的西方美学,特别是存在主义美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席勒在《伊露息丝的节日》一诗中提到的人的“无家可归”的状态,现已几乎成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想中泛异化论的通义。而泛异化观念必然导致救世主义,于是,席勒的美学救世主义便在现代西方又找到了它的响亮的回声。海德格尔就曾宜称,只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那就是诗。由上可知,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对现代西方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波及到我国的美学界。
因此,认真研究席勒的美学思想,批判地继承这笔珍贵的财富,不仅对于研究席勒美学、德国古典美学、西方现代美学,而且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本书对席勒的美学思想所作的全面、系统而又具体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其价值也正在于此。

出版信息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2.5万字,责任编辑:黄治正。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