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与艺术
宗白华先生是中国当代融通中西的着名的美学大家,对中国书法绘画及艺术中的意境、空灵、时空意识和西洋的雕塑、悲剧等艺术形式有独到的见解。本书蒐集了宗白华先生重要的美学论文及重要译作,涉及美学原理、中国艺术、西方美学等众多类别,是学习美学与艺术的必读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美学与艺术
- 类型:艺术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67507498
- 作者:宗白华
- 出版社:华东师範大学出版社
- 页数:394页
- 开本:16
- 品牌:北京华辉文化传媒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当代着名美学家宗白华谈美学与艺术
阐发中国艺术境界,融通中西美学的杰作
书画雕刻鉴赏的最佳入门书
阐发中国艺术境界,融通中西美学的杰作
书画雕刻鉴赏的最佳入门书
作者简介
宗白华(1897—1986),曾用名宗之櫆,字白华、伯华,祖籍浙江义乌(籍贯江苏常熟),出生于安徽安庆。中国当代着名的美学家、哲学家、诗人。1920到1925年留学德国,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回国后,自1927年代起先后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着有《美学散步》、《艺境》、《流云小诗》等书,其着述及译着集结为《宗白华全集》。
媒体推荐
美从何处寻
啊,诗从何处寻?
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流云》小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某尼悟道诗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蹤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幺,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蹤迹。”……
宋朝某尼虽然似乎悟道,然而她的觉悟不够深,不够高,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已经盎然有春意,假使梅花枝上已经春满十分了。她在踏遍陇头云时是苦闷的,失望的。她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心的圈子里了。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蹤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蹤迹。他的书法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不仅是大宇宙,小小的事物也不可忽视。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準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慾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藉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啊,诗从何处寻?
从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从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从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流云》小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某尼悟道诗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蹤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幺,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蹤迹。”……
宋朝某尼虽然似乎悟道,然而她的觉悟不够深,不够高,她不能发现整个宇宙已经盎然有春意,假使梅花枝上已经春满十分了。她在踏遍陇头云时是苦闷的,失望的。她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心的圈子里了。只在自己的心里去找寻美的蹤迹是不够的,是大有问题的。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大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蹤迹。他的书法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不仅是大宇宙,小小的事物也不可忽视。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现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準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慾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藉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图书目录
一、美学散步
美学的散步
美从何处寻
漫话中国美学
美学与艺术略谈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
论素描———孙多慈素描集序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
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
艺术形式美二题
美学与趣味性
艺术与中国社会
略论文艺与象徵
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
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
近代技术的精神价值
技术与艺术
———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上的演讲
二、中国艺术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
———为第三次全国美展写
中国艺术三境界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清谈与析理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荷马史诗中突罗亚城的发现者希里曼对
中国长城的惊讚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徐悲鸿与中国绘画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三、西洋美艺
歌德之人生启示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形与影———罗丹作品学习札记
哲学与艺术
———古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
文艺复兴的美学思想
康德美学思想评述
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遍人性
单纯的自然描摹·式样·风格
席勒和歌德的三封通信
温克尔曼论雕刻
四、美学杂论
我和诗
我和艺术
学者的态度和精神
说人生观
新诗略谈
恋爱诗的问题———致一岑
乐观的文学———致一岑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团山堡读画记
读《论美》后一些疑问
论《游春图》
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
美学的散步
美从何处寻
漫话中国美学
美学与艺术略谈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关于山水诗画的点滴感想
论素描———孙多慈素描集序
悲剧的与幽默的人生态度
戏曲在文艺上的地位
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
艺术形式美二题
美学与趣味性
艺术与中国社会
略论文艺与象徵
略谈艺术的“价值结构”
中国青年的奋斗生活与创造生活
近代技术的精神价值
技术与艺术
———在复旦大学文史地学会上的演讲
二、中国艺术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中西戏剧比较及其他
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
———为第三次全国美展写
中国艺术三境界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音乐寓言与音乐思想
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清谈与析理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略谈敦煌艺术的意义与价值
荷马史诗中突罗亚城的发现者希里曼对
中国长城的惊讚
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
徐悲鸿与中国绘画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三、西洋美艺
歌德之人生启示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看了罗丹雕刻以后
形与影———罗丹作品学习札记
哲学与艺术
———古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
文艺复兴的美学思想
康德美学思想评述
黑格尔的美学和普遍人性
单纯的自然描摹·式样·风格
席勒和歌德的三封通信
温克尔曼论雕刻
四、美学杂论
我和诗
我和艺术
学者的态度和精神
说人生观
新诗略谈
恋爱诗的问题———致一岑
乐观的文学———致一岑
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
团山堡读画记
读《论美》后一些疑问
论《游春图》
关于美学研究的几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