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光华。

基本介绍

  • 书名:《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 作者:林光华
  • ISBN:978-7-300-21328-6
  • 定价:¥52.00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01
  • 装帧:平
  • 开本:16

内容简介

《老子》之道为什幺“不可说”?如何说“不可说”之道?这是《老子》注疏、诠释与研究史上的大问题。如何突破主客对立的二元论的认识模式,用现代话语将其描述清楚,提供一个既契合《老子》又能嵌入现代哲学话语体系的诠释,是本书的问题意识。本书选取了三个古代的诠释个案、三个当代的诠释个案,用比较的方法,检省这些诠释及其方法论。《老子》中有“常道”与“非常道”之分,前者是非对象化的,后者是对象化的。“非对象化之道”是《老子》的重心,它不是绝对的不可说,而是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去说,老子本人提供了这样的言说典範。非对象化的“常道”具有四个特点:动而无死、生而无名、妙而可观、虚而可法,这正是其不可对象化地进行言说的原因,其提醒后世在理解与解释“常道”时既要藉助语言又要超越语言。由“非对象化”之道延伸出来的规律之道、处世之道与治国之道构成了《老子》的宇宙论、人生论与治国论。

图书目录

目录
导论
第一节《老子》疑难
第二节《老子》之道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本书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道的古代诠释範例分析
第一节《老子》之道的四个特点
第二节庄子:由“道”而“大”
第三节韩非子:由“道”而“理”
第四节王弼:由“道”而“无”
第二章道的当代诠释範例分析
第一节冯友兰的原理说
第二节牟宗三的境界说
第三节张祥龙的境域说
第三章《老子》的非对象化之道
第一节恆动:《老子》第一、五、八章诠释
第二节自然:《老子》第二十五、六十四章诠释
第三节创生:《老子》第四十二章诠释
第四章非对象化之道与万物
第一节道在物中:道与物的关係
第二节引导:道与人的关係
第三节复朴:符合道的社会
第四节不仁:符合道的德
第五章 《老子》诠释方法论初探
第一节刘笑敢的“两个定向”理论
第二节诠释的本质:兼谈“非对象化”
第三节从历史的还原到诠释的还元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