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课程思潮研究
《西方课程思潮研究》是201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是对20世纪初以来西方课程思潮的一次全面、系统的历史性反思与发展性思考,将课程思潮及其相关课程理论置于广阔的社会大背景下,历史、辨证地梳理各类课程思潮产生的社会基础、历史文化背景、思想理论渊源、主要特徵、基本主张等。
基本介绍
- 书名:《西方课程思潮研究》
- ISBN:9787107243066
- 页数:430
- 定价:40.10元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4
内容简介
《西方课程思潮研究》内容简介:迄今为止,关于“课程思潮”的系统分析与梳理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课程思潮”为关键字的学术期刊论文并不多见,而以“课程思潮”为研究主题的专着或教材也难以寻觅。与“课程思潮”相关的研究有“教育思潮”、“教育思想”、“课程流派”和“课程改革”研究。其中,中外教育思想和教育思潮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与课程思潮研究相对接近的当是“教育思潮”,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中也会涉及教育思潮、课程思潮对课程变革的实际影响。毕淑芝等主编的《当今世界教育思潮》,将教育思潮理解巨观和微观两大类型,介绍了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教育的个性化思潮、终身学习思潮、全民教育思潮、“被压迫者教育学”思潮、女童教育思潮。该研究思路清晰,教育思潮主次关係明确,对教育思潮的评价也较为全面,并适当分析了其对于我国教育教学的影响。
“课程流派”研究与课程思潮最为接近。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从课程哲学角度对美国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範式、要素主义课程範式、解构主义课程範式、人本主义课程範式、主导课程範式、实践的课程範式、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範式和后现代主义课程範式进行了深入剖析,是迄今为止课程流派研究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
课程思潮,在课程和哲学的交叉点上。基于不同哲学见解和思想的课程观零零碎碎,有的观点没有见诸实践,有的观点则在实践中影响很大,在课程研究与实践领域长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们选择课程思潮所包涵的课程思想或主张、流派或理论,就注重在哲学思想或者在实践中的影响,凡是影响大、流传广、辐射力强的课程思想、理论和思潮,均纳入研究範围。
作品影响
2013年10月,该书入选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