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村(山东省平阴县洪範池镇张海村)
张海村位于洪範池及洪範池镇政府西南约500米处,现属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洪範池镇。
村西的西山西麓为东平县旧县乡的地界,村南边为南侯庄村,北边为周河村,东北方为西池村;村东浪溪河东岸的耕地东与书院村相接,东南方古扈国都城遗址的东边是东峪北崖村的地,南边隔河相望是扈泉。
村庄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耕地近100公顷,人家300多户,人口1000余人,姓氏有张、孟、李、郎、任、杜、牛、王、侯、梅、吴、贺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张海村
- 外文名称:Zhanghai
- 别名:张家海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洪範池镇
- 下辖地区:北崖,南崖(西崖),东崖
- 政府驻地:村西北角
- 电话区号:0531
- 邮政区码:250405
- 地理位置:洪範池镇政府西南
- 面积:1.6平方公里
- 人口:1000余
- 方言: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平阴方言
-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张海西山黑山顶,张海水库,二鼓山大空王佛石刻,古扈国都城遗址
- 车牌代码:鲁A
张海村因“明朝永乐年间张海迁此立村遂谓之”。
张海村碑背面

张海村在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后期有4个生产队,村子被下大雨时西边山上和坡地里流下的大水沖刷出的一条大沟分为南北两半:沟北边的叫北崖(本地异读为yái),西半部为1队,几乎全部是张姓住户;东半部为2队,有张、孟两个大姓,还有梅姓;沟南边的东半部叫东崖,为4队,有孟、任、杜、郎四姓;沟南边的西半部被北崖的人称为南崖,被东崖的人称为西崖,对外村人自称一般说南崖,为3队,主要有李、张两姓,还有牛、郎、王、侯、吴、贺六姓。
洪範池镇张海村卫星地图

村西约1公里处有一属洪顶山支脉的山,山峰海拔338米。山名有好几个,因有一传说是黑旋风李逵曾经驻扎过的山口叫黑风口,故名黑风口山,而实际上李逵驻扎过的黑风口应当在梁山主峰虎头峰之北;因山顶形似马鞍,故名马鞍山;但本村人一般根据地理方位称呼,因山在村的西边叫的最多的好像是西山。山的顶部叫做黑山顶。村的西南有一小山,叫小南山(本地人将小山的“山”异读为shair);村的西北有一小山,叫小北山;小北山西边的小山叫二鼓山;再往西的小山叫三鼓山。
有个顺口溜是根据张海村南崖的张玉灿口述纸坊村老艺人于传斌(绰号于小辫儿)的说唱整理的,讲的是张海村西的地形:出西门,下西山,三个小山紧相连,大沟两边种庄稼,过了长岭是牛栏,炮台上去金銮殿,鸡窝狗窝在下边,李逵把守黑风口,洪顶支脉马鞍山。
村子东边为由南边南刘庄村流来的浪溪河支流和东南方东峪南、北崖村流来的的浪溪河支流汇集成的浪溪河(北流到纸坊村后又与另一支流汇合);村东北为汇泉水库,储水较多;村东南的水域是张海水库。村东和村南、村北的耕地可以水浇,从村里上西山是一溜上坡,水浇困难。
张海村在春秋时为扈邑之地,村东南约千米处是古扈国都城遗址,相传为鲁庄公、齐桓公会盟处。据《春秋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十有二月甲寅,公会齐侯盟于扈”。
二鼓山上的“大空王佛”摩崖石刻

北齐高僧安道一刻写在二鼓山西南部近乎水平的石崖上的“大空王佛”4个字长度为6.5米,宽度为2.3米,在大空左侧题刻“河清元年造”,在佛字末一竖笔两侧分别题刻“比丘僧太”和“道颙”、“僧安一”、“程伯仁”等,虽历经千余年,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安道一所写的“大空王佛”在洪範池镇以扈泉为中心,东南西北4座山上都有,其中以此处4字规模最为宏大。4个字用笔大起大落,端庄雄浑,末一竖笔呈“飞白”状,又使其多了几分“飘逸洒脱”韵味。此摩崖石刻现已盖屋保护。
地图信息
地址:济南市平阴县一五二县道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张海村(山东省平阴县洪範池镇张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