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龙溪李家大院

龙溪李家大院

龙溪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距衡昆高速公路出口1500米,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历经80余年陆续建设至万曆十年(1583)才全部建成,是目前祁阳乃至永州年代久远、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民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龙溪李家大院
  • 地理位置:祁阳县潘市镇龙溪村
  • 占地面积:23792平方米
  • 景点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龙溪李家大院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院仅指上、下院和李氏宗祠。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繫的整体,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由房屋48栋组成,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向排列,李家大院以高大的象牙山为衬托,山上绿树成荫、苍翠欲滴,因此,从外院角度看到的全是翘角屋垛,给人以展翅欲飞的动感。
宗祠内地面都是用青砖铺设,樑柱用材粗犷,柱础多为石质,木柱多为古树所制。听村民说李家大院内这样的古木大柱共有48根,传说会出48个大官。高大的厅堂、精緻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另一种象徵。 精美的木雕石雕摇钱树李家大院砖雕、木雕、石雕都十分精美。整个大院有1200多个花窗,150个柱礅,都是精雕细刻,美轮美奂,无一重複。李家大院最有特色的是它的木雕梅花错(又称冰凌梅花格)、石雕摇钱树,其形制之美、保存之完整,在国内罕见。由于李家大院紧靠山脚,大院的防洪排水和防潮湿都要处理完美,家家有排水阴沟,院外有排洪渠,所有地面都铺设了方形青砖用以防潮,设备齐全。象这样紧靠大山边而筑的砖木结构的古屋,保存这幺多年依然不倒塌,说明它的防火防水防潮设定的非常完美到位。
龙溪李家大院
这座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村落,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寻幽访古。湖南副省长贺同新、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实地考察后赞道:“北有张谷英,南有李家院”。
电视剧《陶铸》、《故园秋色》曾在此选景拍摄。

龙溪村

龙溪村因从李家大院背后的象牙山流下来的小溪而得名。李家大院始建于元末明初,现存院落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至万曆十年(1583),陆续建设了85年,可以想见其规模之宏大。建这个院子的李氏先祖叫李文敬,是个做木材生意的大商人,因生意兴隆,家运亨通,于是率二子九孙创建了这份家业。飞檐斗瓦 大院背山面水而筑,体现了建筑与山水和谐相处的湘南民居特色。现保存完好的房屋有36栋,游亭17座,大厅36间。房屋为砖木结构,翘角飞檐、雕樑画栋、古色古香。院内天井既通风采光,又起排污泻洪作用。房屋布局纵横有序,讲究通风透气,正、横屋之间有阶巷四达。龙溪李家大院原由老屋院、吊竹院、上、下院和品字书屋组成。现存的李家大院仅指上、下院和李氏宗祠,全院大部分房屋为直向排列,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户户相连,井然有序。整个上下院是一个相互联繫的整体,有游亭、巷道或阶檐相通。与大多数宅院坐北朝南的坐落朝向相异,龙溪李家大院大多是大门朝北。据说是生意人的禁忌:五行中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不吉利,所以中国古代流行“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李家祠堂进士牌匾 走进位于大院正前方、坐西朝东,三进三厅的李家祠堂,可以看到祠堂前竖着代表功名的旗桿石,门厅外的门斗之上高挂“五品军功”、“进士”、“武异都尉”等文官武将功名牌。儘管李氏家族以经商起家,但值得炫耀的家族光荣还是这仕途功名。
龙溪李家大院龙溪李家大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龙溪李家大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