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高情商学生的7堂必修课
《培养高情商学生的7堂必修课(教师实践版+新版)》是一本足以改变教师心态和学生世界观的书。情商培养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决定一个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人一生的心理智慧,最终决定人一生的走向与成就。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流畅,获得阳光心态,缔造和谐师生关係,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培养高情商学生的7堂必修课(教师实践版+新版)》总结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大脑与情绪方面最新研究成果,以情商的概念为分析框架,把情商阐释为具体的5项能力培养: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识别他人、自我激励、交际技能。并根据教师教育的特点,设计出在课堂上切实可行的7项情商教学策略,以及实际操作方法,帮助千万教师拆掉思维里的墙,提高学生情商,教学豁然开朗,成绩大幅提升,最终收穫一群热情、睿智的学生,一个高效、快乐学习的课堂。超值附赠学生情商小测试,助你检验教学成果,与学生积极互动。
基本介绍
- 外文名:Seven Successful Strategies to Promot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 Classroom
- 书名:培养高情商学生的7堂必修课
- 作者:玛兹雅·潘朱 (Marziyah Panju)
-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 页数:169页
- 开本:16
- 译者:薛妍
- 出版日期:2009年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0686088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培养高情商学生的7堂必修课(教师实践版+新版)》编辑推荐:畅销书《情商》教师实践版,情商教学培训专用教材,掌握了书中的方法,你就掌握了课堂,成就学生卓越人生!教师有效管理情绪,提高学生思考技能、社交能力,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情商必修课。情商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商作用只占20%,而情商作用却占80%,情商才是人生成就的真正主宰。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玛兹雅·潘朱 译者:薛妍
玛兹雅·潘朱,剑桥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英国名师。有20多年的教育和管理经验,对青少年的情商培养有特别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经常在英国为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举办讲座和培训课,影响很大,深受喜爱。
玛兹雅·潘朱,剑桥大学教育学研究生,英国名师。有20多年的教育和管理经验,对青少年的情商培养有特别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经常在英国为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举办讲座和培训课,影响很大,深受喜爱。
专业推荐
媒体推荐
本书具有高度可读性,阐释了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最新发现。
——《旧金山纪事报》
一部睿智、新奇的着作,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费城问向者报》
——《旧金山纪事报》
一部睿智、新奇的着作,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费城问向者报》
名人推荐
着名成功学家卡内基曾经说过,成功是由15%的专业技能与85%的为人处世构成的。我更愿意解读为:在现代社会,情商对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情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一个拥有良好情商的人不仅能承受各种心理压力,更能够坦然面对竞争,创造成功的机会。
——胡邓博士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心理专家
——胡邓博士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心理专家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什幺是情商
第二部分构成情商的5大要素
自我意识
自我控制
考虑他人感受
自我激励
交际技能
第三部分提高情商的7堂课
第1堂课:学习环境: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是首要保证
第2堂课:情绪语言: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感受
第3堂课:维繫关係:充满关爱的关係可以改良学习氛围
第4堂课:情绪证实:缓解学生的内心压力
第5堂课:积极参与:实现真正的沟通
第6堂课:思考技能:高层次思维让学生越来越聪明
第7堂课:及时反馈:让大脑快快动起来
附录情商小测试
第一部分什幺是情商
第二部分构成情商的5大要素
自我意识
自我控制
考虑他人感受
自我激励
交际技能
第三部分提高情商的7堂课
第1堂课:学习环境:安全积极的学习环境是首要保证
第2堂课:情绪语言: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感受
第3堂课:维繫关係:充满关爱的关係可以改良学习氛围
第4堂课:情绪证实:缓解学生的内心压力
第5堂课:积极参与:实现真正的沟通
第6堂课:思考技能:高层次思维让学生越来越聪明
第7堂课:及时反馈:让大脑快快动起来
附录情商小测试
序言
前言
我们教育体制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教育要反映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不断革新的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正经历着迅速的变化。最后的结果是工作场所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每个小组都要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彼此有效交流才可以完成工作。通过在课堂上教导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在这个世界中生存的準备,这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可以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塑造学生并教导学生如何控制愤怒,尊重他人的感受,如何化解矛盾,进行自我激励,等等。因此,如今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就是必须把“硬技术”和“软技能”(与理论事实相对应的人际技能)相结合。学校要致力于培养出“全才”——于学校所学必须要融入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中。
除此之外,目前针对教育制定的课程标準已经意识到并承认了“软技能”在让所有孩子都取得更大的学习成就方面的重要性,英国政府开展了针对国小的社会与情绪教学计画(SEAL: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并于2007年将该计画在中学推广,突显了他们对社会及情绪技能的重视,并且把这个技能看作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
我个人很想了解情商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它和学习的关係,一开始喜欢不过是出于自己挥之不去的直觉。我曾经是个国小教师,不仅关心学习内容,也一直都对学习方法很感兴趣。我注意到学生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有效沟通,就总是会反覆出现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精神萎靡,效率低下。我很快意识到如果不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根本无法学习。不仅如此,我认识的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也都是处于积极的人际关係中。我们喜欢和在乎一个人,才会从他那里学到东西;而我们却不知道为什幺总假装在学校里这些都不重要。
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以为学校里的学习和我们的情绪几乎没有任何关係。随着近年来神经学方面取得的进步,我们现在了解到大脑中各个情绪中心和负责认知学习的大脑新皮层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一个想学习的孩子如果陷入沮丧情绪中,学习的中心就会暂时受到抑制,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放在引发烦恼的源头上。因为注意力本身容量有限,这样孩子的听力、理解力以及对教师和书本上的话的记忆力就大大降低了。简而言之,情绪和学习之间是有直接联繫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明白情商在课堂中的作用。
进一步讲,随着考试改革运动在我们的校园里全面展开,人们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对待责任的态度,将情商教育带进课堂这个想法要比以前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有用。情绪对于大脑来说要比高层思维技能更重要,更有影响力。情商的关键在于让情绪为我们服务,而不是对我们不利。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都会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没有情商,学生无法正确听从指示,总是开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而且很难和大家合作。这幺说来,情商有可能帮助学校处理好教与学的各种问题。
情商的历史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紧迫性。一方面,如今大部分教师既没有在大学里接受过关于情商的培训,进入学校教学以后也没有正式学习过这方面的技能。儘管如此,他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以个人教学方法的形式触及过情商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使用的技巧可能和情商理论的主张相违背,比如说给学生负面的反馈,使用讽刺的语言,或者连自己也没有培养出有效控制愤怒的技巧。
教师要满足课堂上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他们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多年来一直都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在这之中看到了缺少情商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同时也看到了运用情商如何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髮展成了全面型人才,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如果学生的感受影响到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那幺教师就应当对学生的情绪施加积极的影响。最后,教师要明白情商到底指的是什幺,如何培养它以及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发挥作用。
一旦把情商带进课堂,学生和教师的关係就发生了转变,解决问题变得自然而然,多样性获得了尊重和重视,民主和团队合作气氛异常活跃。有些教师意识到高效课堂教学要靠“由内向外”的发展,想对这个流行概念有些粗浅认识,并且掌握一些可以使用的实际工具来提高学生情商,这本书就是为他们而设计的。
虽然关于情商的理论书籍多如牛毛,但是有些教师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啃那些厚厚的书籍,能供他们随手翻阅就感到简明好用的书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面世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儘量使这本书在信息量丰富的同时,还能做到言简意赅。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情商的概念,追溯了它的历史,突出了它的重点,总结了衡量情商的方法,然后讨论了课堂上学习情商的有关问题。
第二部分给出了理解情商能力的框架,说明了在课堂上培养这些能力的几个方法。
第三部分是关于我提出的7堂必修课,为的是让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来提升学生的情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虽然这些策略都是根据关于情商的文献中基本的说法发展而来,但它们也是通过我的个人理念和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些策略都是经过尝试和证实的方法,为的是能将情商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并且符合想像中一个忙碌课堂的实际情况。
通过和刚刚获得教师资格的教师进行讨论,我发现教师们需要的其实是关于如何在课堂上套用情商技能的实际方法。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都把这个终极理想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培养高情商学生的7堂必修课》很容易学会,方便教师浏览,目的是要儘可能轻鬆、快速,并有效地提高和使用情商。
我还在这本书里加了附录,详细列举了如何进行“情商自检”,分为两部分:设计了一些提问和小测验,可以用来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情商。
我们教育体制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教育要反映我们周围的世界。在不断革新的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正经历着迅速的变化。最后的结果是工作场所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每个小组都要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彼此有效交流才可以完成工作。通过在课堂上教导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在这个世界中生存的準备,这是学校教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可以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塑造学生并教导学生如何控制愤怒,尊重他人的感受,如何化解矛盾,进行自我激励,等等。因此,如今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就是必须把“硬技术”和“软技能”(与理论事实相对应的人际技能)相结合。学校要致力于培养出“全才”——于学校所学必须要融入学生的心灵和思想中。
除此之外,目前针对教育制定的课程标準已经意识到并承认了“软技能”在让所有孩子都取得更大的学习成就方面的重要性,英国政府开展了针对国小的社会与情绪教学计画(SEAL:Social and Emotional Aspects of Learning),并于2007年将该计画在中学推广,突显了他们对社会及情绪技能的重视,并且把这个技能看作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因素。
我个人很想了解情商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它和学习的关係,一开始喜欢不过是出于自己挥之不去的直觉。我曾经是个国小教师,不仅关心学习内容,也一直都对学习方法很感兴趣。我注意到学生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有效沟通,就总是会反覆出现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精神萎靡,效率低下。我很快意识到如果不去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根本无法学习。不仅如此,我认识的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也都是处于积极的人际关係中。我们喜欢和在乎一个人,才会从他那里学到东西;而我们却不知道为什幺总假装在学校里这些都不重要。
我们大多数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以为学校里的学习和我们的情绪几乎没有任何关係。随着近年来神经学方面取得的进步,我们现在了解到大脑中各个情绪中心和负责认知学习的大脑新皮层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一个想学习的孩子如果陷入沮丧情绪中,学习的中心就会暂时受到抑制,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放在引发烦恼的源头上。因为注意力本身容量有限,这样孩子的听力、理解力以及对教师和书本上的话的记忆力就大大降低了。简而言之,情绪和学习之间是有直接联繫的。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明白情商在课堂中的作用。
进一步讲,随着考试改革运动在我们的校园里全面展开,人们越来越重视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对待责任的态度,将情商教育带进课堂这个想法要比以前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有用。情绪对于大脑来说要比高层思维技能更重要,更有影响力。情商的关键在于让情绪为我们服务,而不是对我们不利。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都会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没有情商,学生无法正确听从指示,总是开小差,不能集中注意力,而且很难和大家合作。这幺说来,情商有可能帮助学校处理好教与学的各种问题。
情商的历史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紧迫性。一方面,如今大部分教师既没有在大学里接受过关于情商的培训,进入学校教学以后也没有正式学习过这方面的技能。儘管如此,他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以个人教学方法的形式触及过情商的问题。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使用的技巧可能和情商理论的主张相违背,比如说给学生负面的反馈,使用讽刺的语言,或者连自己也没有培养出有效控制愤怒的技巧。
教师要满足课堂上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他们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多年来一直都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在这之中看到了缺少情商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破坏性影响,同时也看到了运用情商如何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髮展成了全面型人才,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如果学生的感受影响到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那幺教师就应当对学生的情绪施加积极的影响。最后,教师要明白情商到底指的是什幺,如何培养它以及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发挥作用。
一旦把情商带进课堂,学生和教师的关係就发生了转变,解决问题变得自然而然,多样性获得了尊重和重视,民主和团队合作气氛异常活跃。有些教师意识到高效课堂教学要靠“由内向外”的发展,想对这个流行概念有些粗浅认识,并且掌握一些可以使用的实际工具来提高学生情商,这本书就是为他们而设计的。
虽然关于情商的理论书籍多如牛毛,但是有些教师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时间啃那些厚厚的书籍,能供他们随手翻阅就感到简明好用的书却凤毛麟角。这本书的面世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儘量使这本书在信息量丰富的同时,还能做到言简意赅。本书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情商的概念,追溯了它的历史,突出了它的重点,总结了衡量情商的方法,然后讨论了课堂上学习情商的有关问题。
第二部分给出了理解情商能力的框架,说明了在课堂上培养这些能力的几个方法。
第三部分是关于我提出的7堂必修课,为的是让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来提升学生的情商,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虽然这些策略都是根据关于情商的文献中基本的说法发展而来,但它们也是通过我的个人理念和经验总结出来的。这些策略都是经过尝试和证实的方法,为的是能将情商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并且符合想像中一个忙碌课堂的实际情况。
通过和刚刚获得教师资格的教师进行讨论,我发现教师们需要的其实是关于如何在课堂上套用情商技能的实际方法。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一直都把这个终极理想放在首要位置。所以《培养高情商学生的7堂必修课》很容易学会,方便教师浏览,目的是要儘可能轻鬆、快速,并有效地提高和使用情商。
我还在这本书里加了附录,详细列举了如何进行“情商自检”,分为两部分:设计了一些提问和小测验,可以用来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情商。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培养高情商学生的7堂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