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德县中学
巍巍六盘山下,清清渝水岸边,有一个楼群林立,绿草如茵,品味高雅的知识殿堂,她就是首批自治区级示範性高级中学,区级“百标”学校——隆德县中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隆德县中学
- 创建时间:1893年
- 占地面积:86710平方米
- 前身:峰台书院
- 所属地区:宁夏固原市隆德县
办学规模
隆中的前身是峰台书院,创建于1893年,距今122周年,是宁夏三所百年老校之一。1943年开办国中,1958年增设高中。2005年9月被教育厅评定为自治区级示範性高级中学,同年九月进入自治区“百标”在建学校,2007年10月正式进入“百标”学校。多年来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人才,尤其2004年以来,每年向高校输送大学生都突破600人,录取率在50%以上。
隆德县中学
2001年,隆德中学逐步取消国中部,成立完全高中.
目前学校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68名,教职工220人。学校占地面积86710平方米,建筑面积29200平方米,藏书4万余册,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室、计算机室、形体室、音乐室、美术室等各种功能室齐全,已初步具备了现代教育的办学条件和管理体系,成为隆德县培养各种人才的摇篮。
历届英才
近年来学校高考成绩稳步提高,2004年中央电视台组织的“CCTV杯”电视英语风采大赛宁夏赛区的比赛中,学校二十多名同学获奖。学校的理化生学科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施,拓宽加深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努力培养实践能力,集体备课,分类讲授,具体指导。经过不懈努力,兴趣小组的学生在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出明显优势,近年来在市区以上各类竞赛中有21人获奖。雍稳军同学代表宁夏参加了全国物理奥林匹克决赛并获得三等奖,被北京大学保送录取;刘颖强同学代表宁夏参加了全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并获得三等奖,被中山大学保送录取;陈鹏程、王彬同学代表宁夏参加了中学生生物联赛获得一等奖,均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张云龙参加了全国物理奥林匹克初赛获得宁夏赛区一等奖,被天津大学录取。2004年高考录取率居全市第三名,2005年高考录取659名,录取率为50.6%;2006年高考录取675名,录取率为51%;2007高考录取682名,录取为52%,2007年有两名学生分别获得全县高考文理科第一名,2008高考录取810名,录取为70%,其中二本以上录取355人,重点67人,首次突破300人,2009年县内本科上线学生665人,隆德中学再创佳绩,本科上线485人,重点上线105人,创隆德县中学高考历史最好水平。数百名学生被全国名牌大学录取。
花园

所获荣誉
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五四团委”荣誉称号;被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党组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校本培训先进集体”和“卫生体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教育教学质量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多次受到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
学校管理
目标管理
根据学校总体目标,确定每学期各支部、各处室、各年级组、各教研组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使所有职能部门的目标逐级分解,具体落实到处室、级组、班级和科任教师;从校长起到职能部门再到每一个岗位逐级签定责任书,并且要严格执行和兑现。
制度管理
深化校长负责下的行政各级管理,实施分层管理和捆绑式管理模式,实施分管校长负责下的各处室主任负责制。严格按照《隆德县中学校风建设的实施意见》、《隆德县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等制度办事,加强考勤和考核。
人文管理
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营造和谐、宽鬆、民主的教育管理氛围,努力创造积极向上、充满阳光感觉的工作环境,并通过这些具体措施,对教职工进行多环节、多方法、多层次的激励,使师生拧成一股绳。
加强党员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力量,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是有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培养党员和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较高的理论修养、浓烈的改革意识和坚韧的进取精神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在党员和教师队伍建设上注重三方面,一是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规範;二是对待学生的道德规範;三是对待教师集体和自己的道德规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正确途径,一是严明纪律,二要培训提高,三要文化引领。
管理产生效益,细节决定成败,过程造就结果,服务凝聚人心。全体管理成员、党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在管理上下决心,在细节上有耐心,要在抓过程中有恆心,要在服务上有热心,以管理促中心,以管理保中心,牢牢扭住教学这箇中心不放鬆。
校园文化
继续重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校园核心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体,它的存在与发展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特色,具体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学校的观念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校史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澱,作为自治区级示範性高级中学和“百标“学校,我们充分认识到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在学校的观念文化建设上,在这几年好生源严重外流的情况下,隆中的全体教职工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困难,高中阶段教育竞争的残酷性。要看到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对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为此,我们一方面扎实工作,正视这些困难和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发扬了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跑别人不愿跑的路,受别人不愿受的气的这些品质和意志。制度建设和制度的贯彻实施是学校建设的核心,我们的各项制度,经过修订和完善,逐步向科学化、规範化迈进。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思路,理念,目标,和“五风”要求,先后已实施,自觉地遵守,践行和维护它,是隆中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学校的历史文化建设的重心就是我们全体师生要熟悉我校的历史,开展校史教育,培育和形成“以校为荣”的学校认同。我们下决心抓好“校史陈列室”、“学校资料档案室”和“学校书画展室”的建设。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的重心,就是基于对教育的爱和对学校的爱,克服悲观主义和冷漠情感;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重心就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逐步使我们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环境文化建设的支柱是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实验室文化,图书馆文化和建筑文化等。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求知慾,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视德育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政教处、团委在党总支、校长室的领导下,实行“分层制”和“捆绑式”管理模式,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广泛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範》为标準,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层次、序列化教育活动为特色,以学生自我管理为手段,以党团工作为龙头,以班主任工作为主线,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感召,以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为保证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氛围和模式,为提高办学质量提供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