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金国治

金国治

金国治(1883—1917),湖南省沅陵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毕业于江南武备学校。旋与赵声谋举义江南不成,乃赴粤。辛亥革命成功,广州光复,入黎萼旅任军官,驻守潮州、汕头一带。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黎萼出走,金国治联合当地民军,坚持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4年11月,广州革命党人声讨军阀龙济光旅,金国治积极回响。敌以数营兵力,凭险据守飞鹅岭,金国治亲率二十余人克之,群讶为神勇,旋擢营长。1917年金国治在莫擎宇部任营长,驻防潮州、梅县一带。不意莫擎宇暗通北洋军阀,占据潮、梅等地,实行叛乱,解除金国治军职。不久,孙中山任邹鲁为潮梅军总司令,申罪征讨,并令桂军沈鸿英部,在惠州相机协助。金国治被委任为潮梅军第一支队长兼前敌司令。金国治受命后,慷慨出师,先后克复铁场、蓝关等地,收复五华县城。因而被陆荣廷、莫荣新所忌,暗使沈鸿英诱害。沈鸿英违约按兵不动。稍后,沈鸿英独自率部进攻兴宁,为敌军所截,势甚危急,求金国治增援。金国治星夜驰救,脱险后,金国治率部进攻揭阳,行至泥坡圩,沈鸿英派人来告:当会师攻揭阳。金国治欣然前往会师。不意,入境竟遭沈鸿英拘禁,所部亦被围缴械。同年10月29日被沈鸿英杀害,时年34岁。市民哀之,为之安葬。1920年移葬广州黄花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金国治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南省沅陵县
  • 出生日期:1883年
  • 逝世日期:1917年
  • 职业:革命家
  • 信仰:三民主义
金国治(1883—1917),湖南省沅陵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金国治少有大志,早年毕业于江南武备学校,随赵声谋炮团举义于江南。辛亥年间赴粤投身革命。1912年任粤军第五独立旅军官,随革命党人、旅长黎萼驻守潮汕地区,翌年投入反袁讨龙运动。“二次革命”及次年广东之讨龙起义失败后,黎萼出走,国治率余众联合潮汕各地民军,继续坚持反抗袁世凯爪牙的斗争。1915年冬,流亡海外的原广东都督陈炯明潜回广东东江一带,组织民军起义,再次发动对袁党龙济光之徵讨。金国治在惠州以所部回响,屡立战功。飞鹅岭之役,敌军以重兵凭险据守,金国治亲率二十余人夺之,众讶为神勇,被擢任为广东共和军营长,此后建树尤多。
1916年3月26日,驻潮州陆军团长莫擎宇在陈炯明、林虎、何海鸣和少年再造党(倒袁革命党)潮汕党人的策动下,首先命其军需科长莫序云在潮阳宣布独立。接着调饶平、澄海部队,大败潮梅镇守使马存发军于潮安。迫潮安知事秦恩述与省城脱离关係,然后致电龙济光、张鸣岐:“团长受全潮绅商重託,担任军饷,爰于二十七日率师占领潮城,宣布独立。地方秩序,安堵如常。务望顺从民意,克日宣布独立”。汕头警卫军也在30日回响,是日莫擎宇正式宣布独立,设司令部于汕头。4月3日,莫分兵两路向梅县进发,守军闻风逃窜。旬日之间,整个潮梅地区已易手,为“护国军广东潮梅总司令”莫擎宇所有。是年6月,袁世凯去世,不久陆荣廷的桂系部队击败龙济光进入广东。
1917年7月8日,孙中山乘军舰离上海赴广州主持护法,途经汕头时,莫擎宇尚热情迎送。讵料莫不久又暗通北洋政府,解除了拥护孙中山的金国治的军职(时国治以营长隶莫擎宇部,驻军潮梅一带)。10月23日时任潮梅镇守使莫擎宇宣告与孙中山主持的广东军政府脱离关係,潮梅军政直属北京政府。是日即派兵攻惠州。潮梅之变构成了对广东护法军政府的严重威胁,粤东成为废法之北洋军阀进军广东之飞地。为迎击叛军,孙中山任命邹鲁(广东大埔人,后来为中山大学校长)为潮梅军总司令,申罪讨逆,并令桂军沈鸿英部在惠州相机协助。邹鲁夙知国治忠勇善战,即任其为潮梅军第一支队长兼前敌司令。金国治以其旧属黄钟声为参谋,王兴平、张铁梅为团长,慷慨出师。11月16日,前锋逼近五华,得金国治旧部一营反戈回响,合力血战两昼夜,连克铁场、蓝关。是役逆军精锐尽失,望风披靡,国治乘胜挥军,收复五华县城,潮梅震动,指日可定。其时国治被誉为神将,遂为桂系军阀陆荣廷、莫荣新所忌,暗使沈鸿英加害。当国治酣战于铁场、蓝关时,沈鸿英部前锋李观佑违约按兵于龙川老隆不动,及金国治收复五华之次日,始统军至。李观佑不以金国治为功,反诬他先攻逆军而破坏作战计画。沈鸿英旋即独自率部抢攻兴宁,至五里亭被敌军截击,危急中驰电金国治求援,金国治率兵星夜奔救,敌军乃退守兴宁。金、沈二部合围兴宁,强攻数昼夜,敌军溃败,大部分向金国治部投降,沈因而益发妒忌。为避免内讧,金国治率部转攻揭阳,行至泥坡圩,沈忽派人来告“当会师攻揭阳”,国治心直无疑,按兵以待。沈即命邹武率一营驻扎圩尾,李时芳、李观佑各带一营驻圩头,派邹武以商谈攻揭事诱骗国治往晤,遂将其拘禁,所部亦被围缴械。时邹鲁在老隆督师,闻变急电请孙中山向粤督陈炳焜交涉,但随即迭接黄钟声等报告,知金国治11月29日被沈鸿英杀害。据邹鲁言:“孙大元帅回以海军军舰炮击莫氏(荣新),卒得莫氏谢罪”。此指1918年1月3日孙中山下令炮击莫荣新督军署,以示对桂系军阀跋扈专横之膺惩,应与桂军诱杀金国治一案有部分关係。
金国治牺牲时,年仅34岁,民情舆论为之悲愤,乡民感其忠义,遂以礼葬之于兴宁城外。1920年,陈炯明回师广东,驱逐桂系军阀。次年由邹鲁提请,经孙中山先生特许,收国治遗骸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仲春葬成,邹鲁为之铭曰:“公死而护法为之中阻,公不可死;公死而护法卒之再振,公其永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金国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