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红楼诠辨

红楼诠辨

红楼诠辨

《红楼诠辨》作者欧阳健1991年提出《红楼梦》版本“程前脂后”说,被《中国图书评论》称作“震撼红学的新说”。《红楼诠辨》是作者的第六本论红着作,除卷二“版本辨”、卷三“脂批辨”、卷四“史料辨”对脂本是后出的伪本、脂本有关作者家世和素材来源的批语都是不可靠的作有针对性的深入论证,还将视野扩大到作者考证、主题新探、红学反思等领域,卷一“作者辨”提出包容“异质思维”的两种“曹雪芹观”,卷五“主题辨”根据对“红楼”本义的考证,提出《红楼梦》创作内驱力不起于家庭败落后对“繁华旧梦”的怀念,而起于对“金陵十二钗”青楼女子的追忆,卷六“红学辨”提出红学的出路是消解观念,还原史实,都有新颖独到的见解,其中对1954年“批俞运动”的理性反思,从学术视角反思六十年前评红的成败得失,具有相当的现实启迪意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红楼诠辨
  • 书名:红楼诠辨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页数:361页
  • 开本:16开
  • 作者:欧阳健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语言:简体中文
  • ISBN:9787542646309
  • 定价:58.00元
  • 类别:文学类

内容简介

《红楼诠辨》是作者欧阳健的第六本论红着作,共分为六卷:卷一,作者辨;卷二,版本辨;卷三,脂批辨;卷四,史料辨;卷五,主题辨;卷六,红学辨。《红楼诠辨》对有关《红楼梦》的作者、版本、史料、主题诸方面的诠辨,既是以往研究的进一步拓宽深化,也是对诸多质疑的有力的回应,体现了考证的缜密性与理论的逻辑的合理性

作者简介

欧阳健,1941年8月生,江西玉山人。1979年3月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柴进·晁盖·宋江》(《学术研究》1979年2期),首次提出《水浒》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观点。1980年5月发表《重评胡适的》(《学术月刊》1980年第5期),对胡适的小说考证予以高度评价。曾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明清小说研究》杂誌主编、福建师範大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所研究员,现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代小说研究20余年来,先后出版《水浒新议》《明清小说新考》《古代小说版本漫话》《古代小说作家漫话》《红楼新辩》《红学辩伪论》等专着19种,主编大型书籍3种,古籍整理15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研究中一贯重视版本文献,与萧相恺主编出版了《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收录古代白话小说1164种,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巨大成果”。另一本《古代小说版本漫话》,从理论上阐述了古代小说版本的特点、研究古代小说版本的意义和方法,对构成古代小说版本学体系提出了有影响的意见。该书还运用辨伪学的原理论证出现在1927年后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不是《红楼梦》的原本而是后出的伪本,被《中国图书评论》称为“震撼红学的新说”。

图书目录

记欧阳健先生(代序)
卷一 作者辨
如何对待曹雪芹材料中的矛盾
曹雪芹的时代
包容曹雪芹“异质思维”,激活《红楼梦》研探因子
曹雪芹考证的观念与方向
卷二 版本辨
高鹗《砚香词》——稿本的样範
绵阳孙桐生与甲戌本之“纠葛”二解
从左绵痴道人眉批字迹鉴定看甲戌本的真伪
有正本寻根
“乾隆本百廿回红楼梦”辨伪
卷三 脂批辨
评《清代文学批评史》“脂砚斋评《红楼梦》”一节
脂批的“针对性”和锋芒所向
己卯本批语条辨
畸笏叟覈论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证谬
古籍“造化主”词语条辨
千山试魁抄本《红楼梦诗词选》解析
卷四 史料辨
评蔡义江先生《释疑》
明义《题红楼梦》的辨伪和袁枚《随园诗话》的认真
《枣窗闲笔》的辨伪与脂砚斋的“存在”
卷五 主题辨
挣脱梦魇,走向文学
从高鹗《砚香词》看“红楼”的确解
《红楼梦》文本新诠
卷六 红学辨
消解观念,还原史实
旧红学时期的学术论争
1954年“批俞运动”的理性反思
红学录鬼簿
答《南方周末》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红楼诠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