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货币非货币法

货币非货币法

货币非货币法是指分别按现行汇率、历史汇率和平均率换算外币会计报表的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和损益类项目的方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货币非货币法
  • 定义:分别按现行汇率、历史汇率平均率
  • 解释:换算外币会计报表的货币性项目
  • 类别:经济

什幺是货币非货币法

企业在对外币会计报表换算以前,应先将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等项目划分为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两大类。
1、货币性项目一般以该项目的货币额表示,大体上不存在计价问题,如现金、应收账款、应付票据等。货币性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其代表的货币量固定不变,但会受币值变动的影响。非货币性项目是企业拥有需偿付的以实物来体现的资产或负债。在换算时,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资产负债表日当时现行汇率换算成国内等值货币。
2、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按资产购置或负债发生当时适用的汇率,也即历史汇率换算。对于折旧、摊销和备抵等项目的换算,按被换算项目的性质来决定採用现行汇率还是历史汇率。
3、对于损益类项目,则可根据均衡发生的假设,按会计期的平均汇率换算。
主张货币非货币法的人认为,资产负债项目的换算,应根据这些项目的属性,而不是根据它们的时间基础。然而,此方法仍然是根据资产负债分类的方法来确定相应的换算率,仅仅是分类的依据不同而已,即不是根据传统的流动与非流动,而是根据货币与非货币分类而已。更多的人认为,外币会计报表的换算涉及的是会计计量问题,而不是分类问题,故货币非货币法的最大缺陷还是在于其没有充分理由来说明为什幺这种分类与换算时汇率的选择具有直接的联繫。

货币非货币法的特点

货币非货币法的主要特点是各账户中的金额按其自身性质划分为货币性资产负债和非货币性资产负债。在这种方法下,货币性资产负债应以现行汇率折算,而不论其流动如何。
非货币性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则按历史汇率折算。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票据、长期债券投资等,货币性负债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长期应付债券。该方法的主导思想是货币性资产负债不论长期或短期均具有同样的属性,它们在会计报表上所表示的是未来收到或付出的一笔固定外币金额的权利和责任。用历史汇率折算没有意义,故要用现行汇率折算。利润表中项目的折算与流动性法相同,这种方法的问题是若当地价格受到政府干预控制,不随汇率变动时,会掩盖存货中的风险。另一个不合理的地方是按现行价格和汇率折算的销售收入与按历史成本和汇率计算的销售成本配比,其销货利润会受到歪曲。当外币对本币汇率上升时,由于销售收入按现行的高汇率计算,销售成本按低于现行汇率的低汇率折算,会出现毛利虚增的情况;反之,则会出现相反情况。

货币非货币法的案例分析

设一家美国公司在海外有一家P子公司,相关资料及汇率根据如下:
1987年12月31日当日汇率为FCl=0.20美元;
股票发行日及资产取得日汇率、长期5债发生日汇率均为FCl=0.30美元;
胜利支付日汇率为FCl=0.25美元;
1987年销货、购货的加权平均汇率均为FCl=0.20美元;
其他费用及支付所得税的加权平均汇率为FCl=0.20美元;
另据1986年度换算表,1986年12月31日留存收益为(FC386)其折算金额为105美元。

当地货币
汇率
美元
现金
FC300
0.20c 美元
60美元
应收账款
600
0.20c
120
存货
900
0.20H
180
固定资产(净额)
1800
0.30H
540
资产总额
FC3600

900美元
应收账款
FC900
0.20c 美元
180美元
长期负债
1200
0.20c
240
实收资本
1000
0.30H
300
留存收益
500

180
负债及股东权益合计
FC3600

900美元

当地货币
汇率
美元
销货
FC4000
0.20H 美元
800美元
销货成本
2000
0.20H
400
折旧
180
0.30H
54
其他费用
800
0.20H
160
税前收益
FC1020

186美元
所得税(30%)
(300)
{0.20}^H
(61)
换算收益(损失)


(22)
净收益
FC714

225美元
留存收益 12/31/86
386
(上年报表)
105
合计
FC1100

330美元
股利
600
0.25H
150
留存收益
FC500

180美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货币非货币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