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储备进口比率法

储备进口比率法

储备进口比率法

储备进口比率法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教授在1947年提出採用储备进口比率法来衡量外汇储备,在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总结了几十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并得出结论说: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应同其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係,这个比例关係应以40%为最高限,20%最低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储备进口比率法
  • 提出者:罗伯特·特里芬
  • 提出时间:1947年
  • 出处:《黄金与美元危机》

定义

一般认为,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应能满足其3个月的进口需要。照此计算,储备额对进口的比率为25%。这即所谓的储备进口比率法

优缺点

储备进口比率法的优点是:简明易行。这是它广为各国与国际组织所採用的原因所在。  但是,储备进口比率法也有明显的缺点:第一,它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即:国际储备的作用并非是支付进口,而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第二,各国情况不同,比如,各国对持有的国际储备的好处与付出的代价看法不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等等。这些差异决定了各国储备政策的差异,因而各国对储备的需要量也就不同,所以,只用进口贸易这个单一指标作为决定各国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依据,自然就失之偏颇。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储备进口比率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