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元代曹伯启诗作)
《子规》是元代诗人曹伯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子规
- 创作年代:元
-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 作者:曹伯启
原文
子 规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译文
杜宇魂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第一次听到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寸断肝肠。春已残,花飘零。水春景黯然失色,乱红如雨。春夜难寐举头望月清光如霜。声声子规啼鸣,好像在催远行的游子快快回家:这里东郊的农事正忙。可是此时却难以归去。心思凄凉。
鉴赏
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以寄託游子的浓浓哀愁。
首联点出这个传说。点明在暮春初夏,子规哀鸣。
颔联写出听了杜宇的哀啼后,两种人有反应:一者为贪夫,一者为远客。远客听到后哀怨、愁思不已,这是对应杜宇传说中的第二点。贪夫是什幺?词典上很清楚,就是贪婪的人,贪婪的人听到以后是什幺感受,一个是“倦”、一个是“低首”。低首是什幺?词典上有“恭顺貌”“羞愧貌”“折服貌”“佩服”几个义项。对应杜宇传说第一点,杜宇禅让隐居,那贪婪的人还不羞愧死幺?但是他们是“空”羞愧,是“倦听” (厌于听闻),说他们空佩服也行,总之他们是不会放弃追名逐利的。
颈联景物烘托就不说了。
尾联“催归催得谁归去”,那就是照应颔联了。你杜鹃鸟儿在那儿叫,叫声里不断催促人们。但是贪夫不会被催去归隐。催远客回家,但远客想归去却不能够。只有乡郊的人们被你催促着去忙农事了,而这正是扣杜宇传说中的第三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子规(元代曹伯启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