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徐州滇缅神韵根艺赋

徐州滇缅神韵根艺赋

徐州滇缅神韵根艺赋

《徐州滇缅神韵根艺赋》是辞赋专家薛刚与张桂亭联合创作的一篇韵文,全文500余字,骈散结合,旁徵博引,描写根雕艺术。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徐州滇缅神韵根艺赋
  • 作者:薛刚、张桂亭

内容梗概

大千世界,万物神韵。奇根劲节,点艺成金。肇之于远古,盛之于当今。外师造化,含英嘉木之气象;中得心源,咀华艺术之芳润。正宗原道,化境昭代神州;经典玄圣,骏业光岳乾坤。
溯夫,栩栩然之木像,出土于新石器之时;彬彬然之竹饰,遗存于河姆渡之滨。战国之角形神螭,结双螭于同体;楚墓之辟邪怪兽,集三兽于一身。李泌作龙形爪,奉以唐帝之家;韩愈题木居士,引以求福之人。五代阆苑之景,阮郜秀以女先之图;宋元献庙之事,张弘术以金荆之枕。明朝佚名,根以仁兽之麒麟;清代封氏,艺以换鹅之右军。
观斯馆也,圆拙隆旋,节无一量以绝致;曲盘纠结,根有万殊而纷纭。造物赋形,累百世之精华;自然天成,采千载之妙韵。怪显于异,若出重渊之深;巧生于淳,似登曾云之峻。具象残缺,奇若精鹜八极;抽象超脱,绝似心游万仞。意于心底,胜金石而德广;景于形外,倍画图而日新。良友得以知音,可点讚为欣欣喜喜;慧眼识以宝藏,须给力以觅觅寻寻。
若夫,驾驭文之首术,罄澄心而凝思;予谋篇之大端,倾神志而悟真。广议博揽,制丰约之熔裁;兼收并蓄,文线条而浮沉。远取其势,理体态而从简;近取其质,得俯仰之形魂。因以适变,笼情采于经纬;曲以微妙,融风骨于斧斤。思接千古,涵无华于一室;视通万方,蕴清丽于寸心。三分人工,抒六法之情怀;七分天成,传四格之意蕴。物情皆备,变残缺以美轮美奂;气质俱盛,化腐朽以精品极品。
嗟夫!千年凝贮,一朝耀辉;根艺之美,存乎于神。技艺风骚,繁荣千秋之业;一派大雅,灿烂华夏之春。何处缤纷幻彩,皆曰滇缅神韵。
徐州滇缅神韵根艺赋

角色演员介绍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灵秀神秘的云南,植被丰富,天造神物。有金丝楠阴沉木、阴沉木、金丝楠木、红酸枝、黑檀、黄檀金丝梨、野山核桃树、等等名贵稀缺木材。
徐州滇缅神韵根艺赋

点评鉴赏

本文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根雕”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赋予了新的内涵,增强了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力量的礼讚。专家认为,赋文格调高雅,立意深远,文辞优美,乃难得之作。

作者简介

薛刚,徐州市青联委员,文化策划人、设计师,中华辞赋社成员,中国十大80后文化创意策划人,徐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被徐州市委组织部、团市委等联合授予“徐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团队为国内近百家单位做文化行销策划与设计,多篇辞赋刻文立石,成为当地文化名片,创作新诗、辞赋等数百篇。诗文追求清新易懂,却不失典雅,散见诸《光明日报》《中华辞赋》等,作品曾在北京、浙江、江苏、安徽、澳门等地展出;文化界着名专家袁贵仁、汪国真、凝樱子等均予以其文好评;乙未年应邀作为江苏唯一代表也是与会最年轻的代表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华辞赋高峰论坛。为提升艺术水平,薛刚遍访名师大家,曾向余光中、郑愁予、文怀沙、汪国真、舒婷、莫砺锋、曹文轩、金正昆、余秀华、绿蒂等多位知名诗人、文化学者求教。
张桂亭,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作家,文史专家,数百篇文章散见于国内各大报刊杂誌。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徐州滇缅神韵根艺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