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课程标準案例式解读:国中地理
《义务教育课程标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国中地理》鲜明亮点是“案例式”,即将新修订课标的解读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将课标解读与一线教师的工作习惯、话语习惯、思维习惯融会贯通,也就是真正做到让教师喜闻乐见、即学即用。丛书兼顾“务实”与“务虚”。“务实”在于有经典案例结合解读,注重可操作性;“务虚”在于每一章简明扼要的“理论阐释”,对案例和案例分析起到“点睛”的作用。“务实”与“务虚”、理论与实践,两眼炯炯,构成了一幅幅对新课标理解的立体图景。
基本介绍
- 书名:义务教育课程标準案例式解读:国中地理
-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 页数:264页
- 开本:16
- 品牌:教育科学出版社
- 作者:朱雪梅 王建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416311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準(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国中地理》是所有实施新课标的中国小教师必备培训、学习教材。
作者简介
杨九诠,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
李铁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
李铁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準(2011年版)》“前言”部分
1.如何带领学生步入精彩的地理世界?
2.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地理学的“地域性”特点?
3.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
4.如何理解“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5.如何理解“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6.什幺是开放的地理课程?
第二章 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準(2011年版)》“课程目标”部分
1.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什幺?
2.如何理解与落实地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如何理解与落实地理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4.如何理解与落实地理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如何确定与表达地理课堂教学目标?
6.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整合“三维目标”?
第三章 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準(2011年版)》“课程内容”部分
1.如何理解地球的运动?
2.如何掌握运用地球仪的技能?
3.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技能?
4.如何认识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与特点?
5.如何认识全球海陆变迁?
6.如何区别“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如何学习世界气候类型?
7.如何突破“气温”与“降水”的教学难点?
8.如何把握“居民”的标準?怎样开展教学?
9.如何理解“地域发展差异”?怎样开展教学?
10.如何结合实例开展“认识大洲”的教学?
11.如何结合实例开展“认识地区”的教学?
12.如何结合实例开展“认识国家”的教学?
13.如何把握“疆域与行政区划”的标準?怎样开展教学?
14.如何把握“人口与民族”的标準?怎样开展教学?
15.如何进行“中国自然环境”教学?
16.如何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怎样开展教学?
17.如何运用资料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
18.如何运用资料说明文化特色及其与环境、旅游业的关係?
19.我国四大地理单元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掌握地域差异的特点?
20.如何结合实例开展“区域的位置与分布”的教学?
21.如何结合实例开展“区域的联繫与差异”的教学?
22.如何结合实例开展“区域的环境与发展”的教学?
23.乡土地理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如何开展教学?
第四章 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準(2011年版)》“实施建议”部分
1.常用的启发式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2.常用的地理学习方式有哪些?
3.如何设计地理课堂探究活动?
4.如何增强地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5.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与技术?
6.如何有计画地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7.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地理学业成绩评价的标準是什幺?
9.为什幺要注重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的结合?
10.地理学习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1.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12.如何合理运用地理学习评价的结果?
13.如何梳理教科书的内容结构?
14.如何对教科书进行合理加工?
15.如何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16.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17.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后记
1.如何带领学生步入精彩的地理世界?
2.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地理学的“地域性”特点?
3.怎样帮助学生领悟地理学的“综合性”特点?
4.如何理解“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5.如何理解“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6.什幺是开放的地理课程?
第二章 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準(2011年版)》“课程目标”部分
1.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什幺?
2.如何理解与落实地理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3.如何理解与落实地理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4.如何理解与落实地理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如何确定与表达地理课堂教学目标?
6.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整合“三维目标”?
第三章 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準(2011年版)》“课程内容”部分
1.如何理解地球的运动?
2.如何掌握运用地球仪的技能?
3.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技能?
4.如何认识全球海陆分布的概况与特点?
5.如何认识全球海陆变迁?
6.如何区别“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如何学习世界气候类型?
7.如何突破“气温”与“降水”的教学难点?
8.如何把握“居民”的标準?怎样开展教学?
9.如何理解“地域发展差异”?怎样开展教学?
10.如何结合实例开展“认识大洲”的教学?
11.如何结合实例开展“认识地区”的教学?
12.如何结合实例开展“认识国家”的教学?
13.如何把握“疆域与行政区划”的标準?怎样开展教学?
14.如何把握“人口与民族”的标準?怎样开展教学?
15.如何进行“中国自然环境”教学?
16.如何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怎样开展教学?
17.如何运用资料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
18.如何运用资料说明文化特色及其与环境、旅游业的关係?
19.我国四大地理单元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掌握地域差异的特点?
20.如何结合实例开展“区域的位置与分布”的教学?
21.如何结合实例开展“区域的联繫与差异”的教学?
22.如何结合实例开展“区域的环境与发展”的教学?
23.乡土地理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如何开展教学?
第四章 解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準(2011年版)》“实施建议”部分
1.常用的启发式地理教学方法有哪些?
2.常用的地理学习方式有哪些?
3.如何设计地理课堂探究活动?
4.如何增强地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5.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与技术?
6.如何有计画地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7.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8.地理学业成绩评价的标準是什幺?
9.为什幺要注重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评价的结合?
10.地理学习评价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1.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
12.如何合理运用地理学习评价的结果?
13.如何梳理教科书的内容结构?
14.如何对教科书进行合理加工?
15.如何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16.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17.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后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义务教育课程标準案例式解读:国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