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古杯蛇

古杯蛇

古杯蛇

古杯蛇是出现于古新世至渐新世的一种古海蛇,小的体长1·5米,大的9米,重310公斤。椎具有前凹和后凸起铰合,肋条很长,以适应海中生活,与今天的海蛇一样,它们生活在浅岸和三角湾。始新世早期的Archaeophis蛇是一类较奇特的古海蛇,它没有原动关节和中动关节,连线前额骨上颌突很发育,前颌上有4个牙齿。在始新世古海蛇中进化出一种大型蛇类———古蛇,这种蛇的体型是现代大型蛇类的好几倍,有十多米长,它的髓腔扩张,椎壁变薄,适应海洋生活。属鳞皮龙目古杯蛇科;俗名:海蛇。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古杯蛇
  • 拉丁学名:Palaeophis
  • 别称:海蛇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爬行纲 (Reptilia)
  • :鳞皮龙目
  • 亚目:蛇亚目
  • :古杯蛇(Palaeophis) 
  • 分布区域:欧洲、非洲、美洲
  • 下目:真蛇下目

物种介绍

肋条很长。 产地 与现代海蛇一样,古杯蛇生活在浅岸边和三角湾。 附注 儘管古杯蛇的脊椎是经常被发现的化石,但它们能提供其关係的资讯却很小。 生息时代 白亜纪后期~第三纪前期(即180万~6500万年前)30~900cm
古杯蛇科古杯蛇科
古杯蛇
古杯蛇古杯蛇

特徵习性


古杯蛇
古杯蛇
古杯蛇类体型差异极大 , 有些属种体型能达6.4米及重达36.3公斤 ,有些据说甚至有9米,310公斤。像始新世西非的的科洛塞古杯蛇(Palaeophis colossaeus)全长更达9至10米 , 不过有些属种全长却只有50.8厘米。
据说它们捕食当时的鲨鱼。
颜色像古杯,有没有毒现未知,到目前为止还没人发现

分布範围

古杯蛇类(Palaeophids)是生活于晚白垩纪至早第三纪海洋 , 海口, 河流及河边的的巨大蛇类 , 它们于晚始新世后完全灭绝 。最古老的古杯蛇科看似是被发现于苏丹森诺曼阶(Cenomanian)地层., 仅只有不完整的脊椎化石发现 , 这化石是被认为属于古杯蛇科不定种(Palaeophiidae indet.), 能完全确认属于古杯蛇科是来自马斯特里赫特阶(Maastrichtian)至晚始新世时期。
于西欧 , 埃及,尼日尼亚及美国都能发现古杯蛇类(Palaeophids)的化石,显示它们曾于北大西洋至地中海一带有过分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安可林文章网 » 古杯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fendou3451@163.com